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3)
2023(12908)
2022(11288)
2021(10948)
2020(9017)
2019(21148)
2018(20903)
2017(40611)
2016(21977)
2015(24855)
2014(24732)
2013(24427)
2012(22652)
2011(20563)
2010(20407)
2009(18708)
2008(18092)
2007(15516)
2006(13723)
2005(12169)
作者
(61591)
(51143)
(50511)
(48506)
(32786)
(24233)
(23112)
(20140)
(19450)
(18285)
(17338)
(17271)
(16303)
(16043)
(15840)
(15777)
(15260)
(14984)
(14630)
(14408)
(12688)
(12598)
(12166)
(11565)
(11381)
(11346)
(11238)
(11162)
(10225)
(10060)
学科
(88342)
经济(88243)
管理(62109)
(58429)
(47509)
企业(47509)
方法(40744)
数学(35916)
数学方法(35516)
中国(26306)
(24238)
(21739)
(19051)
贸易(19043)
(18620)
业经(18457)
(17913)
地方(16496)
(16155)
农业(15821)
(14287)
环境(14061)
(13984)
(13918)
银行(13886)
理论(13417)
(13328)
技术(13192)
(12926)
财务(12860)
机构
大学(311115)
学院(308439)
(131291)
经济(128675)
管理(124904)
理学(108252)
研究(107740)
理学院(107090)
管理学(105503)
管理学院(104950)
中国(81496)
(66714)
科学(64135)
(58557)
(53264)
研究所(48674)
中心(47843)
财经(47083)
(45940)
业大(43212)
(43107)
北京(43018)
(42854)
(40954)
师范(40672)
经济学(39660)
(39141)
农业(35839)
经济学院(35752)
财经大学(35110)
基金
项目(211054)
科学(166992)
研究(157667)
基金(154867)
(133949)
国家(132863)
科学基金(114264)
社会(99953)
社会科(94767)
社会科学(94745)
基金项目(81505)
(78855)
自然(73282)
教育(71855)
自然科(71567)
自然科学(71552)
自然科学基金(70274)
(67439)
资助(64787)
编号(64129)
成果(52881)
(48201)
重点(46685)
(44984)
课题(43963)
(43366)
教育部(41682)
国家社会(41237)
创新(40446)
人文(40339)
期刊
(140763)
经济(140763)
研究(95937)
中国(56116)
管理(45358)
学报(44871)
科学(43347)
(41737)
(41581)
大学(34391)
教育(34353)
学学(32123)
农业(29695)
(27838)
金融(27838)
技术(25690)
经济研究(23340)
财经(22555)
业经(21672)
(19267)
问题(18341)
图书(16488)
(16199)
(15485)
理论(15444)
技术经济(15035)
世界(14584)
科技(14305)
国际(14138)
现代(14035)
共检索到452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诚  
就业稳定是宏观经济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消除经济转型的中后期阶段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隐患,我们的经济政策就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在名义或公开的失业率变动上,而必须注重整体失业率的存在和变动。在现阶段,中国的整体失业率的绝大部分是由隐蔽失业率构成的。 据调查,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人,9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减少到1.0—1.3亿人,其间的影响因素为乡镇企业发展、私营和个体就业,农民工进城等。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城市成功找到就业岗位的有900.4万人,占当年城镇就业人数的5.35%。此外。接近90年代中期的农业资源可容纳劳动力,据调查测算为1.5...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袁顺波  
阐述了隐蔽网络的概念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隐蔽网络不可见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有效检索、利用 隐蔽网络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诚  
为了消除经济转型的中后期阶段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隐患,我们的经济政策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在名义或公开的失业率变动上,而必须注重整体失业率的存在和变动。在现阶段,中国的整体失业率的绝大部分是由隐蔽失业率构成的。劳动力供给量减去名义就业量为名义或公开的失业量,而名义就业量减去有效就业量为隐蔽的失业量。显然,作为政府政策目标的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红勤  
本文阐述了隐蔽网络的定义、内容类型和研究情况,分析了隐蔽网络的规模和形成原因,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提出了学术隐蔽网络的应对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齐东平  
原本为了强化贯彻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等原则,公允价值计量被引入会计准则。然而,人们在寻找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时注意到,公允价值计量既有能够体现会计可靠性原则的属性,也有与其完全相悖的属性,前者有抑制资产泡沫的功能,而后者具有助推资产泡沫的作用并成为引发证券市场及金融市场风险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虚拟的隐蔽效应,揭示公允价值计量对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机制,提示证券监管者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通过改善信息披露以及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沪深股市内幕交易者的隐蔽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沪深股市中的内幕交易者具有隐蔽交易行为;合法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交易时距显著长于非法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交易时距;内幕交易者的交易时距与交易规模以及买入日到信息公布日的时长显著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小邦  
室内地图通俗讲就是,在网上一看这张地图,你就能知道某栋楼里的厕所在哪,某某公司在哪个房间,甚至可以立体直观地看到。这门生意的市场潜力可不小,一个写字楼里的每一家公司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客户,把地图提供给网站收益更是不菲。不过目前还很少有人知道这门生意。在很多移动互联网设备上,地图已经成为标配,更是互联网企业移动时代的必争领域。在这条产业链上,地图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冠军  赵娟  
隐蔽工程审计是整个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蔽工程的隐蔽性与复杂性使得对隐蔽工程的审核很难把握。事实证明,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基础的隐蔽工程往往容易出现问题,且产生的后果与损失较其他可见工程更为严重,因此做好隐蔽工程审计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基础,责任与意义重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饶晓秋  
本文详细阐述了隐蔽核算的涵义、外在表现形式,隐蔽核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隐蔽核算的主要特征,隐蔽核算信息质量的特点,隐蔽核算的核算“原则”,隐蔽核算存在的主要原因及主要危害,当前根治隐蔽核算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龙炳  包如元  陈小琳  
隐蔽交易是指投资者为了减少交易的冲击成本,而将大单拆分成若干中单进行交易的行为。隐蔽交易假说认为:私人信息主要通过中等规模的交易反映到股票价格变化中,股票的价格变化主要由拥有私人信息的知情交易者导致。本文从隐蔽交易假说提出前后两个阶段对隐蔽交易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指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海游  
介绍隐蔽网络和学术隐蔽资源的基本情况,提出查找学术隐蔽资源的核心是找到相关的数据库。探讨如何较为系统的使用辅助工具查找隐蔽网络数据库的方法和策略,以改善用户搜索隐蔽学术资源的策略。对采集后的隐蔽网络资源进行评价、加工和整合,将其纳入到数字图书馆集成化服务大家庭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守海  
一、隐蔽性失业与剩余劳动力是两个貌合神离的概念在劳动剩余经济学里,各派对隐蔽性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处理是截然不同的。古典学派认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可以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两种情况。前者指当从农业部门抽取一部分劳动力时,农业产出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种绝对剩余的劳动力就构成了严格意义上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国虎  吴建民  
隐蔽性集团存在企业信用风险易传染、难处置等风险特征,一旦发生违约,对区域金融稳定和信用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金融机构与隐蔽性集团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难以实施有效风险管控,潜在信用风险较大。本文深入分析隐蔽性集团企业特征,选取丽水区域内几家典型的隐蔽性集团,进行案例分析和违约风险测算,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隐蔽性集团风险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国强   谢建国  
长期以来,为了维护霸权利益,美国政府通过中央情报局对其他国家进行了大量隐蔽干预,但是鲜有文献考察美国隐蔽干预对被干预国带来的政治影响。本文试图从内部冲突视角关注这一问题。为此,本文基于美国隐蔽干预数据和全球重大政治暴力数据,并结合其他相关数据,构建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在冷战期间(1947—1989年)的面板数据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美国隐蔽干预显著加剧了被干预国的内部冲突,并且随着美国隐蔽干预时间的增加,这种恶化效应边际递增。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国隐蔽干预通过颠覆政权直接提高了被干预国内部冲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美国隐蔽干预还导致被干预国治理水平显著降低,进而使得内部冲突加剧。本文的研究表明,扮演“和平使者”角色、热衷于“促进地区和平”的美国,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冲突制造者”,通过隐蔽手段策动政变、制造对抗,导致相关国家战火频繁、动荡持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