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6)
2023(5632)
2022(4779)
2021(4625)
2020(3838)
2019(9326)
2018(8853)
2017(16323)
2016(8420)
2015(9721)
2014(9359)
2013(9393)
2012(8659)
2011(8096)
2010(7785)
2009(7189)
2008(7052)
2007(5923)
2006(5294)
2005(4858)
作者
(23759)
(19789)
(19632)
(18871)
(12550)
(9533)
(9041)
(7942)
(7648)
(6943)
(6785)
(6633)
(6407)
(6248)
(6207)
(6162)
(5882)
(5668)
(5624)
(5551)
(5077)
(4778)
(4649)
(4485)
(4412)
(4390)
(4275)
(4151)
(4014)
(3983)
学科
(42503)
经济(42469)
管理(19796)
方法(18581)
(17903)
数学(17067)
数学方法(16896)
中国(14756)
(13963)
企业(13963)
(10110)
贸易(10104)
(9913)
(9040)
业经(7352)
(7295)
关系(7102)
(6789)
环境(6612)
地方(6583)
(6390)
(6142)
(5893)
银行(5891)
农业(5840)
(5748)
(5746)
(5727)
(5612)
金融(5612)
机构
大学(124416)
学院(120853)
(60616)
经济(59740)
研究(49116)
管理(45563)
理学(39248)
理学院(38799)
中国(38327)
管理学(38277)
管理学院(38058)
(27805)
科学(27510)
(24590)
(24306)
研究所(22377)
中心(20820)
经济学(20012)
财经(20000)
(18563)
北京(18522)
经济学院(18018)
(17890)
(17503)
(15745)
师范(15623)
业大(15398)
科学院(15343)
财经大学(15043)
(14903)
基金
项目(82681)
科学(66101)
基金(62568)
研究(60770)
(55231)
国家(54890)
科学基金(46470)
社会(41063)
社会科(39174)
社会科学(39164)
基金项目(32068)
(28495)
自然(28192)
自然科(27572)
自然科学(27564)
教育(27193)
自然科学基金(27075)
资助(26389)
(25600)
编号(21980)
(20031)
中国(19622)
重点(19146)
国家社会(18774)
(18418)
成果(17951)
教育部(17269)
(16886)
创新(16028)
课题(16009)
期刊
(62314)
经济(62314)
研究(39073)
中国(24835)
科学(17599)
(17227)
管理(17087)
学报(16995)
(14986)
大学(13309)
学学(12386)
经济研究(11619)
教育(11278)
技术(11243)
农业(11065)
(9948)
金融(9948)
财经(9887)
(9748)
国际(8883)
世界(8832)
(8730)
问题(8404)
(7557)
统计(7312)
业经(7097)
技术经济(6894)
资源(6560)
(6317)
决策(5773)
共检索到18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1.主分成分析原理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秀芳  赵中利  
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日益扩大,交通运输项目已渐成投资热点。而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投资巨大,影响面广,盲目实施可能导致经济资源和社会劳动资源的严重浪费。文章从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三方受益对象:投资方、用户和社会出发,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以济南市邢村货运站为例,对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于城市交通运输业的科学规划提供一条新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海燕  王楠  
建立了基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LMDI I(Log-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 I)算法,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划分为公路、铁路、国内水运、国内民航四种方式,利用我国2003-2015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间,运输强度Y和交通运输结构S为主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促进因素,交通运输能耗强度R为主要的抑制因素;R自2006年以来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有由抑制转为促进的趋势,而Y和S自2006年以来的情况则相反。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文帅  荣朝和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换期,运输系统本身越发复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发突出,对运输方式之间连接性、一体化以及可持续运输发展方式的要求也已经越发强烈。这些都使得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的意义更加突出。本文从综合交通运输的概念与内涵,起因、组成与发展方向,政策与管理体制以及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综合交通运输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并对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平  
我国交通运输综合物流管理组织设置要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原则,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使各种运输方式高度一体化,实现物理上的全程无缝对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综合效益提升;加强运输服务衔接,实现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政策与技术标准统筹管理;加强综合运输管理衔接,有效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晓言  
从协调发展、供需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界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经济和谐的内涵,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DEA等方法,以协调发展指数、潜在均衡指数、资源配置效率指数为输出结果,全面反映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程度。最后,以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实证分析样本,利用其2007年的数据,得到各城市两者间的和谐评价指数和排序结果。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度: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均衡供求关系;优化配置城市经济资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阳  苏兵  张荔  张多加  
以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分析,对两者间的适应度进行测度。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两大多指标复合系统的评价问题,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文丽青  马丁  
在阐述智慧物流和综合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组织管理理论,描述了智慧物流与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的运行模式,并着重分析了限制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与目标的制约、市场监管与培育的制约、系统内外运营能力的制约、配套设施系统的制约以及科研与信息化建设的制约,最后搭建二者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期望能助力智慧物流与综合交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焰   肖昭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金涛  刘秉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毕继芳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提出,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文章在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英国伦敦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及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在交通运输规划、管制、枢纽衔接和政府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高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运行效率与衔接度、推动"互联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供需平衡度"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乃至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熊琪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我们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支撑,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破解扩大内需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抓手。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从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完善交通新业态监管体系和加强智库研究支撑等方面着手,形成交通运输政策合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柳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强国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在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由于其强大的带动作用、联通作用,不仅能拉动投资、促进生产要素与产品流通,还满足了居民出行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仅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也是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重要工具。“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