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8278)
- 2022(6899)
- 2021(6610)
- 2020(5547)
- 2019(12596)
- 2018(12439)
- 2017(23267)
- 2016(12760)
- 2015(14691)
- 2014(14528)
- 2013(14484)
- 2012(13720)
- 2011(12723)
- 2010(12806)
- 2009(12315)
- 2008(12389)
- 2007(10932)
- 2006(9759)
- 2005(9297)
- 学科
- 济(53723)
- 经济(53622)
- 管理(39441)
- 业(33898)
- 企(27858)
- 企业(27858)
- 方法(21904)
- 数学(19214)
- 数学方法(19036)
- 中国(17910)
- 制(15997)
- 财(15877)
- 农(13696)
- 贸(12639)
- 贸易(12632)
- 易(12429)
- 业经(11710)
- 体(11049)
- 银(10808)
- 银行(10791)
- 学(10587)
- 行(10422)
- 融(10402)
- 金融(10399)
- 体制(9315)
- 环境(9107)
- 务(8637)
- 财务(8619)
- 财务管理(8594)
- 农业(8384)
- 机构
- 大学(197192)
- 学院(189696)
- 济(88552)
- 经济(87103)
- 研究(74188)
- 管理(68228)
- 理学(58014)
- 中国(57821)
- 理学院(57280)
- 管理学(56502)
- 管理学院(56118)
- 财(43530)
- 京(42913)
- 科学(40597)
- 所(37541)
- 财经(33887)
- 研究所(33834)
- 中心(31633)
- 经(31019)
- 经济学(29677)
- 农(28987)
- 北京(28004)
- 江(27887)
- 经济学院(26614)
- 院(26335)
- 范(25639)
- 师范(25430)
- 财经大学(25361)
- 业大(24106)
- 农业(22691)
- 基金
- 项目(121876)
- 科学(97835)
- 基金(92937)
- 研究(90663)
- 家(81439)
- 国家(80864)
- 科学基金(68268)
- 社会(61358)
- 社会科(58283)
- 社会科学(58272)
- 基金项目(47701)
- 省(41992)
- 教育(41751)
- 自然(41527)
- 自然科(40597)
- 自然科学(40580)
- 自然科学基金(39920)
- 资助(38262)
- 划(37846)
- 编号(33917)
- 成果(30545)
- 部(30294)
- 制(28524)
- 重点(28282)
- 国家社会(27335)
- 中国(26842)
- 教育部(26485)
- 发(25812)
- 创(25138)
- 课题(24616)
共检索到300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淑敏 李倩雨
美国实施阻止其实体与目标国实体进行交易的初级制裁,而且实施禁止其实体与中国实体贸易的次级制裁,导致中国实体无法使用美元结算,正常的进出口贸易被迫中断,甚至国家整体利益也受到威胁。美国的次级制裁僭越了包括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效果管辖和普遍管辖在内的国家管辖权理论,属于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中国出台《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给予了有力的反制。该办法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和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欧盟立法的有益经验,但仅为部门规章,效力有限。为形成系统完备的阻断法律体系,中国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法》。针对该办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有限、"外国法律与措施"中的"措施"语焉不详、不当域外适用的判定权限较低等问题,应将"中国公民"扩大为"在中国有经常居所地的自然人",细化该办法语境下外国的不当措施,并提升不当域外适用判定机构的阶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研
近年来,美国频繁滥用域外管辖权,通过单边经济制裁推行对外政策,阻碍了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交往,各国纷纷颁布阻断法来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美国的经济制裁会在四种情况下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政治和外交带来重大不利影响。情况一是美国对第三国的经济制裁作用于中国,情况二、三和四是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分别作用于第三国、美国自身和中国实体之间。在中国阻断立法体系的建构中,应当优先阻断情况三和情况四,原则阻断情况一,适度阻断情况二。在中国阻断法的执法和司法中应当重点阻断情况三,灵活阻断情况一和情况四,谨慎阻断情况二,从而为应对和反制美国经济制裁提供法律工具和话语权武器。阻断法是一把“双刃剑”,会使私人主体和公权力机关处于“两难困境”,但这种“两难困境”却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应对美国经济制裁需要承担的“必不可少的代价”。目前,中国通过颁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和《反外国制裁法》,初步构建了应对和反制美国经济制裁的阻断法体系,这是中国应对和反制外国经济制裁实践的巨大进步,但该阻断法体系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中国在阻断法的立法和实施中应进退有度,在充分发挥阻断法工具价值的同时,兼顾阻断法的谦抑性,在维护中国国家宏观利益和个体微观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关键词:
阻断法体系 次级阻断 经济制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21世纪,金融和科技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金融霸权成为全球霸权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文章梳理了金融霸权的本质内涵、构成基础与实现途径、霸权演变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战略阻断的内涵、特征及金融战略阻断的逻辑演绎,认为金融战略阻断是金融霸权的重要遏制方式,而金融制裁是金融战略阻断的技术实现路径,后者较前者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与全局性影响。霸权国以其金融霸权对目标国具有战略点性质的国际金融中心发起金融制裁,根本性地打击叠加其上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经济发展关键基础,并通过阻断传导效应作用于目标国,从战略层面影响其发展节奏、预期、关键抓手等。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金融战略阻断的潜在对象。基于香港的战略点地位和功能,预判美国对香港可能实施金融战略阻断的战略意图,及具体的潜在阻断目标、时机与路径选择,提出香港反金融战略阻断的策略与路径建议。
关键词:
金融霸权 金融制裁 战略阻断 香港 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玥
美国次级制裁由来已久,欧盟曾采用多边路径进行反制,例如,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支持联合国大会谴责美国经济制裁立法的决议等,意图借助多边规则的权威性和约束力阻遏美国实施次级制裁,但是效果不好且执行力不强。自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制裁以来,欧盟转而采用单边路径对抗美国次级制裁,包括更新并启用《阻断条例》、创建贸易结算支持机制等,这些措施具有手段全面、效果直接的优点,在反对美国次级制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阻断条例》的阻断对象有限、各成员国对条例的理解不同、贸易结算支持机制运行条件严苛等固有局限,导致欧盟反制裁措施的实效有限。欧盟的两种反制裁路径各有利弊,我国宜适当结合并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同时注意克服缺陷,尽快出台阻断法令,确定法令的基本制度,建立完善的阻断清单,保障法令的灵活性;积极推动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发展,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注重从国际法原理分析美国次级制裁的合法性,积极运用国际法规则反制美国次级制裁等,实现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良性互动,以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建伟
次级经济制裁是主导制裁国对那些与原始被制裁国存在经济联系的第三方所实施的制裁。过去十多年,美国次级经济制裁使用"常态化",在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视金融手段,已经造成重大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各大经济体主要采取四种策略予以应对:"制裁预阻""遵守阻却""国际裁决"和"技术规避"。然而,这些策略对各国企业和公民提供的保护有限,无法根本性地阻止美国滥用次级经济制裁及其负面影响。受美国国内形势变化和偶发国际事件的影响,当今各经济体有效应对美国次级制裁的难度明显变大。克服这种困难离不开国际合作,也需要各大经济体加快改革,尽早形成切实可行的反制力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华征 盛德荣
农村贫困问题可以分为原生贫困问题和再生贫困问题。当前"反贫困"的着力点在于原生贫困问题的解决;但再生贫困问题,即返贫问题成为扶贫开发是否具有长效性的重要指标。在返贫的各种现象中,五种返贫模式需要引起重视:断血式返贫、狩猎式返贫、失敏性返贫、转移性返贫和传递性返贫。提高减贫开发实效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需要通过财富内生、心理介入、制度供应、价值挖掘、新民塑造等方式阻断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通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返贫困 模式 阻断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华征 盛德荣
农村贫困问题可以分为原生贫困问题和再生贫困问题。当前"反贫困"的着力点在于原生贫困问题的解决;但再生贫困问题,即返贫问题成为扶贫开发是否具有长效性的重要指标。在返贫的各种现象中,五种返贫模式需要引起重视:断血式返贫、狩猎式返贫、失敏性返贫、转移性返贫和传递性返贫。提高减贫开发实效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需要通过财富内生、心理介入、制度供应、价值挖掘、新民塑造等方式阻断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通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返贫困 模式 阻断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婧
金融制裁是指限制或者禁止被制裁国家、企业、个人及其他实体融通资金的行为。近年来金融制裁被广泛运用,美国是最主要的使用国。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实施金融制裁有其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9·11"事件后大力改进金融工具和监管技术,用于追踪、识别和打击恐怖分子,其金融制裁工具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磊
一、美国1996年伊朗制裁法的立法背景和实施效果(一)立法背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始于卡特政府,1979年德黑兰美国大使馆人质扣押事件发生后,卡特政府迅速对伊朗采取了禁止美国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政府在美资产、禁止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等一系列制裁措施,之后随着被扣押的人质被释放,大部分制裁措施被取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文章从各类制裁措施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国际货币职能的依赖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常用的8种对外金融制裁措施。在假设的场景下对比了中国实施类似金融制裁的可行性及原因,进而分析美国金融制裁对美元国际地位之反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三次主要的金融制裁与美元地位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策略。
关键词:
美国金融制裁 美元国际地位 中国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之光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美国已然成为全球发起金融制裁最严厉的国家,且金融制裁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增、手段日益创新、处罚力度不断加深。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升级,美国将中国作为重点金融制裁对象,并采取加征关税、签署法令、财政制裁等手段,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此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受到极大冲击。基于此,中国应推进RECP落地实施,构建对外贸易市场新格局;健全落实阻断立法,增强反制实效;依托"双循环"构建契机,优化企业资产配置;深化央行数字货币应用,降低美元依赖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慧 韦琦琦
中国经济崛起引发美国担忧,美国政府不断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近一个时期更倾向于采取成本小、目标精准、威力更大的金融手段制裁中国。本文通过梳理美国金融制裁的不同手段,分析美国金融制裁打击经济基本面的运行轨迹,对中国可能的传导路径及影响,提出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中国方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殷明明
美国通过以冻结资产为主,颁布融资禁令、限制美元交易为辅等手段,对他国进行金融制裁,从而导致被制裁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股市大跌、资本外逃,被制裁企业业务受限、盈利下降。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依然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严峻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日趋开放,必须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制裁风险,做好风险预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视合规风险、拟定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实力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准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世俭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五项制裁措施。 1989年6月5日,布什总统宣布:1、暂停政府对政府的一切武器销售和商业性出口,2、暂停美国和中国军事领导人之间的互访,3、对中国留美学生延长逗留时间的要求给予同情的考虑。 6月20日,布什总统指示美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暂停同中国政府的高级官员的互访;2、美国将力求推迟考虑国际金融机构向中国提供新的贷款。 6月20日下午,贝克国务卿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波
阻断法令是一国用于对抗他国法律域外管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国际经济制裁领域。1996年,欧盟制定《阻断条例》以阻止美国《赫尔姆斯—伯顿法》《达马多—肯尼迪法》等法律的域外制裁效力,并于2018年再次修订实施。条例通过规定禁止承认或执行、禁止遵守、豁免、追偿等具体阻断制度,为欧盟公民和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护。从国际社会来看,在一些国家不顾国际法规则长期通过国内法实施单边制裁的背景下,制定阻断法令应对域外管辖和经济制裁正在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应加快建立完善阻断法律制度,为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