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7)
- 2023(16134)
- 2022(13942)
- 2021(13337)
- 2020(11052)
- 2019(25935)
- 2018(25341)
- 2017(49150)
- 2016(26661)
- 2015(30268)
- 2014(30353)
- 2013(30111)
- 2012(27769)
- 2011(25187)
- 2010(25116)
- 2009(23522)
- 2008(23338)
- 2007(20762)
- 2006(18660)
- 2005(17209)
- 学科
- 济(106804)
- 经济(106648)
- 管理(79115)
- 业(72930)
- 企(60733)
- 企业(60733)
- 方法(47374)
- 数学(41260)
- 数学方法(40787)
- 中国(32086)
- 财(30819)
- 制(30240)
- 农(28608)
- 银(26153)
- 银行(26006)
- 行(24577)
- 贸(24396)
- 贸易(24376)
- 易(23839)
- 业经(23494)
- 学(21836)
- 融(21356)
- 金融(21353)
- 地方(19044)
- 农业(18225)
- 务(17912)
- 财务(17835)
- 财务管理(17789)
- 体(17773)
- 企业财务(16800)
- 机构
- 大学(384560)
- 学院(378491)
- 济(160432)
- 经济(157071)
- 管理(148403)
- 研究(132258)
- 理学(126506)
- 理学院(125100)
- 管理学(123149)
- 管理学院(122454)
- 中国(108496)
- 京(83337)
- 财(78244)
- 科学(77070)
- 所(66363)
- 财经(61314)
- 中心(60425)
- 研究所(59556)
- 农(58480)
- 江(56224)
- 经(55780)
- 北京(53904)
- 业大(52126)
- 经济学(49877)
- 范(49099)
- 师范(48708)
- 院(47666)
- 财经大学(45675)
- 州(45537)
- 农业(45482)
- 基金
- 项目(248747)
- 科学(196280)
- 研究(184536)
- 基金(182897)
- 家(158592)
- 国家(157322)
- 科学基金(134819)
- 社会(118117)
- 社会科(111971)
- 社会科学(111944)
- 基金项目(95984)
- 省(92730)
- 自然(85907)
- 教育(84112)
- 自然科(83874)
- 自然科学(83856)
- 自然科学基金(82376)
- 划(79150)
- 资助(76419)
- 编号(74163)
- 成果(62084)
- 部(56866)
- 重点(55392)
- 发(52194)
- 课题(51086)
- 创(50992)
- 教育部(49385)
- 国家社会(49242)
- 制(48560)
- 创新(47726)
- 期刊
- 济(179466)
- 经济(179466)
- 研究(123641)
- 中国(77705)
- 财(60463)
- 学报(56878)
- 管理(56246)
- 科学(53885)
- 农(53707)
- 融(49571)
- 金融(49571)
- 大学(43820)
- 教育(41022)
- 学学(40942)
- 农业(35440)
- 财经(31606)
- 技术(30709)
- 经济研究(28430)
- 经(26983)
- 业经(26765)
- 问题(23925)
- 贸(21842)
- 理论(20435)
- 国际(19673)
- 图书(18885)
- 业(18420)
- 实践(18238)
- 践(18238)
- 技术经济(18097)
- 世界(17975)
共检索到589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生 石岩 刘志威
理论界、立法及监管层面目前已就在《企业破产法》之外专门制定《商业银行破产法》达成共识,正抓紧研究起草问题银行破产法律规则。现存文献还没有就问题银行破产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专业的研究,在问题银行破产中,银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不同于普通企业,为稳定金融秩序乃至社会秩序,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完整的、系统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针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就中国市场退出法律框架的建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兆强 曾思建
所谓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是指商业银行因市场经营需要或市场行为严重失范,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合并、解散、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退出金融市场的一种市场行为。它的实现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否则,这种市场行为有可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刚 张立先 荆伟 陈晨 马运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国家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针对我国的制度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问题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车克君
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近年来,我国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逐步走向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还是十分滞后。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粗糙和分散,相互抵触和法律真空的情形并存。缺乏专门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至今仍未出台,存款保险的职责实际上是政府承担的。商业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淯淏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稳定 市场退出 风险处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政府救助 最后贷款 救助立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秋菊 曹利莎 张同建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是中国金融市场优化的必然方向,但中国金融市场目前并未形成规范性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路径,导致大量公共救助资金的浪费。市场退出信息系统设计是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微观理论研究的关键性目标,是从操作层面构建标准化市场退出机制的突破口。信息系统的设计依托于各种决策模型,主要包括预警模型、风险等级识别模型、处置方式抉择模型、资金救助成功预测模型、资金救助成本收益均衡模型和市场退出方式抉择模型等。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可以为系统的需求分析提供理论借鉴,从微观层面上促进中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优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复兴
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时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对于金融生态的循环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中小银行退出机制构建的起点,前置银行危机预警机制可以从风险源头发掘导致银行退出的不稳定因素。若及时采取了纠偏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失败的发生概率,甚至扭转局面使其转为健康银行。即使真的出现银行倒闭,也可以为退出处理赢得充足时间和心理准备,使金融监管当局在处理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游刃有余。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对合理的风险指标并设定了预警界限,进而构建出我国中小银行市场退出预警机制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市场退出 预警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柏乃 沈荣芳 陈德棉
我国目前有1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本的实际投入量达3亿美元。3~5年之后,投入的资将有从风险企业陆续退出的强烈需要。因此,应在法律制度架构、优惠政策扶持、资本市场建设和中介服务组织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宣頔 赵美珍
风险投资IPO退出市场结构均衡是该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目前,IPO退出市场存在基础市场建构不完善,创业企业供给与投资者资本需求数量结构失衡,交易制度非效率以及IPO退出的境内外空间结构失衡等若干问题。为促进IPO退出市场有效发展,需要完善境内IPO退出发行准入制度和IPO退出交易制度,并进而构建纵横统一的IPO退出法律制度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英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应遵循保护金融体系安全、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保证人民银行监督管理的原则。在接管过程中 ,司法权的随时介入导致人民银行和人民法院对金融机构作出不同的处理决定 ,被接管金融机构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有待法律明确。对金融机构关闭应以资产质量差、资本金严重不足、高风险领域业务比例高、违规经营、亏损为条件 ,接管时会出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我国托管行政干预严重 ,应遵重市场规律 ,取消托管。我国法律关于破产的规定不能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 ,借鉴德国作法 ,破产须由金融监管机构提出。避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由国家承担 ,成立存款保险和资产管理机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晓冬
市场退出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合理行为,在现实情况下,要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兴利除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市场退出 农村金融体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彬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彬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