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6)
- 2023(11146)
- 2022(9404)
- 2021(9008)
- 2020(7735)
- 2019(18079)
- 2018(17563)
- 2017(34183)
- 2016(18792)
- 2015(21266)
- 2014(21298)
- 2013(21364)
- 2012(20217)
- 2011(18420)
- 2010(18554)
- 2009(17629)
- 2008(17759)
- 2007(15972)
- 2006(13918)
- 2005(12704)
- 学科
- 济(79761)
- 经济(79688)
- 业(51582)
- 管理(50864)
- 企(38752)
- 企业(38752)
- 方法(37708)
- 数学(34434)
- 数学方法(34048)
- 中国(26050)
- 农(22885)
- 财(21646)
- 贸(18994)
- 贸易(18987)
- 易(18602)
- 制(17515)
- 银(16196)
- 银行(16173)
- 行(15468)
- 业经(14795)
- 农业(14442)
- 学(14350)
- 融(14343)
- 金融(14341)
- 地方(13948)
- 策(13188)
- 务(12708)
- 财务(12667)
- 财务管理(12633)
- 企业财务(11905)
- 机构
- 大学(272071)
- 学院(270805)
- 济(123278)
- 经济(120934)
- 管理(103501)
- 研究(96444)
- 理学(87800)
- 理学院(86847)
- 管理学(85523)
- 管理学院(84999)
- 中国(79099)
- 财(58627)
- 京(57451)
- 科学(55447)
- 所(49025)
- 财经(45802)
- 农(44668)
- 中心(44515)
- 研究所(44270)
- 经(41745)
- 江(40194)
- 经济学(39439)
- 北京(37211)
- 业大(36946)
- 经济学院(35657)
- 农业(35284)
- 院(34129)
- 财经大学(33954)
- 范(33708)
- 师范(33436)
- 基金
- 项目(172178)
- 科学(135947)
- 基金(127254)
- 研究(126883)
- 家(110147)
- 国家(109285)
- 科学基金(92997)
- 社会(82086)
- 社会科(77910)
- 社会科学(77889)
- 基金项目(65478)
- 省(64079)
- 自然(58646)
- 教育(58023)
- 自然科(57276)
- 自然科学(57254)
- 自然科学基金(56282)
- 划(55131)
- 资助(54545)
- 编号(50826)
- 成果(42626)
- 部(40246)
- 重点(38793)
- 发(37283)
- 课题(35309)
- 创(34849)
- 教育部(34675)
- 国家社会(34634)
- 科研(33361)
- 中国(33292)
共检索到414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尹海燕 张晓囡
当前中国首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已全面展开。梳理和比较首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保障范围、资金筹集、护理服务形式、待遇支付水平、失能评定标准等核心内容,发现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尚存在保障范围过窄、资金筹集主体单一、待遇支付水平较低、失能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而,在首批试点城市政策的基础上,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现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并通过提升立法层次和建立护理服务人才保障机制对后期政策全面推行予以保障。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护理服务 失能评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华 姜腊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尤其是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通过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政府综合使用了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但也存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短缺、供给型政策工具总量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较多和次级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未来应根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三大类政策工具的结构,优化次级政策工具结构,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晓峰 郝宝珠
日韩两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存在着共性与差异。从目标取向看,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目标比韩国的更明确。传递利益与服务的形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根据老年人的具体健康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但相比之下,日本更注重预防与护理相结合。适用权益的规则方面,日本和韩国针对受保险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格审查认定机制,使保险的发放和使用对象群体更精准。服务提供的组织结构方面,日本和韩国均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推广、社会化服务承担的组织结构特点。筹资方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资金来源同是采取三方筹集的方式,政府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晓峰 郝宝珠
日韩两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存在着共性与差异。从目标取向看,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目标比韩国的更明确。传递利益与服务的形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根据老年人的具体健康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但相比之下,日本更注重预防与护理相结合。适用权益的规则方面,日本和韩国针对受保险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格审查认定机制,使保险的发放和使用对象群体更精准。服务提供的组织结构方面,日本和韩国均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推广、社会化服务承担的组织结构特点。筹资方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资金来源同是采取三方筹集的方式,政府的财政负担在持续增加。政策要素间的互动方面,政策评估的力度不够,不利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张开然 胡鑫怡 刘雨佳
老年人失能与失智的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是失能治理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设计需关注的关键议题。文章基于2002~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建了考虑样本损耗的组基轨迹拓展模型,分析了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感知能力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退化轨迹分为晚发平稳型、晚发上升型和早发上升型3类,认知感知能力的退化轨迹分晚发平稳型和早发上升型2类;(2)成年期的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老年人进入更快的失能发展轨迹,受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险则会降低老年期进入快速失能轨迹的风险,其他非时变特征对失能和失智发展轨迹的影响存在差异;(3)从失能程度的影响因素看,患重病经历会加重失能程度,社交参与则有助于减缓失能失智程度的加深,独居会加重老人的失能程度,居住在城镇的老人失能程度平均更低;(4)老年期失能与失智过程既有一定的伴生性,又不是完全同步。在分析样本中,中度或重度失智老人当中大约27.9%的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好,按照现行长期护理保险标准无法获得相应待遇。优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需要在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失能和失智的叠加与分离现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长远 钱雁星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路径。文章从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标准、参保对象、给付水平、给付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了全国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试点过程中还存在着筹资责任分担不明确、对医保基金依赖较大、各筹资标准不一、参保对象尚不统一、给付水平参差不齐、待遇给付内容单一化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落实筹资主体责任、健全多元化筹资机制、提高长护险统筹层次、逐步拓宽覆盖范围、建立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因地制宜丰富服务形式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荆涛 杨舒 朱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的新型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特别是财政补贴,但目前具体的补贴思路尚未形成。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最优补贴比例与保险覆盖率间的函数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的保费补贴方式并不能充分调动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和发挥政府补贴效用,因此应建立综合全面的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补贴制度;最优补贴比例与保险覆盖率之间同时存在需求函数及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函数关系;除保险覆盖率之外,保险产品价格、政府补贴支出额度、投保人初始财富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均可以对最优补贴比例形成一定影响。
关键词:
政策性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 补贴制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凯 赵娜 焦阳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驱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高质量演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考察不同补贴政策驱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演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实行产品创新补贴政策时,可以形成健康有序的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实行经营性补贴政策时,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容易演化成垄断市场。保费补贴政策能够扩大需求规模,且差异化的保费补贴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励需求空间的大幅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洁
自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开展试点以来,该险种在缓解失能家庭经济压力、解放失能家庭劳动力、盘活照护服务资源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失能人员和家属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填补了我国社保制度的一项空白。同时,实践中存在着制度模式不统一、筹资机制过于依赖医疗保险基金、各地保障范围差异大、评估标准不统一,以及护理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独立的新型社会保险要求,建立社会、个人、政府三方责任共担,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医养结合、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人口老龄化 护理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信邦 陈强
文章以27个省份2 790份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样本人群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以探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年轻人和低龄老人、身体健康、政府机关和股份制企业工作、家庭收入高、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认可程度高的居民参保意愿明显高于其他被调查对象。文章认为,政府应该关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风险,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公共护理保险制度,并通过政府适度的财政补贴、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公众积极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参保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璐 时晓爽
文章使用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Markov模型测算健康状态转移概率,以17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现行政策为基础,预测2021~2030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需求规模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队列效应显著影响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较晚出生的人口队列具有明显的健康优势和生存优势。(2)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失能人数将是2021年的1.60倍,其中轻度失能的老年人规模最大,重度失能的老年人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6.50%。65岁及以上人口中,失能人数增幅最大的为75~79岁组,年均增长6.93%。2030年失能人群中女性将达到4 098.90万人,是男性的1.21倍。(3)按照低方案,2030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需求规模为1 891.90亿元,约为2021年的2.14倍。高方案下的基金需求规模为低方案的5.66倍。2021~2030年3种方案下的基金需求规模年均增长率为8.68%。测算结果表明,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将日益加重。因此文章建议,试点政策的逐步推进要与筹资渠道、筹资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将护理服务端口前移,从被动护理转向主动预防,在实现节约基金支出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国营 韩丽
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事业新的增长点。本文认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应是保险模式,而不是福利模式;应以社会保险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为补充;遵循"路径依赖"原则,依托于已有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而不是单独建立一套系统;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其筹资来源主要是参保人缴费,而不是依靠现有的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应该出台《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条例》。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易俊岭
长期护理保险又称长期看护健康保险、长期护理健康保险或老年看护健康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安养院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