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5)
2023(7054)
2022(5893)
2021(5928)
2020(5108)
2019(12030)
2018(11866)
2017(23111)
2016(12113)
2015(14089)
2014(13905)
2013(13670)
2012(12414)
2011(11416)
2010(11588)
2009(10878)
2008(10588)
2007(9102)
2006(7742)
2005(7226)
作者
(33214)
(27538)
(27524)
(26371)
(17726)
(13041)
(12602)
(10901)
(10642)
(9697)
(9597)
(9323)
(8915)
(8687)
(8658)
(8539)
(8310)
(7964)
(7837)
(7517)
(6796)
(6758)
(6474)
(6298)
(6245)
(6242)
(5973)
(5694)
(5399)
(5320)
学科
(55444)
经济(55389)
(32099)
管理(31062)
方法(30616)
数学(28799)
数学方法(28299)
(23968)
企业(23968)
中国(18955)
(13033)
贸易(13024)
(12842)
(12338)
(11653)
(11229)
银行(11227)
(11153)
(11065)
保险(11062)
(10736)
(10036)
金融(10036)
业经(8919)
理论(7819)
(7703)
农业(7563)
(7407)
(6920)
财务(6888)
机构
大学(174797)
学院(172296)
(82653)
经济(81398)
管理(69313)
理学(59338)
研究(59290)
理学院(58787)
管理学(57641)
管理学院(57342)
中国(52248)
(37517)
(37500)
科学(32403)
财经(30215)
(28788)
(27907)
经济学(27229)
中心(27217)
研究所(26194)
北京(24789)
经济学院(24572)
财经大学(22971)
(22810)
(22489)
业大(21251)
(21155)
(19304)
师范(19140)
经济管理(18454)
基金
项目(113342)
科学(91057)
基金(87031)
研究(82111)
(75570)
国家(75093)
科学基金(65147)
社会(55218)
社会科(52566)
社会科学(52555)
基金项目(43974)
自然(41753)
自然科(40933)
自然科学(40923)
自然科学基金(40232)
(39462)
资助(38657)
教育(38091)
(34655)
编号(31300)
(27152)
重点(25321)
成果(25027)
国家社会(24330)
教育部(23930)
中国(23861)
(23143)
(22993)
人文(22474)
大学(22076)
期刊
(82255)
经济(82255)
研究(56007)
中国(33226)
(27142)
管理(25829)
科学(23115)
(22343)
金融(22343)
学报(21702)
(19880)
大学(17615)
学学(16646)
技术(15890)
经济研究(15502)
财经(15299)
教育(14051)
农业(13699)
(13119)
统计(12186)
(11290)
问题(10580)
业经(10531)
(10516)
世界(10417)
国际(10352)
技术经济(9785)
决策(9731)
(8892)
理论(7955)
共检索到258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璐  时晓爽  
文章使用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Markov模型测算健康状态转移概率,以17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现行政策为基础,预测2021~2030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需求规模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队列效应显著影响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较晚出生的人口队列具有明显的健康优势和生存优势。(2)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失能人数将是2021年的1.60倍,其中轻度失能的老年人规模最大,重度失能的老年人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6.50%。65岁及以上人口中,失能人数增幅最大的为75~79岁组,年均增长6.93%。2030年失能人群中女性将达到4 098.90万人,是男性的1.21倍。(3)按照低方案,2030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需求规模为1 891.90亿元,约为2021年的2.14倍。高方案下的基金需求规模为低方案的5.66倍。2021~2030年3种方案下的基金需求规模年均增长率为8.68%。测算结果表明,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将日益加重。因此文章建议,试点政策的逐步推进要与筹资渠道、筹资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将护理服务端口前移,从被动护理转向主动预防,在实现节约基金支出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信邦  陈强  
文章以27个省份2 790份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样本人群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以探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年轻人和低龄老人、身体健康、政府机关和股份制企业工作、家庭收入高、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认可程度高的居民参保意愿明显高于其他被调查对象。文章认为,政府应该关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风险,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公共护理保险制度,并通过政府适度的财政补贴、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公众积极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李延宇  张澜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随着医疗和护理等服务成本不断攀升,加之家庭小型化、青年人口迁移等原因,老年护理成本带来的负担将不断加重,迫切需要对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和预测。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纵贯数据,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估算老年健康状态转移概率;同时结合人口预测结果,估算和预测不同年份、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数量;结合全国老年服务调查数据,估算和预测老年护理服务需求。预测结果显示,2014~2050年老年护理服务潜在需求可能从3 089.96亿元上升至4.27万亿元;有效需求可能从1 172.42亿元上升至1.60万亿元;重度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有效需求可能从276亿元上升至4 944亿元,这是长期护理的重点人群。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增速迅猛,服务供给体系和应对机制亟待建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荆涛  
随着2000年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四二一"、"四二二"结构的家庭及"空巢家庭"大量出现,使得急需一种为子女分担压力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以及为此服务提供经济保障的老年健康保险产品——长期护理保险。本文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较有特色的国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功经验的比较分析,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分三步走的模式设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薇  粟芳  
在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化程度加深、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制度碎片化和差异化的背景下,探究不同筹资模式对于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多期微观跟踪调查数据,刻画了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转换的规律,并基于"七普"数据和年龄移算法,测算了2020-2040年失能老年群体的规模和结构。文章进一步基于社会保险精算平衡理论,构建了筹资模式为现收现付制和三种混合制下的动态精算模型,模拟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未来20年的均衡费率和缴费额。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筹资模式下,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的均衡费率低于城乡居民,但缴费额高于城乡居民。均衡费率较低的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更适合采用具有一定积累功能的混合制,以应对人口失能化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支出缺口;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则更适合采用现收现付制,现阶段各筹资主体的缴费压力较小,且制度运行成本较低,在推广初期比较容易被接受。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精算研究,对于正在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筹资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王佳宇  
如何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以应对我国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难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包含5个状态的健康状态界定体系,并利用CHARLS调查数据,在健康状态符合时间齐性Markov过程的假设下,通过建立有序logit健康状态转移模型,对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与配偶同居、初始健康状态等因素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转移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Markov模型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趸交精算费率进行了分类计算。测算得到的转移概率矩阵和长期护理保险精算费率能够为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提供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东雅  姜利琴  
从国际情况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制作用十分必要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先后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既包括以社会保险为主的日本,社会保险与强制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德国,也包括以商业保险为主的美国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尹海燕  张晓囡  
当前中国首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已全面展开。梳理和比较首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保障范围、资金筹集、护理服务形式、待遇支付水平、失能评定标准等核心内容,发现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尚存在保障范围过窄、资金筹集主体单一、待遇支付水平较低、失能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而,在首批试点城市政策的基础上,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现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并通过提升立法层次和建立护理服务人才保障机制对后期政策全面推行予以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国营  韩丽  
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事业新的增长点。本文认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应是保险模式,而不是福利模式;应以社会保险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为补充;遵循"路径依赖"原则,依托于已有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而不是单独建立一套系统;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其筹资来源主要是参保人缴费,而不是依靠现有的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应该出台《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条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洁  牟琳虹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失能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长期护理需求不断增加。长期护理服务的提供及其融资机制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明确未来的发展思路,对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鸿杰  胡汉辉  丁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的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本文主要介绍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交劳务法,并着重介绍了其原理以及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局部多项式法。在对主要指标估计后,通过计算就得出各年龄段所要提供的劳务量。最后对这种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筱璐  
运用2008~2010年我国2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居民储蓄存款、城市化、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老年人口抚养比、平均家庭户规模等因素对长期护理保费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受"未富先老"等特殊国情的影响,国外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老龄化等对我国长期护理保费收入的影响在经济上不显著,这意味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要根据我国国情探索新的模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荆涛  王靖韬  李莎  
本文通过建立对数线性模型,从宏观角度对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年支出每增加1%,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量就会增加0.122 2%。但是宏观层面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一年期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和当前通货膨胀程度,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未在模型中显著呈现出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萍  覃秋蓓  
当前,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已由家庭矛盾向社会矛盾转移,如何高质量、高效率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结合我国各试点城市的试点现状,总结出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法律保障不充分、参保和保障对象覆盖面较小、筹资机制不健全、等级评定体系不完善、待遇给付与现实需求不匹配、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次,选取美国、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三个国家制度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制度建构的六方面提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加快顶层制度设计,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逐步扩大参保群体,完善多元筹资机制;统一失能评估标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适度扩大群体受益面,待遇支付体现适度;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快长期护理配套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