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7)
- 2023(9997)
- 2022(8449)
- 2021(7748)
- 2020(6119)
- 2019(14164)
- 2018(13785)
- 2017(25801)
- 2016(13619)
- 2015(15533)
- 2014(15334)
- 2013(15338)
- 2012(14868)
- 2011(13992)
- 2010(14142)
- 2009(12942)
- 2008(12783)
- 2007(11370)
- 2006(10466)
- 2005(9914)
- 学科
- 济(68743)
- 经济(68684)
- 管理(36737)
- 业(36085)
- 企(27011)
- 企业(27011)
- 中国(24960)
- 方法(21968)
- 地方(19757)
- 数学(19182)
- 数学方法(19057)
- 农(19034)
- 贸(15858)
- 贸易(15843)
- 易(15430)
- 业经(15236)
- 农业(12864)
- 发(12753)
- 银(12492)
- 银行(12481)
- 制(12398)
- 行(12299)
- 融(12093)
- 金融(12093)
- 环境(11812)
- 地方经济(11286)
- 学(11273)
- 财(11263)
- 技术(10200)
- 策(9613)
- 机构
- 学院(201921)
- 大学(201362)
- 济(93577)
- 经济(91872)
- 研究(80636)
- 管理(73349)
- 中国(63639)
- 理学(61408)
- 理学院(60605)
- 管理学(59889)
- 管理学院(59476)
- 科学(45737)
- 京(45449)
- 所(41198)
- 财(40196)
- 研究所(37142)
- 中心(34828)
- 农(32770)
- 财经(31359)
- 江(30641)
- 北京(30102)
- 经济学(29490)
- 院(29006)
- 经(28612)
- 范(28472)
- 师范(28240)
- 经济学院(26406)
- 业大(26063)
- 农业(25443)
- 科学院(25113)
- 基金
- 项目(128072)
- 科学(101858)
- 研究(96227)
- 基金(93638)
- 家(81710)
- 国家(81065)
- 科学基金(68559)
- 社会(63574)
- 社会科(60494)
- 社会科学(60482)
- 基金项目(47845)
- 省(47629)
- 教育(42874)
- 自然(41235)
- 划(41187)
- 自然科(40224)
- 自然科学(40213)
- 自然科学基金(39514)
- 资助(38696)
- 编号(37964)
- 发(34073)
- 成果(31439)
- 重点(29439)
- 部(29378)
- 发展(28226)
- 课题(27800)
- 展(27751)
- 国家社会(27272)
- 创(26608)
- 中国(26461)
共检索到33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 谭杰 陈美景 贾大猛 王晶 宋思雨
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国家的形象标识。长城在为人类带来极大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其物质遗存和发展环境正受着人类活动深刻的影响。科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长城资源,体现其应有的科考、教育和经济价值,并保证后代人有同等机会分享先辈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本文按照战略性、整体性、层次性、目标指向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建立长城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提出通过建立长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示范区、长城发展企业联盟和长城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措施,探索长城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推动长城所在区域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
长城 协调发展 长城经济区 示范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龙男
中国在均衡与非均衡的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重视不够,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未来区域开发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未来的区域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区域开发与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开发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奠定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八大城市群、11个自贸试验区和18个国家级新区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点,服务于"三大战略"和"四个板块"区域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难题,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刁硕 袁家冬
哈长城市群是我国典型的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肩负着东北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哈长城市群协调发展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与环境恶化等收缩问题的巨大挑战。文章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4个维度构建哈长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2008—2017年城市群尺度、省域尺度及市州尺度多要素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1)哈长城市群的综合度、耦合度及协调度整体上均呈现缓慢上升的演变特征,但各指标总体低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省级行政壁垒对哈长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2)哈长城市群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指数呈现差异化提升的变化趋势,生态环境与各维度之间的协调度明显偏低,且部分地级市分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3)哈长城市群协调度指数由0.42变为0.65,实现了由中级协调向高级协调的过渡,但绝大部分市州的协调度指数均小于0.70,与极高协调水平还有很大距离。(4)哈长城市群各市州分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类型的分异特征明显,分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高人元 张雁
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
关键词:
空间效率 区域协调发展 市场真实潜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力君
文章从分析天津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提出天津与京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京津塘、唐津、京沪、京沈和津蓟等高速公路为轴线,重点发展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沿海城市带,形成服务首都,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空间布局,实现天津与京冀地区的一体化。
关键词:
天津 京冀地区 区域一体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毛蒋兴
阐明了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关系特征出发,指出资源开发中的狭隘资源观是导致这类城市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所在。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即树立广义资源观,建立与广义资源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结构,构建与新型产业结构一致的城乡空间结构。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并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论证。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广义资源观 城乡协调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泊溪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依据和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东西部的绝对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近几年相对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并提出这是中国面临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指出,为顺利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最后对如何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战略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郑维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贯穿了"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注重公平为重心、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辩证逻辑主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稳健、开放、活力、公平"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为此,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行环、带状区域发展新模式,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敏 张晓莉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推动从文化资源点状保护传承利用到聚落组团和带状发展的新功能载体。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取得进展,但也存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足等难题。结合正在建设的五个国家文化公园特征,通过归纳总结世界运河遗产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从“三个层次”“四类主体”“四种关系”和“三种模式”搭建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框架和思路,提出了筛选协调发展重点区域、培育区域文化特色城镇、推动产业耦合和创新驱动、完善跨区域协调体制机制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武汉办事处(以下简称武汉办事处)于2000年3月挂牌成立,是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在湖北省的唯一派出机构。总公司对办事处实行"一级法人、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办事处根据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经营活动。办事处注册地在武汉,设立业务审核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高丽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且恶劣,但能源及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能源及矿业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力图从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视角,综合辨析出西部地区能源及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土壤污染与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与短缺、矿区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采矿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文章认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西部地区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能源矿业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军民 王立新
受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疆绿洲经济发展普遍具有封闭性、局限性和不平衡性特征,经济规模小而内向,生态约束性强,市场化动力不足,制约了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基于非连续封闭流域的绿洲经济,提出应采取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通过强化开放和流通解决市场问题,采取“相对集中发展战略”,建设大城市、大基地和大通道,克服市场化结构和布局矛盾,发展流域生态经济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绿洲 流域生态经济 非连续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