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2)
- 2023(13121)
- 2022(11146)
- 2021(10858)
- 2020(8948)
- 2019(21208)
- 2018(20918)
- 2017(40736)
- 2016(21946)
- 2015(25038)
- 2014(24744)
- 2013(24683)
- 2012(22808)
- 2011(20533)
- 2010(20338)
- 2009(18678)
- 2008(18346)
- 2007(15841)
- 2006(14181)
- 2005(12913)
- 学科
- 济(86999)
- 经济(86889)
- 管理(61383)
- 业(57198)
- 企(47401)
- 企业(47401)
- 方法(39876)
- 数学(34847)
- 数学方法(34465)
- 中国(26565)
- 制(24062)
- 银(24018)
- 银行(23871)
- 行(22483)
- 农(22373)
- 财(22197)
- 业经(19265)
- 贸(18343)
- 贸易(18328)
- 易(17912)
- 融(17660)
- 金融(17659)
- 学(17628)
- 地方(16042)
- 农业(14661)
- 务(13711)
- 和(13691)
- 财务(13644)
- 财务管理(13608)
- 环境(13556)
- 机构
- 大学(308148)
- 学院(303575)
- 济(127445)
- 经济(124762)
- 管理(121883)
- 研究(106135)
- 理学(104311)
- 理学院(103176)
- 管理学(101618)
- 管理学院(101069)
- 中国(88366)
- 京(67149)
- 科学(62951)
- 财(59318)
- 所(53025)
- 中心(48688)
- 研究所(48132)
- 财经(47360)
- 农(46613)
- 北京(43605)
- 江(43491)
- 经(43275)
- 业大(42074)
- 范(39689)
- 师范(39392)
- 经济学(39015)
- 院(38339)
- 农业(36442)
- 州(35986)
- 财经大学(35542)
- 基金
- 项目(204512)
- 科学(161199)
- 研究(151887)
- 基金(150112)
- 家(130207)
- 国家(129161)
- 科学基金(110790)
- 社会(96197)
- 社会科(91176)
- 社会科学(91151)
- 基金项目(79520)
- 省(75888)
- 自然(71099)
- 自然科(69455)
- 自然科学(69441)
- 教育(68816)
- 自然科学基金(68205)
- 划(65165)
- 资助(62594)
- 编号(61265)
- 成果(50699)
- 部(46559)
- 重点(45328)
- 发(43186)
- 创(42094)
- 课题(41855)
- 教育部(40296)
- 国家社会(39907)
- 创新(39288)
- 科研(38938)
- 期刊
- 济(137794)
- 经济(137794)
- 研究(98511)
- 中国(58543)
- 学报(45276)
- 管理(44673)
- 财(44017)
- 科学(43064)
- 农(42397)
- 融(41646)
- 金融(41646)
- 大学(34524)
- 教育(32613)
- 学学(32205)
- 农业(28405)
- 技术(24414)
- 财经(23482)
- 经济研究(22305)
- 业经(20420)
- 经(19945)
- 问题(18165)
- 理论(16922)
- 图书(16354)
- 贸(15691)
- 实践(15286)
- 践(15286)
- 业(15053)
- 技术经济(14470)
- 国际(14295)
- 世界(14135)
共检索到46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冬梅
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体制与流程再造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问题较多。处理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可以起到助推银行顺利转型、确保改革成功的重要作用。具体对策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采取以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的方针;实施先分业、后集中的监管方式。
关键词:
银行转型 银行监管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燕 王晓婷 沈沛龙
金融包容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新理念,是平衡金融体系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以金融包容理念下当前中国银行监管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模型,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末至2014年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监管标准的变化反而降低了全体样本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安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急需树立包容性监管理念,以金融包容理念来构建金融监管体系,将提高金融包容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加贫困低收入人群多种金融包容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等机构,并实行监管差异化,加强监管有效性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有效银行资本监管涉及降低银行倒闭风险所得到的社会收益与抑制金融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之间的平衡问题,理想的银行资本监管应随着这些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而调整,设计一种激励相容的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成为对银行资本监管的现实需要,无论是标准化模式还是内部模型法都是对银行具体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方法的约束,整体监管模式建立在预先承诺制的基础之上,注重激励相容、发挥市场约束和银行自身管理的作用,在适用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比内部模型法具有优势。
关键词:
银行资本监管 激励相容 整体监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倩倩 范宏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银行系统实行审慎监管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共识。但目前银行系统的监管研究多为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缺乏,尤其是对中国银行网络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并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定量研究未见。本文首先利用中国2008至2015年16家上市银行的实际数据构建动态的中国银行网络系统模型,然后使用Component VaR、Incremental VaR、Shapley value EL以及ΔCoVaR四种风险分配机制研究中国银行网络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方法。研究表明:对中国银行网络系统进行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有效提升其稳定性,并且四种机制相比之下,ΔCoVaR的监管效果最为显著,而Incremental VaR则相对较差。此外,通过宏观审慎资本与银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Incremental VaR、Shapley value EL以及Component VaR机制下的宏观审慎资本与银行的总资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时宏观审慎资本可以根据银行的总资产来设置;而ΔCoVaR机制下则不相关,因此宏观审慎资本可以依据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大小来设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菲 姜旭朝
本文提出了以既定银行监管目标实现程度为银行监管效率的定义,构建了我国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模型,通过选取1998~2007年的银行业数据,分析检验了银行监管效率水平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3年我国银行监管效率处于改进提升的状态,然后以2003~2005年为拐点呈略微下降,2005~2007年略成上升态势。从政策背景上看,在2004年前后我国先后出台了较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导致部分指标水平值下降,这成为影响银行监管效率趋势变化的制度性原因。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监管效率 监管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渝徽
由于金融创新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特别是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银行监管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我国也成立了专门的银监局对银行业经营风险 ,经营状况进行监管。本文就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
银行监管 问题研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钱俊 孙旋
影子银行失去监管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张。本文认为,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但影子银行的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系统性风险。本文从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梳理了影子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理念、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重点监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 系统性风险 期限错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尹亭
银行有权自主决定自身的组织结构,这是自由市场的基本信条之一。本次金融危机中诸如雷曼等机构由于其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在其失败时,监管机构缺少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实际能力对其进行监管和处置。危机之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是否应该对"过于复杂和庞大"的银行进行必要的限制,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对该问题普遍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参考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选择可行的监管方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公司组织结构 国际标准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军 张翠萍
影子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重大影响,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带来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也积累大量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西方及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完善影子银行监管治理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创新 探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晓军 郭金龙 郑海涛
基于中国银行保险的特殊性和中国银行保险目前的发展状况,实施监管干预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监管干预的实质是利用监管的力量形成保险公司的策略联盟,以集体的力量改善保险公司在银行保险博弈中的劣势地位,促进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的公平与效率。监管干预可以改善保险公司的地位,促进公平秩序形成;促进银行保险的合作创新,提高效率;促进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高竞争力。监管干预的主要风险有:监管机构自身松懈干预策略的力度;银保市场会出现暂时性回落的风险;小型的、特别是新的保险公司的经营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为此,监管者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干预策略的力度;对具体的干预措施不断评估和优化,以适应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银行保险 监管干预 行业自律公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峰
次贷危机发生前,许多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风向标,纷纷放松金融监管。在"最少的监管是最好的监管"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指导下,国际金融市场创新日益加快,金融产品日益复杂。但由于对复杂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监管远远落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擎 吴玮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了监管压力对信贷影响的规模差异。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实施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信贷扩张速度,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降低了信贷扩张的速度,支持"监督成本"假说。资本约束对信贷扩张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监管压力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更显著,对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受到削弱。本文结论为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监管 信贷扩张 规模差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煦
香港银行公会是香港银行业自发组织成立的一种自律性组织,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在银行业中起到内部协调和监督管理的作用,其性质是行业协会,在监管上没有太多的强制性措施,只能起到协调和协商的作用。中国银行业协会是中国内地银行业的自律组织,其在监管上主要起着银行与中国银监会的沟通作用。本文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明晰划分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监管协调机构、建立银行持牌运营制度、以及完善银行业协会的规则章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大型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重大隐患。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严格审慎的监管纠正危机暴露出的这些根本性缺陷,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资产证券化 宏观审慎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