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1)
2023(9224)
2022(7874)
2021(7756)
2020(6412)
2019(14977)
2018(14571)
2017(28525)
2016(15564)
2015(17804)
2014(17547)
2013(17702)
2012(16630)
2011(15063)
2010(15425)
2009(14646)
2008(15320)
2007(14032)
2006(13079)
2005(12539)
作者
(42616)
(35083)
(34999)
(33850)
(22985)
(16661)
(16022)
(13548)
(13548)
(13066)
(12215)
(11854)
(11772)
(11659)
(11301)
(10842)
(10671)
(10269)
(10224)
(9787)
(9036)
(8615)
(8395)
(8032)
(8001)
(7962)
(7949)
(7775)
(7157)
(6959)
学科
(61669)
经济(61596)
管理(55268)
(49768)
(43260)
企业(43260)
方法(25352)
(22638)
(21800)
数学(21719)
中国(21665)
银行(21655)
(21584)
数学方法(21447)
(20248)
(16966)
(15188)
(14891)
贸易(14876)
(14690)
金融(14690)
(14640)
(14586)
财务(14542)
财务管理(14503)
企业财务(13813)
业经(13374)
(12952)
制度(12948)
业务(11076)
机构
大学(218759)
学院(217201)
(102306)
经济(100196)
管理(86469)
研究(78516)
中国(73443)
理学(70016)
理学院(69276)
管理学(68632)
管理学院(68142)
(54300)
(48158)
财经(40243)
科学(40193)
(39434)
中心(36852)
(36633)
(35043)
研究所(34516)
北京(32158)
经济学(31990)
财经大学(29835)
(29682)
(29161)
经济学院(28593)
银行(28547)
(28197)
(27702)
(26661)
基金
项目(124116)
科学(98934)
研究(96382)
基金(92564)
(78440)
国家(77803)
科学基金(67075)
社会(62841)
社会科(59795)
社会科学(59780)
基金项目(46397)
教育(44031)
(43563)
自然(40594)
资助(40521)
自然科(39601)
自然科学(39594)
自然科学基金(38960)
编号(38439)
(37815)
成果(33836)
(30170)
重点(27726)
课题(27270)
教育部(26738)
国家社会(26646)
(26599)
(26570)
中国(26567)
人文(25502)
期刊
(121744)
经济(121744)
研究(79637)
中国(50341)
(45010)
(42485)
金融(42485)
管理(38320)
(26739)
科学(26585)
学报(23873)
教育(22017)
财经(21562)
大学(19570)
经济研究(19469)
(18623)
技术(18389)
学学(17928)
业经(16560)
农业(16503)
(16044)
国际(15798)
问题(15708)
世界(13553)
技术经济(11543)
理论(11509)
会计(11252)
现代(11068)
(10999)
(10407)
共检索到375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觐军  章少雄  
一、中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中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但目前由于中行受主、客观因素和内、外部原因的制约、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很难达到合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负债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目前,中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由各项存款、人行借款、同业拆借和发行金融债券等构成,其自有资金和较为稳定的债券发行量在负债中所占比重很小,而流动性、波动频繁的对公、私存款占整个负债总量的比重偏大。这种单一的负债结构,一方面使银行资金的应变能力差,导致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目标定位。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核心工作,面对"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的持续增加,如何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经营策略,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展目标,成为当前银行业亟须探索的课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天荣  
所谓资产负债管理就是一种减少价格风险的手段 ,它通过资产与负债的恰当组合以实现银行的目标 ,并同时减少银行的风险 ,这种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构筑作为资产负债表表上项目的资产和负债的正确组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亚光  郭娜  彭博  
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了从加速到深化的全过程、金融新业态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逐步加剧;另一方面,国内主要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后第一次经历完整的经济下行周期。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经营策略相应作出了战略和战术层面的调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策略的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讨论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问题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国外已实行。这种方式以资金来源约束资金利用,确立了优化资产和分散风险的原则,使银行及其业务按照商品经济规律维护自身的经营主体,可以避开我国历来将资金高度集中于银行信用的老路,从根本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光华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战略发展、风险控制和价值实现的核心工具,通过体制机制、业务流程、人员科技的协调管理,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近远期经营发展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健康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资产负债管理能否尽快实现科学化、精细化,进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已成为中小银行安身立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本文在重点分析当前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和问题基础上,针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探索创新路径和管理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郁青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是指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将自己传统的资产——各种贷款和应收债权作为担保发行证券,即以证券交易的方式转让贷款债权,从而实现贷款债权的流动化和市场化。其过程一般是金融机构将其资产分门别类汇集成组,经过担保和信用加强,最后以证券形式在货币和资金市场上出售给投资者,卖方银行即资产创始方对售出的债权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文勇  杨旸  朱毅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的同时,流动性管理难度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一般性贷款保持高增长而一般性存款增长乏力;资产期限显著拉长而负债期限增长有限,资产负债错配程度上升。这些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指标持续承压。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囿于网点较少、客户基础相对薄弱等因素,"长期稳定资金"缺乏的困境更为突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要更加注重前瞻性形势预判,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扎实做好中小客群建设,夯实客户价值基础。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应通过提供长期限资金,优化金融债券的发行审批机制等措施,维护商业银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江荣  夏婧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商业银行扩张速度放缓、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净息差稳中有升、隐性风险进一步凸显等方面。论文分析了现阶段商业银行经营的新特点,并从资产负债策略方面提出新主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益言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在英国,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管理针对三方面:殷实性——资产质量高,足够抵销债务而有余;流动性——随时有充足的现金应付客户的提存和偿债;盈利性——追求最高利润。中央银行即英格兰银行(以下简称“英兰”)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主要是针对流动性(Liquidity,简称LQ)的管理。英兰经常对商业银行发“通函”(Circular),就是它的指令,规定有关LQ的限制和月底报表,各银行必须遵照办理。这种LQ的限制对各银行自身也是有利的,所以凡符合了英兰LQ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广明  
2015年第四季度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相继推出的取消存贷比、取消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等政策举措,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到了划时断代的作用,自此,中国商业银行进入了第二代资产负债管理的第二阶段(资产负债管理2.0)。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脉络突然清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兴荣  熊启跃  
银行需要顺应新形势,进一步优化调整甚至重构资产负债表,推动业务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持续不断、强劲有力的动力支撑作为间接融资主导的经济体,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构成了全社会近80%的外源融资,负债端吸收了个人、企业、政府绝大部分结余资金。通过将负债端的储蓄转化为资产端的投资,银行业扮演了"润滑器"的角色,对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东智  郭娜  关继成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论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强化定价管理和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具体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姚瑜琳  
通过对2005-2007年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绩效的考察,发现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已有提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密集出台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银行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盈利性和安全性,必须继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