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5)
- 2023(13641)
- 2022(11450)
- 2021(10538)
- 2020(8990)
- 2019(20831)
- 2018(19990)
- 2017(38446)
- 2016(20849)
- 2015(23756)
- 2014(23341)
- 2013(23469)
- 2012(22051)
- 2011(20037)
- 2010(19882)
- 2009(18891)
- 2008(18927)
- 2007(16828)
- 2006(14610)
- 2005(13239)
- 学科
- 济(90379)
- 经济(90281)
- 管理(56763)
- 业(55937)
- 方法(46317)
- 企(44226)
- 企业(44226)
- 数学(42166)
- 数学方法(41893)
- 中国(25403)
- 财(23554)
- 银(23129)
- 银行(22983)
- 农(22885)
- 制(22321)
- 行(21586)
- 贸(20954)
- 贸易(20943)
- 易(20461)
- 学(18196)
- 融(17725)
- 金融(17723)
- 业经(17280)
- 农业(15377)
- 务(14799)
- 财务(14782)
- 财务管理(14748)
- 地方(14330)
- 企业财务(14048)
- 环境(12979)
- 机构
- 大学(311847)
- 学院(306189)
- 济(135287)
- 经济(132916)
- 管理(115815)
- 研究(108966)
- 理学(100437)
- 理学院(99281)
- 管理学(97778)
- 管理学院(97224)
- 中国(90520)
- 科学(66373)
- 京(65445)
- 农(62744)
- 财(61027)
- 所(56369)
- 研究所(51754)
- 中心(51231)
- 农业(50357)
- 财经(49920)
- 业大(49607)
- 经(45695)
- 江(44683)
- 经济学(44216)
- 北京(41097)
- 经济学院(40341)
- 院(37983)
- 财经大学(37577)
- 范(36983)
- 师范(36454)
- 基金
- 项目(207542)
- 科学(163232)
- 基金(155354)
- 研究(142893)
- 家(138632)
- 国家(137568)
- 科学基金(116345)
- 社会(94355)
- 社会科(89764)
- 社会科学(89736)
- 基金项目(81665)
- 省(77578)
- 自然(76565)
- 自然科(74902)
- 自然科学(74874)
- 自然科学基金(73666)
- 划(67270)
- 教育(65588)
- 资助(64536)
- 编号(53619)
- 部(47614)
- 重点(47455)
- 发(43796)
- 成果(43146)
- 创(42983)
- 科研(41069)
- 国家社会(40892)
- 教育部(40590)
- 创新(40413)
- 计划(39220)
- 期刊
- 济(135963)
- 经济(135963)
- 研究(91398)
- 学报(56504)
- 中国(56256)
- 农(54967)
- 科学(49157)
- 财(46700)
- 融(44795)
- 金融(44795)
- 大学(41538)
- 学学(39636)
- 管理(38706)
- 农业(34883)
- 财经(25917)
- 经济研究(24079)
- 教育(23568)
- 技术(22298)
- 经(22166)
- 业经(19926)
- 业(19815)
- 问题(18852)
- 贸(18500)
- 国际(16472)
- 技术经济(15574)
- 版(15573)
- 统计(15276)
- 世界(15248)
- 理论(14968)
- 业大(13861)
共检索到45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办兴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损失率的因素依次为企业的信用等级、贷款担保方式、企业的行业属性;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经济周期等因素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却很弱。此外,客户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非相互独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违约损失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办兴
本文利用某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资料,运用主成因子分析对贷款样本的LGD进行统计分析并确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排序。本文结论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LGD的因素依次为企业的信用等级、贷款担保方式、企业的行业属性;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贷款担保方式等因素对LGD的影响都很弱。此外,本文验证了PD和LGD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非相互独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违约损失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自力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基本框架,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已从不良贷款率转向PD和LGD。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上LGD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并对国内商业银行抵押贷款LGD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与管理建议。
关键词:
抵押贷款 风险管理 违约损失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建忠 褚保金
该文在对违约损失率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理论性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江苏某银行历史债项数据,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发现:第一,银行违约损失率分布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类似"U"型形状;第二,违约损失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就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而言,地区、行业、企业性质、企业规模、贷款占比、授信形式、贷款溯源、风险缓释类型等因素都会对违约损失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国强 吴许均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资本金管理,同时还间接影响了贷款定价。本文首先简要评述了有关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相关文献,随后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对低风险贷款和高风险贷款的定价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贷款定价同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资本报酬率,以及低风险贷款占总贷款的比率等因素相关;(2)某种贷款的定价不仅受自身违约概率的影响,还受其他类型贷款的违约概率的影响;(3)专营高风险贷款的银行的定价要低于同时经营低风险和高风险贷款的银行的定价。
关键词:
贷款定价 违约概率 损失率 内部评级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立 刘吕科
违约损失率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重要依据,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标志性内容。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多过于重视理论阐述,缺少实证研究,而且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存在样本量小、考虑周期短和较少考虑地区因素等缺陷。因此,应更多关注违约损失率建模及相关研究工作,充分考虑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违约损失率模型,提高违约损失率计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影响因素 内部评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晨曦
违约损失率是BaselⅡ规定的六大风险指标之一,而抵押是BaselⅡ标准法规定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两者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违约损失率的研究概况,在利用历史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违约损失率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1)回收率同融资金额成反比;(2)回收率同融资折率成反比;(3)回收率呈“U”型分布。本文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我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的特征,是量化风险暴露和计算监管资本的基础,并为我们下一步的折率研究做好了铺垫。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回收率 抵押贷款 抵押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杰 洪洁瑛
本文运用2001年至2008年50家银行总共207个数据来分析国内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国内银行会根据当年的贷款损耗和上一年度的贷款损失储备来决定本年度的贷款损失拨备量,然而我们并没有得到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与未来不良贷款变动成正比。这说明我国银行可能还是主要根据过去的损失情况而不是根据估计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来决定贷款损失拨备的。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国内银行是否应用贷款损失拨备来调整资本比率、平滑收入以及作为显示银行未来经营状况的信号。我们的实证结果印证了前两个假设,但是却没有找到关于信号假设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洪露
本文用log-log回归法、logistic回归法、分类及回归树法分别构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损失率预测模型,并将这三类模型及历史数据平均法模型对样本内、外数据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住房按揭贷款违约损失率,logistic回归方法预测效果最好,分类及回归树方法其次,而log-log回归方法预测误差最大。模型回归结果还表明,贷款价值比越高,违约损失率越大;贷款年龄越大,违约损失率越小;信用按揭贷款违约损失率显著高于抵押贷款;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违约损失率比华北地区要小;面积大的房屋贷款违约损失率更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 程建 潘俊武
本文针对LGD模型开发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建立在清收基础上的历史平均LGD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根据这一方法论,本文运用决策树建立了LGD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回收成本的因素,而且考虑了时间因素。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抵押的债项的LGD与新资本协议确定的参数基本接近,总体上来看,时间因素对于LGD的影响要较回收成本的高。若不考虑回收成本,LGD的估值要低约1%;而忽略时间价值,LGD估值要低约7%。分析LGD的影响因素发现:除债务类型、行业及信用评级等因素对LGD有较大影响外,区域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建立LGD模型时有必要加以考虑。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回收成本 贴现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海涛 邱长溶
文章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视角选取GDP增长率、失业率、财政支出、消费指数、人力资本、总储蓄率六个因素作为研究各地企业违约率的解释变量,探讨各地区宏观因素与违约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增长率、财政支出、失业率与违约率呈负相关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力资本与违约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总储蓄率对违约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违约率 宏观因素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瑞稳 吴毓龙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并探讨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技术非效率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确实存在,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计提效率相近,但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银行的规模、管理水平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因此,为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应全面提高银行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监管,完善计提方法和动态拨备计提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瑞稳 樊平
贷款损失准备(LLP)反映了商业银行现有资产组合中贷款的预期损失,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会对银行财务报表的质量及银行的稳健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理论对2010~2014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进行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计提效率的表现和变动情况,并对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存在一定的无效性,技术效率呈递减趋势,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LLP计提技术效率优于股份制银行。LLP计提效率主要受银行自身特征因素影响,与宏观经济因素关系不显著。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流动性风险对技术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因此,为提高L...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代太山 陈敏 杨晓光
信用资产的担保特性是其违约损失率(LGD)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通过实证研究挖掘不同担保类型的不良贷款的LGD的结构特征,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信贷投放导向以及信用风险监管,以及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定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LossMetrics数据库中单笔单收的不良贷款数据为样本,对不同担保类型的LGD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实证分析,发现抵押担保和组合担保之下的LGD低于保证担保和信用担保之下的LGD,LGD与抵押品的市场价值负相关,LGD与现代企业制度密切相关等很多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违约损失率 担保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