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8)
2023(12684)
2022(10563)
2021(9680)
2020(7967)
2019(18517)
2018(18049)
2017(34116)
2016(17945)
2015(20390)
2014(20185)
2013(20331)
2012(19355)
2011(18176)
2010(18326)
2009(17173)
2008(16978)
2007(15039)
2006(14004)
2005(13367)
作者
(52814)
(43988)
(43895)
(41879)
(28411)
(20980)
(19899)
(17029)
(16944)
(15837)
(15351)
(14710)
(14381)
(14316)
(13894)
(13697)
(13033)
(12738)
(12635)
(11863)
(11427)
(10919)
(10553)
(10343)
(10075)
(10044)
(9714)
(9375)
(8990)
(8662)
学科
(104662)
经济(104578)
管理(44536)
(41441)
方法(37519)
数学(33746)
数学方法(33331)
(31627)
企业(31627)
中国(30655)
地方(26474)
(24236)
银行(24091)
(22868)
(21953)
(21472)
业经(19435)
(19199)
金融(19199)
(17919)
贸易(17897)
(17300)
(17044)
地方经济(16215)
(15851)
农业(14896)
(14047)
环境(13955)
(12485)
制度(12471)
机构
大学(265588)
学院(263262)
(128647)
经济(126418)
研究(103216)
管理(96003)
中国(86423)
理学(80380)
理学院(79401)
管理学(77935)
管理学院(77426)
(58616)
科学(57104)
(56872)
(52417)
研究所(46990)
中心(46062)
财经(44217)
经济学(42384)
(41520)
(40425)
(40272)
北京(38797)
经济学院(37824)
(36485)
(35205)
师范(34908)
业大(32841)
财经大学(32791)
(32576)
基金
项目(163989)
科学(130809)
基金(121471)
研究(121409)
(105332)
国家(104534)
科学基金(89202)
社会(81431)
社会科(77548)
社会科学(77532)
基金项目(61522)
(61138)
教育(55126)
自然(54054)
自然科(52874)
自然科学(52864)
自然科学基金(51922)
资助(51907)
(51853)
编号(45978)
(41293)
成果(38473)
(37632)
重点(37560)
国家社会(35364)
发展(34209)
课题(33940)
(33687)
(33631)
教育部(32858)
期刊
(150856)
经济(150856)
研究(93644)
中国(61428)
(42416)
金融(42416)
(40813)
管理(40186)
(39137)
科学(36483)
学报(36465)
大学(28714)
教育(28006)
学学(26779)
经济研究(26334)
农业(25553)
技术(24053)
财经(23617)
业经(20970)
(20537)
问题(19444)
(18209)
国际(17390)
世界(16894)
统计(16324)
技术经济(15510)
(14918)
(14247)
决策(12955)
经济问题(12114)
共检索到440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济民  
一、当前中行在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几年来中国银行在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三个“跟不上”:一是机构网点太少,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跟不上。中行由于历史的和指导思想上的原因,机构网点少,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的能力差。以中行南昌分行为例,1990年资金自求平衡能力只达到37%。随着这几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出口企业不断增多,有国营的,有集体的,有大中型的,也有专厂、专车间等小型创汇企业,客观上要求中国银行在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  
我国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农产品出口是历来就有的,改革后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引进外资,创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乡镇企业产品大量出口。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980年到1984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①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逐渐增加,由198O年的130.7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57.7亿元,增加了97.2%;②农业开始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宫晓莉  
在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中国银行凭借其信誉卓著、实力雄厚和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优势,为外商投资企业融通资金,为外国投资者创造良好商机,为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事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中国银行自身...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军  葛金鑫  
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消费也对经济发展起着指引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供需结构存在失衡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刺激居民进行消费,改善供需结构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现状及消费率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探寻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最终提出进一步促进消费、改善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守红  
本文选取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出口依存度、资本依存度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最不发达城市。从地域差异来看,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部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崇正  
当前中国的资本形成和金融资产结构的一个严重不足在于直接融资薄弱,即金融资产证券化程度很低,这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和国有企业间接融资比率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所在。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只能是加快实现(推进)金融市场证券化,加快发展直接融资。而要加快实现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就必须在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和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景邦  薛军  张虎  
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给农业银行提供了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挑战。纵观当今世界,出现了三大潮流。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潮流;改革与开放的潮流。这无疑有利于我们的和平建设和发展中兴。特别是随着新的技术革命,两方发达国家以及亚太地区的“四小龙”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俊清   戴思国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站在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做好新形势下财会监督的顶层设计并组织实施,是各行业推进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路径。本文分析了银行财会工作及财会监督的特质,阐释银行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转变理念、完善机制、提升效能和培育人才四方面对银行如何加强财会监督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银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寅生  顾耀欣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东部、南部沿海地带的农村在满足城市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投入和产出,其最基本的趋向是:资金、原辅材料、先进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已经和将要越来越多地从国际市场上取得;产品的销路,也越来越多地引向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都以国际市场的需求及变化为转移。这种趋向,不但使农业银行的外向型业务在这一地带得到孕育,而且还要求农业银行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房毅民  
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发挥沿海农村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接受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参加国际交换,发展我国经济。因此,乡镇企业和创汇农业就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力量。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农业银行也带来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娜  
税收协定作为主权国家间协调和划分征税权的重要国际法律基础,对一国的资源、资本和人才流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其谈签与执行能否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是其作用发挥的关键所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崭新阶段。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已实质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