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2)
- 2023(9160)
- 2022(7663)
- 2021(7310)
- 2020(6133)
- 2019(14021)
- 2018(13704)
- 2017(26157)
- 2016(14109)
- 2015(16128)
- 2014(15927)
- 2013(15786)
- 2012(14766)
- 2011(13574)
- 2010(13670)
- 2009(13327)
- 2008(13477)
- 2007(12283)
- 2006(11148)
- 2005(10864)
- 学科
- 济(60301)
- 经济(60197)
- 管理(44781)
- 业(40519)
- 企(35773)
- 企业(35773)
- 制(25322)
- 方法(23435)
- 银(21562)
- 银行(21417)
- 数学(20475)
- 中国(20338)
- 数学方法(20321)
- 行(20109)
- 财(18265)
- 农(15469)
- 业经(15441)
- 融(14417)
- 金融(14415)
- 体(13989)
- 度(13568)
- 制度(13563)
- 贸(13498)
- 贸易(13481)
- 易(13104)
- 体制(12081)
- 业务(10595)
- 务(10447)
- 财务(10422)
- 财务管理(10394)
- 机构
- 大学(206920)
- 学院(201356)
- 济(96797)
- 经济(95022)
- 管理(76394)
- 研究(74124)
- 中国(67393)
- 理学(63273)
- 理学院(62607)
- 管理学(61979)
- 管理学院(61562)
- 财(49804)
- 京(45056)
- 财经(38008)
- 科学(37664)
- 所(36155)
- 中心(34725)
- 经(34633)
- 江(32290)
- 经济学(32034)
- 研究所(31954)
- 北京(29552)
- 农(29528)
- 经济学院(28651)
- 财经大学(28441)
- 银(26308)
- 院(26206)
- 银行(25248)
- 州(25101)
- 范(24143)
- 基金
- 项目(122628)
- 科学(98791)
- 基金(93713)
- 研究(93382)
- 家(80411)
- 国家(79774)
- 科学基金(68838)
- 社会(63833)
- 社会科(60788)
- 社会科学(60775)
- 基金项目(47577)
- 教育(42647)
- 省(42617)
- 自然(40997)
- 自然科(40070)
- 自然科学(40059)
- 自然科学基金(39429)
- 资助(39169)
- 划(37063)
- 编号(35636)
- 成果(31391)
- 部(30268)
- 制(29566)
- 国家社会(28384)
- 重点(27825)
- 教育部(26975)
- 中国(26812)
- 发(25637)
- 创(25459)
- 人文(25331)
共检索到341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炳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金融体制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改革,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既定方向,构建中国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探索顺利实现自身经营机制转换的正确途径,正日益成为引人注目、值得深入思考的焦点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怀智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1993年11月11日—13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了“中国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研讨会。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阎永茂行长、马西炳副行长等省分行领导参加了会议。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陶礼明副所长应邀出席这次研讨会并作了报告。这次研讨会本着认真思考、集思广益的精神,紧紧围绕着“中国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的中心议题。对中国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也通过分析认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少红
小平同志指出:“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3页)对这段话笔者理解,一是中央银行要有独立的货币金融政策,二是专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要符合价值规律要求,既要认真贯彻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又要讲求经济效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湖北省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一、商业银行是我国专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首先应把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开,建立以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这种改革趋势不仅必然,而且可能。 1.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金融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我国经济改革的每一次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房丽娜
回顾一下四大银行在专业银行时期经营机制的特点,检查一下四大银行在商业银行初期经营机制的得失,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广度上做进一步的改革。一、四大银行在专业银行时期,其经营机制的特点是紊乱1979年~1993年间,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工、农、中、建为主体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永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以下简称“四大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上银行内部缺乏一个好的经营机制,“大锅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萍华 莫广勤 何五星 杨清平
一、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首先,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评价以及生产资源的配置,都必须通过市场进行。专业银行作为我国货币商品的直接经营者,有着对经济的特殊融合参与作用,使其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计划经济时期,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实物计划决定,“钱随物走”成为整个经济的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葛民
一、重新认识和落实经营自主权我国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自列入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规划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的来说,进展不大。我认为其关键原因就是在认识和落实经营自主权上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一是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改革以来,主要是在内部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初步的放权。虽然改革的范围和深度都限制得如此严格,结果还是起步不久就刹车,而且下放的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路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任务。中国银行是在国内各银行中与国际商业银行差距较小的一家银行,因为中国银行的40家海外分行完全是按商业银行模式经营的,在与国外银行的频繁交往中对国际商业银行的经营方法和惯例相对比较熟悉,应该说,中国银行向国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涛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民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金融则是资源配置赖以实现的重要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媒介的银行,其业务性质、经营范围、管理体制都要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制约,同时又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服务。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必须与职能企业(工、农、商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同步。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多层次竞争的挑战。因此,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来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芷启 占华 侯龚
对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进程的思考芷启,占华,侯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需要农业银行由计划经营、机关管理型政策性专业银行向综合型、开放型、经营型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转轨,本文就此谈点改革思路及见解。(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要本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仲元 周策群
一、什么是国有商业银行我们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首先是商业银行,就如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一样。因此,讨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商业银行。按照西方国家的传统定义,商业银行是指具备为客户提供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帐户、并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康年
根据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现有的国家专业银行改组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的要求,各家专业银行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我国的国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锦彪 肖瑞林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充当着国家财政的补充,成为吸收闲散资金、调剂余缺的工具,国家专业银行经营机制主要发挥的是出纳功能。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场市场取向的改革运动中,国家专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机制面临重大挑战,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主体的国家专业银行能否顺利转换经营机制,又是我国银行业能否顺利与国际接轨和孕育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关键。必要性与艰巨性已成为银行界乃至国人的共识。问题在于,机制转换的出路何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支俊立 曹晶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绩效多维量化的基础上,对上市的17家大型商业银行2005年到2014年10年间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银行本身的营运、成长能力方面探索银行经营机制变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营运能力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影响大于其对于效率的影响,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大于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对营运能力指标的相关性更大;成长能力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作用,资产和规模的增加能够提高银行的效率和风险抗性。
关键词:
多维绩效 结构 利率市场化 经营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