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9)
- 2023(14520)
- 2022(12370)
- 2021(11806)
- 2020(9978)
- 2019(22974)
- 2018(22686)
- 2017(43599)
- 2016(24122)
- 2015(27343)
- 2014(27620)
- 2013(27365)
- 2012(26026)
- 2011(23707)
- 2010(23962)
- 2009(22503)
- 2008(22797)
- 2007(20862)
- 2006(18375)
- 2005(17075)
- 学科
- 济(97498)
- 经济(97383)
- 管理(65520)
- 业(62443)
- 企(49397)
- 企业(49397)
- 方法(42836)
- 数学(37578)
- 数学方法(37158)
- 中国(30638)
- 农(28046)
- 财(27247)
- 制(27181)
- 银(25397)
- 银行(25252)
- 行(23894)
- 学(22315)
- 贸(21006)
- 贸易(20991)
- 易(20476)
- 融(19886)
- 金融(19877)
- 业经(19538)
- 地方(18924)
- 农业(17943)
- 体(16084)
- 理论(15662)
- 务(15518)
- 财务(15467)
- 财务管理(15419)
- 机构
- 大学(351109)
- 学院(348086)
- 济(148670)
- 经济(145487)
- 研究(127676)
- 管理(126626)
- 理学(106561)
- 理学院(105281)
- 管理学(103455)
- 中国(103407)
- 管理学院(102793)
- 科学(76493)
- 京(76042)
- 财(72443)
- 所(66526)
- 农(63481)
- 研究所(60171)
- 中心(58412)
- 财经(56088)
- 江(54971)
- 经(50930)
- 业大(50127)
- 农业(50119)
- 北京(48537)
- 范(47231)
- 经济学(47091)
- 师范(46761)
- 院(45130)
- 州(43886)
- 经济学院(42320)
- 基金
- 项目(220464)
- 科学(172592)
- 研究(161533)
- 基金(160217)
- 家(140519)
- 国家(139340)
- 科学基金(117117)
- 社会(102077)
- 社会科(96745)
- 社会科学(96718)
- 省(83737)
- 基金项目(82579)
- 教育(74973)
- 自然(74298)
- 自然科(72585)
- 自然科学(72560)
- 划(72168)
- 自然科学基金(71319)
- 资助(67733)
- 编号(64983)
- 成果(55767)
- 重点(50555)
- 部(50463)
- 发(47689)
- 课题(46667)
- 创(44862)
- 性(43021)
- 教育部(42997)
- 国家社会(42741)
- 科研(42209)
- 期刊
- 济(166671)
- 经济(166671)
- 研究(113015)
- 中国(74530)
- 学报(58159)
- 农(58068)
- 财(57266)
- 科学(51905)
- 融(47760)
- 金融(47760)
- 管理(46372)
- 大学(43418)
- 教育(40720)
- 学学(40682)
- 农业(37419)
- 财经(29762)
- 技术(28859)
- 经济研究(27609)
- 经(25704)
- 业经(24823)
- 问题(22471)
- 贸(20760)
- 业(20684)
- 国际(18793)
- 世界(17373)
- 版(17273)
- 技术经济(16888)
- 理论(16774)
- 统计(16458)
- 图书(16407)
共检索到549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资金过剩对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减少外贸顺差不论选择何种路径,都是作茧自缚,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通过扩大居民"吃、穿、用"等方面的消费来拉动内需,不仅难度很大,而且潜力相当有限。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必须分离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通过加快非生产性投资的发展,提高与居民"住、行、学"消费相关的供给能力,为缓解资金过剩创造实体经济面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对策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在超额准备金大量存在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并无紧缩货币的政策效应,但有着避免银根放松的政策效应;提高存贷款利率,缺乏紧缩信贷的政策功能,却有着刺激信贷增长的实践效应;2007年以后的物价、股价和房价上涨,并非主要由资金过剩所引致,相反,过剩资金的存在和增加起着抑制这些价格上涨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效应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流动性过剩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资金相对过剩。把握资金过剩的直接指标应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过剩不是由全球流动性过刺引致的,也不是由外贸顺差快速增长引致的,它源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储蓄>资本形成+外贸顺差"格局,因此,这种资金过剩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与此对应,缓解这一现象的对策,应从中国经济内部去寻求。
关键词:
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成因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红芳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冲击因素。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于短期的银行上市筹资因素、中期的人民币升值因素和长期的高储蓄率因素。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通货紧缩”压力。文章提出,有必要在承认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的货币政策组合全面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冲击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冉光和 刘世香
2002年以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凸现。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在对流动性过剩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的月度数据,对流动性过剩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储蓄存款增长率对银行存差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外汇储备和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成为促进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而股票市价总值增长率与银行存差增长率存在着负向的相关关系,股票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银行存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应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存差 流动性过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睿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影响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治国 徐寒飞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货币流通速度最低的主要经济国家,中国货币之谜更存在特殊性。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形成中国货币之谜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之谜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道万
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我国近年来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资产价格泡沫,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对于流动性过剩现象及风险,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黑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刚 董方军 袁伦渠
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给金融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和不良影响,必须疏堵结合,有效化解。
关键词:
存差 银行流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文霞 刘开林
本文将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分为自愿性(预防性)流动资产和非自愿性流动资产两部分。通过建立银行预防性流动资产需求模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汇率波动率、存款波动率和银行存款增加是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银行的自愿性流动资产过剩和非自愿性流动性过剩并存,银行大量的流动性资产部分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汇率风险和存款波动等风险而持有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谈正达 顾巧明 胡海鸥
宏观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本文从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2002-2010年的月度数据,定量分析了广义货币M2增长的主要来源及其与M2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外汇占款是广义货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金融危机后外汇占款为国内信贷扩张提供了支持,而国内信贷扩张最终导致广义货币的迅速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过多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外汇资产 国内信贷 广义货币供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书举
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日益严重,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它加剧了信贷市场过度竞争,加大了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导致银行经营效益受损。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改变单纯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单一经营模式,引入效益导向型的负债业务管理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葛力伟 王汉金 曾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