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3)
2023(10249)
2022(8299)
2021(7791)
2020(6117)
2019(14104)
2018(13765)
2017(26259)
2016(13784)
2015(15906)
2014(15654)
2013(15882)
2012(15349)
2011(14491)
2010(14514)
2009(13310)
2008(13359)
2007(11750)
2006(11021)
2005(10609)
作者
(40832)
(33899)
(33781)
(32331)
(21763)
(16275)
(15518)
(13276)
(13225)
(12105)
(12092)
(11451)
(11115)
(11004)
(10926)
(10536)
(10056)
(9982)
(9769)
(9225)
(8777)
(8201)
(8126)
(7825)
(7788)
(7624)
(7581)
(7445)
(6850)
(6717)
学科
(68684)
经济(68623)
(30514)
管理(30437)
中国(25063)
方法(23952)
(22780)
银行(22635)
数学(21484)
数学方法(21404)
(21393)
(21198)
企业(21198)
(18949)
地方(18610)
(18245)
(16598)
金融(16598)
(14951)
贸易(14931)
(14533)
业经(14373)
农业(12486)
(12091)
(12012)
(11986)
制度(11982)
(11350)
业务(10898)
环境(10743)
机构
大学(201885)
学院(200303)
(96846)
经济(95085)
研究(81501)
中国(73705)
管理(71112)
理学(58466)
理学院(57703)
管理学(57027)
管理学院(56649)
(45691)
科学(44896)
(44361)
(41570)
中心(37712)
研究所(37443)
(34901)
财经(34403)
经济学(32397)
(31550)
(30813)
北京(30463)
(29485)
经济学院(29187)
(28771)
银行(28311)
(27357)
师范(27133)
农业(27071)
基金
项目(124522)
科学(98858)
研究(93225)
基金(92290)
(80635)
国家(80013)
科学基金(67325)
社会(62581)
社会科(59607)
社会科学(59596)
基金项目(47106)
(44587)
教育(41164)
自然(39841)
(38997)
自然科(38888)
自然科学(38880)
资助(38844)
自然科学基金(38218)
编号(35793)
(33007)
成果(29949)
(29302)
重点(28638)
国家社会(27677)
发展(27449)
中国(27104)
(27017)
课题(25733)
(25376)
期刊
(112106)
经济(112106)
研究(74115)
中国(49314)
(43557)
金融(43557)
(33343)
(31337)
科学(28995)
学报(28099)
管理(27605)
大学(21911)
农业(21348)
教育(20692)
学学(20531)
经济研究(19518)
财经(18288)
业经(16470)
(15859)
技术(15218)
问题(14819)
国际(14713)
(14410)
世界(13544)
(12440)
资源(9857)
理论(9786)
技术经济(9698)
经济问题(9268)
(9255)
共检索到341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少红  
中国银行从1984年开始办理中国境内居民外币存款,当年个人外币存款余额为1.07亿美元。4年后的1988年,个人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2.5亿美元。到1990年,中国银行个人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2.7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10亿美元。到1992年,个人外币存款余额达到60.97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14亿美元。 1994年4月,中国银行个人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0亿美元,仅1年零4个月,增加40亿美元,平均每个月就增加2.5亿美元。 这种增长速度令人惊讶不已,一位外国报社记者觉得这是一个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凝  
发展人民币存款是中国银行的长期战略中国银行总行咨询小组成员丁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于国有专业银行全面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应很好学习和贯彻执行。本文拟结合中国银行的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董龙训  
自2006年我国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各家村镇银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但部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困境。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海汇村镇银行为例,对村镇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村镇银行要实现稳健增长,需坚持以下两点:一是厘清发起行职责边界,委托—代理关系明晰;二是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守三农小微市场,走"小而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钢  陆易  
2020年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在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值得骄傲的,是人类包容性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可以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初步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原因。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发展理念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特征,也是中国能够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原因;但理念要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引。正是由于指导中国实践的理论不断地自我扬弃,中国70年的经济实践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正是中国经济70年巨大的发展,才为实现包容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潜质,使中国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得以落实。除了宏观层面的因素,中国文化更加注重从微观层面激发扶贫者与帮扶者的内在动力,是中国包容性发展实现的个体层面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海波  
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改革以前(1949年10月至1978年),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历过多次升降幅度很大的经济周期波动。改革以后,这种升降幅度虽有变化,但仍发生了四次经济周期波动。第一次是1978—1983年;第二次是1984—1987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立新  
浙江是个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占省内企业总数的99%,创造省内88%的GDP、85%的工业新增产值。而且浙江的中小企业普遍具经营较好、成长较快、银行授信不良率远低于全国水平等特点,因此中企业业务成为省内各家银行机构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建民  李文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继同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在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确立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思维,努力实现规模经济,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实施全面成本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庆  
福建亚洲银行健康发展福建亚洲银行董事长宋庆1994年2月25日,由李鹏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增添的又一新的重要法规。近几年来,国家对外经活动作出了许多规定,为引进外资创造了各方面的配套条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纪元  肖宇  冉瑶函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正在经历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转变。服务经济时代全面来临为服务贸易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服务贸易既是当前我国增长阶段转换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有效手段。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措施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加强服务贸易立法,扎实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持续加强服务业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等措施。最终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近年来,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独立学院发展很快。这类学院的试办,不但对高等教育办学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而且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当前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学全  
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论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统一的,密切联系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微观方面,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四自”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从宏观方面,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均衡的关系,加强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现代市场经济中,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用体系的构建进行预测与展望,并且对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