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2)
2023(7081)
2022(5959)
2021(5818)
2020(4753)
2019(11437)
2018(10942)
2017(20211)
2016(10747)
2015(12695)
2014(12266)
2013(12371)
2012(12022)
2011(11193)
2010(10780)
2009(10188)
2008(10257)
2007(8632)
2006(7977)
2005(7632)
作者
(32095)
(26828)
(26482)
(25552)
(17212)
(12909)
(12049)
(10563)
(10426)
(9492)
(9446)
(9146)
(8868)
(8864)
(8667)
(8480)
(8067)
(7851)
(7723)
(7332)
(6770)
(6662)
(6467)
(6188)
(6116)
(6112)
(6083)
(5782)
(5460)
(5431)
学科
(46321)
经济(46272)
管理(23599)
(22012)
方法(20964)
数学(19325)
数学方法(19219)
(18550)
银行(18404)
中国(17720)
(17199)
(16630)
企业(16630)
(16307)
(12079)
金融(12079)
(12015)
贸易(12003)
(11837)
(10554)
(10505)
(10196)
制度(10190)
(9692)
业务(9371)
银行制(8059)
业经(7848)
(7588)
(6940)
农业(6762)
机构
大学(157190)
学院(149687)
(74669)
经济(73506)
研究(66856)
中国(59203)
管理(51689)
理学(43114)
理学院(42544)
管理学(41948)
管理学院(41684)
科学(37660)
(36408)
(35145)
(33859)
研究所(31987)
(29999)
中心(29734)
财经(26537)
经济学(25566)
(24738)
北京(24339)
农业(24074)
(23872)
经济学院(23038)
(21653)
(21401)
业大(20923)
科学院(20532)
银行(20477)
基金
项目(97816)
科学(77089)
基金(74962)
研究(68616)
(68111)
国家(67655)
科学基金(55595)
社会(45969)
社会科(43725)
社会科学(43717)
基金项目(37742)
自然(35339)
自然科(34521)
自然科学(34505)
自然科学基金(33958)
资助(32621)
(32117)
教育(30787)
(30368)
(24329)
编号(23877)
重点(23332)
中国(23235)
(21474)
国家社会(21239)
成果(20776)
教育部(20707)
(19807)
科研(19227)
创新(18837)
期刊
(78062)
经济(78062)
研究(56262)
中国(36076)
(30859)
金融(30859)
学报(27757)
(26890)
科学(25677)
(24914)
大学(20897)
管理(20432)
学学(19475)
农业(17346)
财经(14718)
经济研究(14556)
教育(14422)
国际(13157)
(12823)
(12711)
世界(12522)
(11152)
问题(10446)
技术(10296)
业经(8036)
理论(7734)
技术经济(7047)
(6762)
论坛(6762)
(6692)
共检索到256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中,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探索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时期、构建中国现代银行体系时期。70年间,尽管历经磨难曲折,但中国银行业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既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积极推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银行业70年的发展经验主要有5个方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坚持符合国情的银行业发展模式,坚持发挥国有银行的功能,坚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坚持依法严格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上世纪最后10年,中国政府对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规范,加强了金融法制和监管,金融秩序和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银行业成功地应对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入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抓住有利时机对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实施了重大改革,通过改制、重组、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充实资本金,改善资产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制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了《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士云  
1979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先后历经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已逐步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和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的监管体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与变迁是一种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种先易后难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一种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的制度变迁。中国银行业改革依赖并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银行产权变迁的过程。28年来,尽管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绩效是显著的,但是,仍然在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宏观调控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衡  王周伟  
本文通过对中国79家银行2005~2012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研究了五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论有: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流动性创造方面显示出审时度势的灵活操控特点;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创造存在时滞性;银行规模越大流动性创造水平越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每下调1%,商业银行提供的流动性创造水平就会分别增加0.062%、0.053%。广义货币增速与商业银行整体的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是负相关的,系数分别约为-0.009,同业拆借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1%,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就会分别减少约0.035%和0.062%。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明刚  
第一,创新已经开始成为银行文化当中的一部分。据我们了解,有不少的银行已经在内部专门有一个这样创新案例的评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可以看到创新已经成为一些银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当中的一部分,创新已经成为全员参与的自觉的行动。第二,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服务、营销机制仍然是创新的重点。在参选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现了一个精细化的趋势,一是客户人群的细分;二是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孙雨心  
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映射着中国发展壮大和对外开放的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有序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推进,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全球化之路。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必将开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涛  
从最近几年国内发表的关于中国银行业产业结构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两派观点:其一,纯粹从行业结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二,从产权结构入手。本文在集中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之后,认为行业结构问题与产权问题是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以解决目前银行业的效率低下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王英俊  周行健  
2009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逆周期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取得成效。然而由于信贷扩张过快所引发的资本不足已开始严重困挠着各家银行。靠信贷规模急速扩张所支撑起的银行盈利增长,在2010年能否持续,仍将备受关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旭  
合理的银行利差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业务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多维视角度量了银行利差,拓宽了传统意义上银行存贷利差的含义,考虑了中间业务影响的会计利差和反映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的边际利差,并对中国商业银行1998~2006年的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且偏高的水平,并呈现上升态势,这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对影响银行利差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银行的风险管理对银行利差影响不显著,国有银行机会成本与银行利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利差有一定的影响,中间业务和银行利差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超  宫飞  
永续债(Perpetual Bonds)字面意思是指没有明确的到期日的债券,但是现实中的永续债发行条款中"永续"的概念也仅仅是相对的,通常指一种期限长且没有固定到期时间的,债券发行方一般只需支付利息,无明确的还本义务的,但通常对此类债券保有赎回权的债券。永续债的发行人包括政府、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由于永续债在金融危机后满足商业银行监管资本要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成为境外永续债发行的主力。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银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形势与机遇挑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锐意进取、主动变革,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坚持稳中求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截2019年4月底,部分上市银行2018年业绩陆续披露。从发布的资产质量指标来看,32家上市银行中不良"双升"的有4家;不良"一升一降"的有13家,不良"双降"有5家,两项指标持平的银行有10家。从数据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银行在"回归本源"和"转型突围"中努力寻求差异化、特色化且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且在银行服务对象和监管主体之间寻求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银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形势与机遇挑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锐意进取、主动变革,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坚持稳中求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