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9)
2023(13363)
2022(11634)
2021(11297)
2020(9396)
2019(22251)
2018(21897)
2017(41525)
2016(22383)
2015(25606)
2014(25617)
2013(25452)
2012(23538)
2011(21156)
2010(21233)
2009(19815)
2008(19090)
2007(16206)
2006(14290)
2005(13125)
作者
(63472)
(52508)
(51865)
(49716)
(33482)
(24856)
(23762)
(20582)
(20039)
(18703)
(17909)
(17828)
(16703)
(16390)
(16226)
(16154)
(15516)
(15271)
(14944)
(14774)
(13011)
(12727)
(12648)
(11841)
(11734)
(11680)
(11586)
(11514)
(10557)
(10253)
学科
(88100)
经济(87977)
管理(60459)
(56032)
(46432)
企业(46432)
方法(41684)
数学(36115)
数学方法(35766)
中国(27529)
(23644)
(22430)
银行(22283)
(22053)
(21884)
(20949)
(18782)
业经(18176)
(18113)
贸易(18097)
(17696)
(16923)
金融(16922)
地方(15908)
农业(14311)
(13921)
环境(13533)
(13510)
制度(13476)
技术(13261)
机构
大学(315229)
学院(308802)
(130359)
经济(127725)
管理(123359)
研究(108957)
理学(106230)
理学院(105037)
管理学(103503)
管理学院(102927)
中国(89206)
(69374)
科学(64599)
(60604)
(54583)
中心(49889)
研究所(49383)
财经(48444)
(47796)
北京(44443)
(44365)
(43583)
业大(43369)
(40086)
经济学(40014)
师范(39767)
(39517)
农业(37482)
财经大学(36410)
经济学院(36019)
基金
项目(210752)
科学(165812)
研究(155290)
基金(155167)
(135152)
国家(134093)
科学基金(114654)
社会(98831)
社会科(93674)
社会科学(93650)
基金项目(82309)
(77788)
自然(73808)
自然科(72024)
自然科学(72009)
自然科学基金(70732)
教育(70364)
(67118)
资助(64417)
编号(62359)
成果(51413)
(48225)
重点(47143)
(43995)
(43328)
课题(42583)
教育部(41691)
国家社会(41203)
创新(40529)
科研(40442)
期刊
(138630)
经济(138630)
研究(99638)
中国(65065)
学报(47283)
(45832)
科学(45068)
管理(44292)
(42678)
(38497)
金融(38497)
大学(36109)
学学(33692)
教育(32261)
农业(28874)
技术(24486)
财经(23958)
经济研究(23079)
(20364)
业经(19650)
问题(17948)
理论(17002)
图书(16375)
(15853)
(15648)
实践(15478)
(15478)
国际(14890)
世界(14858)
技术经济(14437)
共检索到47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一、引言2014年9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批准了修订后的审计报告系列准则,标志着审计报告新模式的正式成型。《国际审计准则第701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引入了此次改革中最为核心的措施: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段,国际审计职业界希望通过关键审计事项段,提升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沟通价值,以及审计工作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截2019年4月底,部分上市银行2018年业绩陆续披露。从发布的资产质量指标来看,32家上市银行中不良"双升"的有4家;不良"一升一降"的有13家,不良"双降"有5家,两项指标持平的银行有10家。从数据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银行在"回归本源"和"转型突围"中努力寻求差异化、特色化且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且在银行服务对象和监管主体之间寻求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昊虹  李石凯  
基于银行单元的竞争格局演变研究显示,全球银行业已经进入"工行-建行时代",基于板块维度的竞争格局演变研究显示,全球银行业已经由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共同主导。但是,不断成长的中国银行业也累积了不少问题,我们建议中国银行业应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风险管理、加快国际化进程,以维持全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上世纪最后10年,中国政府对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规范,加强了金融法制和监管,金融秩序和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银行业成功地应对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入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抓住有利时机对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实施了重大改革,通过改制、重组、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充实资本金,改善资产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制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了《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宝玉  李小建  
金融空间系统变化包括金融服务地理变化和金融资产地理变化。以省级行政区为地域单元,利用HI、HH指数和区域银行网点、银行资产与经济总量的地理联系率,对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份额显著上升,北京、上海在国有银行地理格局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中部六省明显下降;网点空间分布模式由计划走向市场,越来越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致;但历史形成的空间模式依然存在。银行资产地理变化较大,信用流动性增强,信贷、存款地理越来越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一致;向北京、上海金融中心城市集中趋势显著,金融中心效应突出。银行业空间系统的变化提高了银行业的运营效率,但使不同区域的银行服务接近性和信用获得性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会加大区域发展差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银光  
本文在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银行业的经营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要优化市场结构,以利于银行业绩效优化和竞争力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彦  胡德宝  尚震宇  
理论研究表明,必要的进入管制以及成本核算机制,对于一国银行业十分重要。银行新进入的博弈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等新进入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分析了中国银行业进入管制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概括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经验,给了中国很多借鉴和启示:在将安全稳定作为各国市场准入管制核心的基础上,应逐步放松进入管制,同时应逐步减少行政干预,使用市场化的手段代替行政化手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文波  
目前中国加入WTO谈判已进入实质阶段。一旦入关 ,可以说《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服务协定》规范 ,既是我国银行业寻求自身发展难得的机遇 ,又是长期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跨世纪的时空新视角全面总结和评估了中国银行业的“WTO情结” ,以寻找相应对策 ,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和可持续的开放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进添  
本文对2017-2020年度沪深所上市公司的14837份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所披露的30202条关键审计事项,划分为30个大类、66个小类,并从披露条数、年度分布、披露类型、归属行业、所属板块、归属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归属报告审计意见类型等7个维度进行披露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项数上正逐年减少;披露频次前4位从高到低依序为收入确认、应收款项、商誉、存货;制造业被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最多;金融业则是篇均披露数量最多;与主板和创业板相比,科创板的篇均披露数量明显较少;国际四大中国成员所的篇均披露数量比国内本土所多,且披露同质性程度相对较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和质量有呈现下降趋势。建议政策制定及监管部门要完善制度与加强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要全面提升执业质量,被审计上市公司要健全内控制度并积极配合,社会公众及报告使用者强化学习以获取信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王英俊  周行健  
2009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逆周期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取得成效。然而由于信贷扩张过快所引发的资本不足已开始严重困挠着各家银行。靠信贷规模急速扩张所支撑起的银行盈利增长,在2010年能否持续,仍将备受关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亚琴  容玲  
本文运用1997-2010年中国银行业规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银行业规制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市场约束、政府监管能力与资本充足率在促进中国银行业经营效率提高与降低银行业风险上不完全显著,但交互项对促进银行业经营效率提高与降低银行业风险方面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陈娟妮  徐卯晓  
基于上市银行价值管理视角的"强"银行体现于股东价值、资产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以三大价值为基础本文构建了"强银行指数",并对全球主要银行进行评价,得出"最大不等于最强"、"世界银行业东升西落"、"中国银行业存在‘虚胖’之忧"三大结论。中国银行业"最大"却没有"最强"的症结在于银行治理缺陷、创新能力不足和国际化程度低。强化银行公司治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创新水平以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优化"走出去"战略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是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突破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荣年  牛慕鸿  
近年来,商业银行经历着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减少和非利息业务的上升。非利息收入在收入结构中占的比重大大提升。本文以14家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银行业非利息业务规模与银行特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规模与银行资产规模、净利差收入、资本比率、人员规模负相关,与信用风险正相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孔艳杰  
截至2007年末,外资银行不仅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分行,还注册成立了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同时还有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参股了25家中资商业银行。面对扑面而来的外资银行,中国的一些金融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出了"贱卖论"、"威胁论"和"单边开放"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判断和评价凸显其重要性。本文对2003~2007年这一时期的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结论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属于中等水平;本文还从实际对外开放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对外开放度远比定量测度的要高。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一些国家银行业表现出脆弱性的状况下,中国银行业应汲取其他国家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