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3)
- 2023(6831)
- 2022(5695)
- 2021(5436)
- 2020(4400)
- 2019(10573)
- 2018(10052)
- 2017(19606)
- 2016(10135)
- 2015(11787)
- 2014(11505)
- 2013(11717)
- 2012(11055)
- 2011(10221)
- 2010(9948)
- 2009(9490)
- 2008(9521)
- 2007(8527)
- 2006(7680)
- 2005(7398)
- 学科
- 济(50614)
- 经济(50569)
- 管理(26348)
- 业(25512)
- 方法(24074)
- 数学(21882)
- 数学方法(21822)
- 企(20443)
- 企业(20443)
- 银(19095)
- 银行(18950)
- 行(17754)
- 中国(16965)
- 制(16794)
- 贸(13119)
- 贸易(13103)
- 融(12974)
- 金融(12973)
- 易(12852)
- 农(10617)
- 财(10614)
- 度(10089)
- 制度(10083)
- 业务(9590)
- 业经(9100)
- 银行制(8321)
- 体(7949)
- 环境(7100)
- 体制(6962)
- 出(6942)
- 机构
- 大学(153191)
- 学院(148557)
- 济(80636)
- 经济(79551)
- 研究(59009)
- 管理(57696)
- 中国(55527)
- 理学(48409)
- 理学院(47927)
- 管理学(47582)
- 管理学院(47295)
- 财(36037)
- 京(33573)
- 所(29253)
- 科学(29071)
- 财经(29033)
- 经济学(27784)
- 经(26871)
- 中心(26835)
- 研究所(26247)
- 经济学院(25093)
- 农(22715)
- 银(22409)
- 北京(22359)
- 财经大学(22222)
- 银行(21474)
- 江(20758)
- 院(20739)
- 行(19803)
- 融(19802)
- 基金
- 项目(93205)
- 科学(75589)
- 基金(73321)
- 研究(68503)
- 家(63745)
- 国家(63360)
- 科学基金(54485)
- 社会(48556)
- 社会科(46493)
- 社会科学(46483)
- 基金项目(37535)
- 自然(33004)
- 自然科(32338)
- 自然科学(32329)
- 自然科学基金(31855)
- 资助(31322)
- 省(30531)
- 教育(30252)
- 划(27299)
- 编号(24004)
- 部(23685)
- 中国(22682)
- 国家社会(22286)
- 重点(21226)
- 教育部(20965)
- 发(20230)
- 成果(19687)
- 人文(19509)
- 创(19336)
- 大学(18326)
共检索到246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琪 李占一
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究竟来源于行政垄断保护下的市场势力溢价,还是应对未来金融开放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进行改革带来经营效率的提高,抑或是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的结果?通过对银行业系统市场势力和经营效率测度发现,银行业整体存在着较高的系统性市场势力溢价,且规模弹性小于1;银行业整体效率低下,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为负值;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来源于行政垄断造成的行业系统性市场势力,而非因改革带来的效率提高,GDP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银行业的高利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军 杨戈 李睿
我国银行业与实体部门盈利水平的背离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广泛关注。本文在存贷利差是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假设框架内,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论证了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收益界限的贷款利率具有合理性,而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储户收益界限的存款利率具有非合理性,即通货膨胀条件下,贷款利率随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及时调整,而存款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具有粘性,结果使银行的存贷利差加宽,是银行高利润的形成渊源。由此证明了银行高利润并非源于侵害实体经济利益、而是源于侵害居民储户利益的结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贵浦 曹郦胜 麻晔
本文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贵浦 曹郦胜 麻晔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对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市场势力 成本效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黄叶苨 刘莉亚
商业银行是中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社会融资的效率。为弥补流动性创造研究在效率和中观层面的不足,文章采用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微观数据,探讨了市场竞争、银行市场势力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竞争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中国银行业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2)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是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银行市场势力越强,其流动性创造效率越低;(3)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势力的流动性创造效率系数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孟望生 周鹏 韩超 李井林
现有文献对银行业高利润现象的研究大多框定在行业内,而行业间比较明显不足。将含银行业在内的所有行业视为全社会利润竞赛者纳入竞赛理论框架中,有助于更好揭示银行业利润来源与变化。运用竞赛理论分析行业层面的利润竞赛机制,得出市场结构、政治背景、规模以及人才储备等先天优势是促成行业高利润的关键因素的结论。进一步地,选取我国2008-2012年各行业的数据对这些要素与行业利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对银行业与其它行业进行比较,并分析了银行业特性。最终得出:银行业在竞赛伊始具有的规模、市场结构和人才禀赋等方面的"先天优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健 李喆臣
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引入傅里叶柔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为更加准确地判断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傅里叶函数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超越对数函数模型;1999—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估计均值为0.9466,总体效率水平较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润效率 傅里叶柔性函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国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银行的竞争目标决定了银行业的竞争效率。要使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富有效率、解决我国银行业中竞争不足与竞争无序并存的矛盾 ,其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合理的、趋于竞争性的银行市场结构 ,同时作为微观主体的银行具有一个能够起到内在激励与约束作用的竞争目标。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市场结构 竞争目标 竞争效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伟进 刘峥
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经由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度集中的市场类型;运用DEA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14家银行的经营效率;对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和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而效率提高对改善绩效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银行业 结构 效率 绩效 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金洁
在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和应用DEA模型测算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之间符合如下理论关系:由于银行业改革的深入和政府管制的降低,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随着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而上升,效率的提升又促进了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提升,并且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效率高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但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积重难返"和"船大难掉头",其发展速度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不如中小型商业银行,反而出现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
关键词:
市场结构 效率 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强 刘孟飞
本文通过随机边界分析方法,评估了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银行业的资本效率演变过程,并从市场环境、治理结构变迁和宏观经济环境等三个维度对其演变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并没有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市场管制的放松在短期内给银行业资本效率造成了负面影响,治理机制的积极作用还有待强化,改革的进一步方向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关键词:
市场化 银行业 资本效率、演变机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红
本文利用1995-2011年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的125家中外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Panzar-Rosse的H统计值揭示了中国银行业在整个样本期间的平均市场力程度及其演变,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测量了不同规模银行的市场力。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市场力的演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中等银行市场力最强,其次是小银行,大银行市场力最弱。本文批驳了中国银行业垄断的观点,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性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问题,需要改变竞争策略,对大银行的非效率问题,应通过分拆和加强机制转换予以解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贵浦 李丹琳 林婷婷 周清
本文构建的空间市场力模型,以中国整体银行业行政区划的31省市自治区数据实证,采用不同时间段以确认测度可靠性,得到中国银行业空间市场力重要特征: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和时不变特征,赋予空间市场力内在的新含义。空间差异说明中国地域间差异继续扩大,时间稳定性说明银行业整体市场结构已经呈现稳定状态。实证分析为发达地域High-High和不发达地域Low-Low的空间集聚导致,具有负反馈效应,使银行空间市场力在发达地域得到强化而在不发达地域得到弱化,只分析市场势力而不研究空间市场力无法得到此结果。政策建议需遵循行业+跨大区域发展思路,而仅靠其本区域的政策则不足以改变目前地域经济发展现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赵为群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分析王军赵为群传统上,中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反映了银行在中国金融中的特殊地位和货币监管当局对银行的重视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存款货币机构和非存款货币机构,以此来区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