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9)
2023(9797)
2022(7984)
2021(7608)
2020(6332)
2019(14303)
2018(13616)
2017(26074)
2016(13056)
2015(14755)
2014(13874)
2013(13770)
2012(12846)
2011(11684)
2010(11662)
2009(11307)
2008(10415)
2007(9246)
2006(8372)
2005(7767)
作者
(33847)
(28073)
(27735)
(26578)
(17870)
(13215)
(12501)
(10949)
(10563)
(9848)
(9731)
(9409)
(9112)
(8862)
(8781)
(8734)
(8294)
(8083)
(8042)
(7242)
(7019)
(6703)
(6392)
(6377)
(6323)
(6316)
(6204)
(6005)
(5610)
(5461)
学科
(53280)
经济(53237)
(41163)
管理(39218)
(35275)
企业(35275)
(33255)
银行(33110)
(31570)
(29719)
金融(29719)
中国(25791)
方法(22419)
(20490)
数学(20111)
数学方法(20027)
技术(15818)
(14635)
(13172)
贸易(13153)
(12985)
业经(12607)
(12586)
技术管理(12118)
中国金融(11870)
(11792)
制度(11789)
业务(11556)
地方(10323)
(10181)
机构
大学(177413)
学院(175505)
(89199)
经济(87799)
管理(69045)
中国(63790)
研究(62784)
理学(58409)
理学院(57857)
管理学(57352)
管理学院(57008)
(41169)
(37184)
财经(32760)
中心(31437)
科学(30791)
经济学(30537)
(30316)
(30141)
(29366)
银行(29113)
经济学院(27624)
(27048)
研究所(26453)
(26022)
金融(25577)
(25101)
财经大学(24946)
北京(24378)
(22351)
基金
项目(113139)
科学(92287)
研究(87616)
基金(86015)
(73282)
国家(72709)
科学基金(63877)
社会(60687)
社会科(58056)
社会科学(58047)
基金项目(44423)
(41279)
教育(39197)
自然(37161)
自然科(36462)
自然科学(36456)
自然科学基金(35921)
(34789)
资助(34636)
编号(32471)
(30754)
创新(27807)
国家社会(27052)
(27015)
成果(26599)
重点(25652)
(25350)
中国(24651)
教育部(24414)
(23339)
期刊
(91727)
经济(91727)
研究(63279)
(47320)
金融(47320)
中国(40295)
(30772)
管理(28921)
科学(21925)
(20431)
学报(19291)
财经(17438)
教育(17033)
经济研究(16761)
大学(16159)
学学(15150)
(15127)
技术(14427)
国际(12723)
(12504)
业经(12061)
农业(12021)
问题(11550)
世界(11309)
技术经济(9971)
科技(9249)
理论(9190)
(8682)
论坛(8682)
(7966)
共检索到289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明刚  
第一,创新已经开始成为银行文化当中的一部分。据我们了解,有不少的银行已经在内部专门有一个这样创新案例的评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可以看到创新已经成为一些银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当中的一部分,创新已经成为全员参与的自觉的行动。第二,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服务、营销机制仍然是创新的重点。在参选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现了一个精细化的趋势,一是客户人群的细分;二是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媛媛  林鸿  
本文通过选取多家国有和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从可量化的新业务的增长情况、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盈利状况的变化等方面来讨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目前银行业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剑平  
本文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时间层次和内容层次的分析指出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总是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近四十年来西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特征和趋势表现为金融产品组合一体化不断提高的金融产品的衍生交易化、资产证券化和银证保产品组合化。目前中国银行业所处的阶段 ,与西方金融业在 80年代的阶段特征有着极强的相似性。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以及银证保组合产品的创新将成为中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为此 ,中国银行业必须作好相应的准备 ,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胜  庞东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效应在次贷危机一步步扩散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得到了充分体现。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金融创新作了深刻反思,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我国金融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结合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创新之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婷  王胜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这在次贷危机一步步扩散蔓延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金融创新作了深刻反思,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我国金融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噎废食,应结合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创新之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军  姜磊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卉宇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服务的历程进行了一个回顾,剖析了个人金融服务的概念,总结了个人金融产品的特点为无形性、非标准化、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以及易逝性。中国银行业的个人金融服务存在环境的缺憾和内部管理的缺憾,必须借助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以及依靠客户策略和产品策略来加快个人金融服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元倩  巴曙松  
本文基于巴塞尔III中资本的重新定义和要求,围绕着中国银行业目前资本工具缺乏的现状,在总结归纳了国际资本创新工具的经验基础上,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实际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出发,分别从监管者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拓展资本补充工具的路径和要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翔  邱洪华  
从商业方法创新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商业方法专利在银行业中的发展出发,本文详尽检索了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并在检索的专利数据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态势。同时,入世之后,商业方法专利已经成为外资银行涌进并占有中国金融市场的利器之一,因此,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内资银行的专利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专利管理工作有所改善,但专利领域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专利战略的实施还需时日。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含量,加强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研发,加紧对发达国家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技术的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行业经历了60年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顾海峰  张亚楠  
本文将金融创新引入银行存贷收益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6—2016年中国银行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创新与信贷环境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影响不存在时滞效应。第二,提高宏观经济增长水平会增大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银行存在顺周期放贷倾向。银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信贷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效果显著。第三,提高银行净利差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流动性水平的提高会增大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银行存在短期的高风险资产配置倾向。第四,净利差与流动性水平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均呈现异质性特征,在同等金融创新强度下,低净利差银行与低流动性水平银行的金融创新对其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分别大于高净利差银行与高流动性水平银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进而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彰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凸现了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启国  胡国柳  
基于中国银行业管制放松的特定背景,文章利用地级市层面的银行业分支机构数据,并结合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考察了城市“异质性”因素下,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的重要异质性因素,在阜阳、六安和芜湖等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城市中,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U”型作用;而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中,则具有显著的“倒U”型作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冲击使得中国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会发生“形状反转”现象,导致不同城市出现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的研究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