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7)
2023(12628)
2022(10943)
2021(10688)
2020(8891)
2019(21038)
2018(20693)
2017(40305)
2016(21482)
2015(24435)
2014(24212)
2013(24188)
2012(22425)
2011(20148)
2010(19819)
2009(18174)
2008(17856)
2007(15266)
2006(13476)
2005(12061)
作者
(60765)
(50193)
(49819)
(47609)
(32339)
(23918)
(22791)
(19763)
(19168)
(17779)
(17278)
(17107)
(16063)
(15724)
(15611)
(15489)
(15021)
(14504)
(14407)
(14171)
(12460)
(12205)
(12129)
(11315)
(11263)
(11187)
(11187)
(10925)
(10020)
(9881)
学科
(86196)
经济(86097)
管理(59922)
(56928)
(47279)
企业(47279)
方法(41523)
数学(36488)
数学方法(36162)
中国(25492)
(23456)
银行(23309)
(22789)
(22105)
(21953)
(20979)
业经(18097)
(17898)
金融(17897)
(17838)
贸易(17825)
(17636)
(17434)
地方(15071)
农业(14052)
(14009)
财务(13949)
财务管理(13921)
(13665)
理论(13384)
机构
大学(305253)
学院(299163)
(127390)
经济(124868)
管理(121384)
理学(104859)
理学院(103739)
研究(103514)
管理学(102241)
管理学院(101708)
中国(85570)
(65842)
科学(61309)
(58200)
(51249)
财经(47277)
中心(47150)
研究所(46942)
(45468)
(43336)
北京(42444)
业大(42187)
(41180)
经济学(39655)
(38009)
师范(37678)
(37338)
经济学院(35862)
农业(35846)
财经大学(35722)
基金
项目(205852)
科学(162443)
基金(152223)
研究(151359)
(132341)
国家(131313)
科学基金(112806)
社会(96804)
社会科(91823)
社会科学(91802)
基金项目(80704)
(75784)
自然(72654)
自然科(70974)
自然科学(70960)
自然科学基金(69724)
教育(68450)
(65194)
资助(63585)
编号(60284)
成果(49209)
(47219)
重点(45453)
(43014)
(42504)
教育部(40889)
课题(40786)
国家社会(40563)
创新(39682)
科研(39401)
期刊
(131914)
经济(131914)
研究(94373)
中国(54955)
学报(45599)
管理(43415)
科学(43185)
(42708)
(40399)
(39397)
金融(39397)
大学(34848)
学学(32717)
教育(29484)
农业(27490)
技术(23538)
财经(23482)
经济研究(22103)
(19957)
业经(18817)
问题(17244)
理论(16320)
图书(15069)
(14920)
(14846)
实践(14810)
(14810)
技术经济(14263)
世界(14106)
国际(13880)
共检索到443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文峰  
文章基于90年代以来大量监管文件和数据,对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资本定义、风险权重、资本计量方法、资本监管体系和违规惩罚措施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展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从简单的资产负债管理到基于内部评级法的组合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从微观监管到宏观审慎监管的演变过程。最后,为进一步改进资本监管,文章提出了资本监管的改进建议,如监管当局应重视银行风险行为的异质性,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连平  戈建国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国内银行监管规则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重大修改,也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巴塞尔III。新规则在风险权重体系、最低资本要求、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压力,部分银行必须通过外源融资才能达到要求。四级分类监管体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实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要求。国内个别银行可能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短期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何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也成为监管机构面临的新的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金玲玲  朱元倩  
金融危机以后,巴塞尔委员会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应对国际监管改革,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银监会明确提出中国银行业同步实施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Ⅲ,并迅速出台包含四大监管工具的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在吸收了巴塞尔Ⅲ资本框架中逆周期监管等新的监管思路基础上,又与之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在对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框架改进进行简要分析后,将之与我国实施新监管标准最新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并用定量的方法探讨这一系列的指标修订将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再清  姜雨含  彭磊  
全球金融监管倡导激励相容,强调金融机构自身目标与监管者目标协调一致。在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新规激励相容特征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三性"目标与监管机构目标的激励相容程度进行测算,运用GMM方法对资本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目标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资本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目标并不冲突,而且银行自身持有资本的意愿能够降低风险行为,但是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当前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整体上具有激励相容特性,但在流动性和风险性方面激励程度有待加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擎  吴玮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了监管压力对信贷影响的规模差异。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实施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信贷扩张速度,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降低了信贷扩张的速度,支持"监督成本"假说。资本约束对信贷扩张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监管压力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更显著,对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受到削弱。本文结论为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敏聪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演进的新阶段,它将促进央行的独立决策和银行业监管的进一步专业化、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加快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并加强监管。但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充分发挥银监会的作用,继续完善监管体制,应大力完善金融法规、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解决原监管体制的遗留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煦  
香港银行公会是香港银行业自发组织成立的一种自律性组织,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在银行业中起到内部协调和监督管理的作用,其性质是行业协会,在监管上没有太多的强制性措施,只能起到协调和协商的作用。中国银行业协会是中国内地银行业的自律组织,其在监管上主要起着银行与中国银监会的沟通作用。本文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明晰划分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监管协调机构、建立银行持牌运营制度、以及完善银行业协会的规则章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凯风  
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有着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与国际体制接轨等较实际的作用。本文将先对2003年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些较根本的动因进行回顾,然后依据这些动因,对此次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成效与不足进行适当的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明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其独特的国情特质和发展历程。既有的几种主要的监管理论均无法解释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核心特征——银行业的工具性(推动经济发展)定位和国家对银行股权、人事等的控制。本文从国家理性选择的角度对之进行了理论和历史实证分析。作者认为这种特征体现了国家的建制性实力,而拥有一定的建制性实力是国家为保证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历史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这种管制体制发挥了一定的功效,但也面临着市场化的内在冲击,其未来将取决于对国家能力的理性和动态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立成  范从来  
本文详细梳理了百年来中国银行业中政府监管的演进轨迹,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1)政府监管的完备程度受到当时经济金融思想的制约,政府对金融越重视,经济金融思想越先进,政府监管的制度完备程度就越高。(2)政府监管效能的发挥与金融体制紧密相关。(3)随着经济金融制度的变迁,1949年以来中国银行业中的政府监管经历了指令性体制、发展型体制和专业型体制三个阶段。下一步,关键是要增强银行监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正确定位政府监管在银行监管中的角色,推动政府监管机构从行业利益的代表者真正转变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三方面改革中的长足进步,简要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以及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开放状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熊启跃  
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我国监管制度也有了长足进步。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刚  
康德的自律理论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自律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由康德的自律理论引申出自律与他律在银行业监管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为,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银行业自律监管,并强调自律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自律的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主体缺位、内控机制薄弱和行业自律监管乏力以及监管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借鉴康德的自律理论,健全银行业自律机制的思路是:完善监管主体和建构完备的自律主体,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自律机制和行业协会自律机制从他律转向自律,加强监管者的再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阎庆民  
目前理论界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模式选择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分管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统管制。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监管主体模式比较分析 ,并结合中国实际 ,认为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选择 ,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肩负监管和制定货币政策两项职能为最适宜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光春  
随着中国“入世”,“透明度”的原则被越来越多的提及。透明度是国际金融中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最大化的透明度已经获得普遍接受。金融透明度或信息披露使得社会公众及银行业监管部门能更加准确地评价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从而有利于市场规范和监管。本文拟就“透明度”与我国银行监管的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