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6)
2023(9495)
2022(7804)
2021(7349)
2020(6288)
2019(14541)
2018(13831)
2017(27557)
2016(14102)
2015(16096)
2014(15485)
2013(15833)
2012(14935)
2011(13517)
2010(13378)
2009(12630)
2008(12715)
2007(11129)
2006(9612)
2005(8979)
作者
(38941)
(32298)
(32250)
(30920)
(20973)
(15468)
(14802)
(12502)
(12454)
(11372)
(11298)
(10924)
(10462)
(10402)
(10303)
(9910)
(9612)
(9476)
(9386)
(8684)
(8090)
(7973)
(7576)
(7417)
(7361)
(7283)
(7096)
(6685)
(6397)
(6270)
学科
(67245)
经济(67178)
(43141)
管理(42086)
方法(36967)
数学(34570)
数学方法(34447)
(33534)
企业(33534)
(23570)
银行(23425)
中国(22193)
(22009)
(21086)
(19528)
(17792)
金融(17792)
(15241)
贸易(15229)
(14964)
(14156)
(12333)
财务(12329)
财务管理(12298)
企业财务(11893)
(11879)
制度(11875)
业经(11814)
(11056)
保险(10965)
机构
大学(208543)
学院(202737)
(102947)
经济(101454)
管理(82163)
理学(70374)
理学院(69762)
管理学(69049)
管理学院(68667)
研究(68080)
中国(66843)
(51384)
(42800)
财经(41508)
(38312)
经济学(36065)
科学(34097)
中心(33023)
经济学院(32991)
(32130)
财经大学(31870)
研究所(28943)
(28110)
(27872)
北京(27504)
(27046)
金融(26674)
(26258)
银行(25020)
商学(24462)
基金
项目(133046)
科学(108123)
基金(105161)
研究(96366)
(90283)
国家(89675)
科学基金(78815)
社会(69049)
社会科(65945)
社会科学(65938)
基金项目(54307)
自然(48566)
自然科(47566)
自然科学(47557)
自然科学基金(46848)
资助(45147)
(44978)
教育(43723)
(39221)
编号(34509)
(33315)
国家社会(31463)
教育部(29981)
重点(29291)
人文(28365)
中国(28328)
成果(27713)
(27404)
(26714)
大学(26462)
期刊
(99411)
经济(99411)
研究(69717)
(41912)
金融(41912)
(38848)
中国(37414)
管理(29531)
学报(26868)
科学(26638)
(23589)
财经(22312)
大学(21868)
学学(20847)
(19008)
经济研究(18925)
农业(14566)
(14532)
技术(14243)
问题(13476)
国际(13386)
业经(11991)
世界(11987)
统计(11830)
理论(10928)
技术经济(10881)
(10309)
教育(9915)
实践(9393)
(9393)
共检索到312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文峰  
文章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中国127家商业银行2008-2011年间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激励效应存在且显著,对资本不足的银行而言,风险激励效应则更明显。监管当局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标是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如果风险激励效应存在,则与资本监管的初衷背道而驰,这是监管当局不得不引起关注之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再清  姜雨含  彭磊  
全球金融监管倡导激励相容,强调金融机构自身目标与监管者目标协调一致。在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新规激励相容特征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三性"目标与监管机构目标的激励相容程度进行测算,运用GMM方法对资本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目标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资本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目标并不冲突,而且银行自身持有资本的意愿能够降低风险行为,但是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当前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整体上具有激励相容特性,但在流动性和风险性方面激励程度有待加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红坤  
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金融风险和制度性金融风险。制度性金融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因此银行监管激励相容度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概念。在银行发展史上,呈现出两种迥异的银行成长模式:一种是资金约束型的数量成长模式;一种是资本约束型的质量成长模式,资本约束型的质量成长模式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资本约束机制与激励相容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是银行监管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激励相容和资本约束要以监管绩效为基础协调发挥作用、不可分割。资本约束与激励相容理念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中,而且体现在国际银行业监管实践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华  
In this paper,we make the sample as three group,the first group is all the sixteen commercial banks,the second group is the four state banks,and the third group is the other twelve commercial banks.By using a translogarithmic cost funtion,we estimate the coefficient of economies of scal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in 1994~2001.The result show that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the state banks experience a process of from scale diseconomies to scale economies and again to scale diseconomies,and the other commercial banks gradually show property of scale economies.It means the four state banks is either too big in size or inefficiency in manage ment,while the other commercial banks may exploit scale benefits by developing in size.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魏海瑞  
本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监管流程角度出发,运用我国71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监管强度提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事中现场审查而言,银行业监管部门事前发布监管公文和事后违规惩戒措施实施强度提升的风险抑制效应更为明显。监管强度提升的风险抑制效应对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作用普遍更强。但对于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则存在差异,其中,监管公文发布对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要弱于非上市银行,而违规惩戒措施的效果与之相反,现场审查对上市、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擎  吴玮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了监管压力对信贷影响的规模差异。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实施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信贷扩张速度,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降低了信贷扩张的速度,支持"监督成本"假说。资本约束对信贷扩张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监管压力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更显著,对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受到削弱。本文结论为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卫国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被理解成一种平行替代的关系,监管力量的强化意味着市场机制力量的弱化,从而形成银行监管对金融市场压制性特征。随着全球市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将“激励相容”引入银行监管的理念中,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和国家认识到,在非对称信息的环境下,银行监管不再是替代市场,而是强化银行机构微观基础的手段,银行监管并不要在某些范围内取代市场机制,而只是从特有的角度介入金融运行,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行。在此背景下,《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红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行政命令式的银行业监管方式仍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管的执行问题等等。笔者认为这些严重的监管激励缺失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实施以激励相容为核心的监管再造工程来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晖  
银行业监管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银行监管职责只能由政府来承担。然而,信息的不完全以及政府的内在缺陷往往导致"监管失灵",致使银行监管体制与监管目标激励不相容。本文在具体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银行业引入激励相容监管理念的必要性,并从银行内部管理激励机制、外部作用市场约束、体系相容三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  李佳  李梦艺  
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视为转移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实践中政策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政策因素在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其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一方面,2014年底及2015年初,资产证券化业务审批制向注册制或备案制的政策转变,显著促进了资产证券化降低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政策因素推动下,资产证券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在不同银行微观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若资产流动性、资本规模、营利性越低,及风险资产占比越高,资产证券化越有利于缓解信用风险,同时相比上市银行和规模较大银行,资产证券化对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降低程度更高。因此,监管当局应逐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针对不同银行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并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主体行为,防止针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过度使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妍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技术效率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识别S C P范式和有效结构假设的理论模型;随后应用14家商业银行1999-2002年的平行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实证结果简要地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主要结论并加以评述;最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文峰  
文章基于90年代以来大量监管文件和数据,对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资本定义、风险权重、资本计量方法、资本监管体系和违规惩罚措施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展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从简单的资产负债管理到基于内部评级法的组合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从微观监管到宏观审慎监管的演变过程。最后,为进一步改进资本监管,文章提出了资本监管的改进建议,如监管当局应重视银行风险行为的异质性,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连平  戈建国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国内银行监管规则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重大修改,也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巴塞尔III。新规则在风险权重体系、最低资本要求、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压力,部分银行必须通过外源融资才能达到要求。四级分类监管体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实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要求。国内个别银行可能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短期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何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也成为监管机构面临的新的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金玲玲  朱元倩  
金融危机以后,巴塞尔委员会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应对国际监管改革,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银监会明确提出中国银行业同步实施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Ⅲ,并迅速出台包含四大监管工具的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在吸收了巴塞尔Ⅲ资本框架中逆周期监管等新的监管思路基础上,又与之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在对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框架改进进行简要分析后,将之与我国实施新监管标准最新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并用定量的方法探讨这一系列的指标修订将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带来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文峰  
文章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2011年间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行为之间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激励效应存在多重影响,对部分银行具有正向的风险激励效应,对大部分银行具有负向的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为和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