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0)
2023(9133)
2022(7439)
2021(7078)
2020(5804)
2019(13209)
2018(12486)
2017(23967)
2016(12651)
2015(14134)
2014(13378)
2013(13370)
2012(12414)
2011(11304)
2010(10844)
2009(10111)
2008(10148)
2007(8495)
2006(7598)
2005(6972)
作者
(37065)
(30948)
(30879)
(29279)
(19727)
(15005)
(13818)
(12109)
(11989)
(10824)
(10693)
(10239)
(9855)
(9847)
(9772)
(9564)
(9330)
(9072)
(8933)
(8852)
(7645)
(7570)
(7438)
(7050)
(7029)
(6981)
(6783)
(6517)
(6122)
(6042)
学科
(53463)
经济(53403)
管理(34678)
(34494)
(27471)
企业(27471)
方法(27085)
数学(25254)
数学方法(25168)
(18973)
银行(18827)
(17871)
(17608)
中国(17040)
(14998)
(13984)
贸易(13972)
(13763)
(12659)
(12327)
金融(12327)
业经(10188)
(10138)
制度(10132)
(9837)
财务(9834)
财务管理(9825)
业务(9514)
企业财务(9468)
(8978)
机构
大学(183211)
学院(178586)
(86357)
经济(85241)
管理(69011)
研究(66037)
理学(60110)
理学院(59468)
管理学(58788)
中国(58692)
管理学院(58472)
(38662)
(38570)
科学(37859)
(36116)
(33406)
财经(31919)
研究所(30761)
中心(30084)
(29642)
农业(29050)
经济学(28985)
业大(27799)
经济学院(26455)
北京(24656)
财经大学(24514)
(23564)
(22918)
(21656)
银行(20718)
基金
项目(123333)
科学(98231)
基金(95818)
(86517)
国家(85894)
研究(83102)
科学基金(72970)
社会(58290)
社会科(55687)
社会科学(55675)
基金项目(50538)
自然(47942)
自然科(46960)
自然科学(46942)
自然科学基金(46225)
(42702)
资助(39276)
(38225)
教育(36971)
(29336)
编号(28635)
重点(28012)
国家社会(26509)
(26079)
(25584)
中国(25570)
教育部(25300)
创新(24598)
科研(24534)
人文(23686)
期刊
(82581)
经济(82581)
研究(55718)
学报(32705)
中国(32694)
(32340)
金融(32340)
(31038)
科学(29571)
(29468)
大学(24301)
管理(24107)
学学(23535)
农业(19381)
财经(16988)
经济研究(16008)
(14509)
(12358)
国际(12044)
(11665)
问题(11575)
业经(11052)
世界(10950)
技术(10646)
技术经济(8572)
教育(8480)
理论(8451)
(8388)
统计(8068)
业大(7963)
共检索到267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力洋  
非流通股的存在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之处。文章探讨了中国银行业股改对A股银行股的影响。文章将样本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组,并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计算并检验累积超额收益率(CAR)的显著性,发现多数银行股在股改期间获得了显著的正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利用GARCH(1,1)模型,证明改革对波动率并无太大影响;检验系统性风险在事件前后的变化,表明股改后CAPM解释国有商业银行股表现能力的提高,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较为接近;展示一些财务指标在股改的影响下有了持续渐进的改善。总的来说,尽管改革产生了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焦建东  
以外资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业为视角,从1996~2006年存在外资银行入股的10家内资银行的面板数据出发。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入股能够提高内资银行的资产报酬率;外资银行入股年数降低了内资银行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总体而言,外资银行入股对我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还不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晓静  张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它们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在截取2004-2005年的相关数据中,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展开研究,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横截面比较分析。在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后,提出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家炜  
本文介绍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背景,简要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分别从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风险承担、发展质量和体系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行诸暨市支行课题组  周琼英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的不断引进,各行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营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基层商业银行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永丰县支行课题组  杨南平  
一、基层行应对股改的主要做法1.大力剥离及划转不良贷款。据统计,近年来,永丰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共剥离和划转不良贷款2亿多元,占现有贷款存量的40%以上。通过剥离及划转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永丰县支行课题组  杨南平  
随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并上市,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县域经济金融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探索股改过程中和股改后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组织了专题调查,并找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海云  魏文军  欧阳建新  
已有的关于银行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考察市场结构和(或)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本文尝试考察市场、股权和资本三种结构变量与银行业绩效的关系。实证发现银行国有股比率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存款市场份额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资本比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俊文  
利用86家商业银行1996—2012年的混合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股份制改革对银行实际利差的影响。第一,进行财务重组的商业银行,其重组之前的实际利差低于未进行财务重组的银行的实际利差。第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其在引入之前的实际利差低于未引入的实际利差;引入后实际利差短期内上升;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越久,银行实际利差越小。第三,上市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利差不具有显著影响,或者说影响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喻微锋  
本文运用面板技术,在统一的框架内对中国银行业引进内资和外资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估计结果显示,外资股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绩效上,而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内资股权对银行业绩效和风险的改善作用都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剔除国家股后的民资股权的进入能显著改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但是对中国银行业绩效提升影响却仍然有限。为了克服外资股权变量与扰动项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又构造了外资股权的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再次支持了上面的结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朱永  
一、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多元化进程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前提和基础。在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把其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改革的具体步骤分为三步:对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张依茹  
基于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3~2011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银行信贷行为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反应,并考察了股权结构变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增速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短期贷款占比则与之相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股占比的提高均会强化银行信贷总量增速的逆周期性,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则会弱化该特征;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国有持股比例较高的银行会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外资股占比较高的银行则会削减短期贷款投放规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本文利用我国银行业的数据,考察了股票公开发行上市对银行税务筹划行为的影响。公开发行上市改变了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使得公司管理层需要重新权衡税务筹划的收益和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税务筹划激进程度。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8年银行业数据研究发现:银行上市后税务筹划激进程度显著提高;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公开上市对税务筹划的影响在大型内资银行和加杠杆周期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上市后更高的税务筹划程度是由于管理层专注于改善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缓解盈利压力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