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7)
2023(17983)
2022(15375)
2021(14671)
2020(12217)
2019(28153)
2018(27544)
2017(53427)
2016(29135)
2015(32411)
2014(32229)
2013(32044)
2012(29706)
2011(27022)
2010(26770)
2009(24681)
2008(24261)
2007(21125)
2006(18669)
2005(16774)
作者
(86002)
(71479)
(70854)
(67767)
(45597)
(34380)
(32256)
(27875)
(27265)
(25605)
(24474)
(24123)
(22893)
(22787)
(22537)
(22107)
(21390)
(21299)
(20630)
(20494)
(17866)
(17694)
(17458)
(16215)
(16074)
(15987)
(15880)
(15700)
(14456)
(14237)
学科
(112973)
经济(112850)
管理(80019)
(77245)
(62733)
企业(62733)
方法(52356)
数学(46224)
数学方法(45721)
中国(32714)
(30986)
(29894)
(27018)
(25927)
银行(25779)
(25516)
(24655)
贸易(24642)
(24364)
业经(24261)
(24070)
(20916)
金融(20915)
地方(20858)
农业(20460)
(18390)
财务(18322)
财务管理(18292)
企业财务(17406)
环境(17253)
机构
大学(413702)
学院(410191)
(170490)
经济(167054)
管理(159021)
研究(146479)
理学(137412)
理学院(135852)
管理学(133540)
管理学院(132830)
中国(116159)
科学(90783)
(88614)
(77885)
(76096)
(74998)
研究所(68806)
中心(66370)
业大(64560)
财经(62628)
农业(60218)
(59528)
(57267)
北京(56273)
经济学(52615)
(52515)
(52447)
师范(51817)
(48295)
经济学院(47583)
基金
项目(281487)
科学(220400)
基金(206147)
研究(199540)
(182847)
国家(181385)
科学基金(153723)
社会(126902)
社会科(120427)
社会科学(120397)
基金项目(108505)
(107104)
自然(101710)
自然科(99372)
自然科学(99341)
自然科学基金(97605)
(91998)
教育(90992)
资助(86326)
编号(78745)
成果(63921)
重点(63590)
(62896)
(59836)
(58111)
课题(54686)
科研(54480)
创新(54390)
教育部(53382)
国家社会(52893)
期刊
(179995)
经济(179995)
研究(125671)
中国(77575)
学报(72166)
(68417)
科学(64199)
(57278)
管理(56795)
大学(53518)
(52450)
金融(52450)
学学(50845)
农业(45333)
教育(40291)
技术(31715)
财经(31109)
经济研究(30704)
业经(28117)
(26655)
(23883)
问题(23648)
(20883)
理论(19949)
科技(19935)
(19792)
国际(19164)
技术经济(19160)
业大(18388)
图书(18245)
共检索到609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长青  巴合提努尔·尔斯别克  
本文在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广义矩估计方法,以银行业微观结构特征为视角,对中国62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2003—2017年间资本充足率、资本规模和资产流动性等银行业微观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微观结构特征能够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资本充足率影响最为强烈,其次为资本规模,而资产流动性影响最弱。资本管制环境下,银行微观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的影响在中外资银行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建议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微观结构特征,针对资产规模和流动性等级不同银行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长青  
选取我国17家商业银行2006-2017年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产生影响。当银行集中度较高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间呈正向变动关系;但是反向关系存在于较低银行集中度时,临界点位于银行集中度为39.795%时。中小型银行的信贷增速较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更大。银行集中度越低意味着竞争程度越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越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铭利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影子银行已经部分取代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流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由传统的狭义传导转变为广义传导。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路径,并对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相对于狭义信贷传导渠道显著提高了企业外部融资水平。因此,影子银行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力,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需要监测更广义的信贷才能保证货币政策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杨立翔  
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中国115家商业银行年度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限面板模型,对银行规模差异下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传导的量价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行为呈现逆周期性特征;银行规模对信贷增长呈边际递减的抑制作用,对贷款利率呈边际递增的促进作用,且银行规模是影响货币政策驱动下银行信贷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信贷规模更易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驱动,利率选择行为更易受M1增长率的驱动,但利差对信贷价量特征的影响均更大;M1对信贷增长呈边际递减的抑制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朱博文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以及运用面板GLS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银行治理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结论显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对贷款规模影响较小;第一大股东性质和上市特征对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股东与股东大会、高管层以及监事会三方面的治理水平差异是导致不同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增印  徐晓伟  
对于中国以银行业为导向的金融市场而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及其具体的测度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银行,运用非结构方法的Panzar-Rosse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测度,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小青  尚元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使用各种货币工具来调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调控,使得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整体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货币政策目标完成效果,或者说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与否。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及我国当前发展数据分析目前信贷渠道不通畅的原因,进而为提高信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志鲲  
本文建立并比较了四个分别强调不同因素的信贷市场模型 ,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银行惜贷”现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论解释和征策含义分析。得出结论 ,只有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行为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相结合才能完全解释“银行惜贷”现象 ;而且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惜贷”与信贷紧缩问题 ,并最终促进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的提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本文利用1993~2011年有关中国银行业结构和中国货币政策的数据分析中国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五个传导渠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中国银行业结构弱化了信贷及货币供给量的传导效果,但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这种弱化效果将会降低;中国银行业结构对利率传导渠道及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产生了负向作用,弱化了利率和资本市场的传导效果,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利率和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传导效果将会增强。中国银行业结构对汇率的传导效果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表明:实施货币政策过程既要重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要关注银行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枢纽地位,其信贷配给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形成了巨额的超额准备金,另一方面造成了信贷市场的分割,其结果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在我国表现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所形成的“惜贷现象”阻断了货币政策向融资企业的传导;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难以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体。从而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较差的后果。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缓解信贷配给。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搜寻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融资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使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得以转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攀  邓超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依据2008-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量企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高融资约束、高投资机会、高资产可抵押性和非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我国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本文应用1997年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基于SVAR方法,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整和实际经济变化对不同种类银行贷款的冲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上调会降低消费性贷款的增速,而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变化受利率上调的影响不大,本文对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上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