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8)
- 2023(6066)
- 2022(5063)
- 2021(4854)
- 2020(4024)
- 2019(9569)
- 2018(9071)
- 2017(18169)
- 2016(9426)
- 2015(10879)
- 2014(10673)
- 2013(11081)
- 2012(10386)
- 2011(9455)
- 2010(9099)
- 2009(8644)
- 2008(8719)
- 2007(7594)
- 2006(7040)
- 2005(6714)
- 学科
- 济(39854)
- 经济(39811)
- 业(22170)
- 管理(22067)
- 税(21692)
- 税收(20251)
- 收(20076)
- 方法(18831)
- 银(17939)
- 银行(17794)
- 数学(17660)
- 数学方法(17605)
- 财(16784)
- 行(16526)
- 企(15554)
- 企业(15554)
- 中国(15362)
- 制(15345)
- 贸(10680)
- 贸易(10668)
- 融(10597)
- 金融(10597)
- 农(10579)
- 易(10560)
- 收入(10458)
- 度(10030)
- 制度(10027)
- 业务(9301)
- 银行制(8071)
- 农业(7414)
- 机构
- 大学(133088)
- 学院(129061)
- 济(68719)
- 经济(67802)
- 研究(49408)
- 中国(48358)
- 管理(46633)
- 理学(39095)
- 财(38790)
- 理学院(38703)
- 管理学(38391)
- 管理学院(38153)
- 财经(29170)
- 京(28715)
- 经(26889)
- 经济学(24770)
- 科学(24451)
- 所(24369)
- 经济学院(22549)
- 中心(22369)
- 财经大学(21964)
- 研究所(21548)
- 银(20225)
- 银行(19361)
- 北京(19336)
- 江(18718)
- 农(18236)
- 行(17918)
- 融(17186)
- 金融(16932)
- 基金
- 项目(78939)
- 科学(63222)
- 基金(62056)
- 研究(59420)
- 家(53788)
- 国家(53465)
- 科学基金(45454)
- 社会(42175)
- 社会科(40365)
- 社会科学(40358)
- 基金项目(31177)
- 资助(26941)
- 自然(26074)
- 教育(25814)
- 自然科(25529)
- 自然科学(25523)
- 自然科学基金(25139)
- 省(24399)
- 划(22176)
- 编号(21640)
- 中国(20337)
- 部(20223)
- 国家社会(20030)
- 成果(19016)
- 教育部(18069)
- 重点(17684)
- 性(17188)
- 人文(16628)
- 发(16606)
- 社科(16207)
共检索到21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文宏
依据银行业现行税收政策,各方普遍反映银行业税收负担较重。但本文在有关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税收负担变化进行了测算,发现如果将银行非规范利息收入纳入银行收入之中,银行业税收负担将会明显下降。
关键词:
银行业 税收负担 非规范利息收入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坤
本文研究2005~2011年中国31家银行总的非利息收入、其中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及投资收入的波动性、稳定效应和周期行为。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三个收入变量的稳定性均低于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增加了除大型银行之外的其他细分类别银行营业收入的波动性,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减少了营业收入的稳定性,但投资收入增加了营业收入的稳定性;非利息收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逆周期的,对于非上市银行是顺周期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对于全部31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逆周期的,其他情况下收入变量不受经济增长率波动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离散系数 稳定效应 周期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李明辉 孙莎 杨金强
本文立足于我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构建了利率管制下的商业银行最优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是共同决定、相互影响且影响程度与银行属性相关的理论结果。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1998—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对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总体中互为负向的替代关系,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对净息差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净息差对非利息收入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影响关系互为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一相互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卫东 陈龙
本文采用16家商业银行1997~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对比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中银行总资产、存款占比、净利息收益率、贷款损失准备金和净利息收入之比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管理费用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股份制银行中银行总资产、存款占比、净利息收益率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贷款损失准备金与净利息收入、管理费用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国妍
基于我国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模型的GMM估计,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寻求收入多元化是否改善银行绩效。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并不等同收入多元化程度提升,两者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并不一致。商业银行多元化程度提升能够显著改善银行绩效,稳定银行收益,改善风险调整回报。但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则与银行绩效负相关。看似矛盾的结论实质是非利息收入的双刃属性导致的"直接敞口效应""多元化效应"和"冲销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非利息收入构成来看,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正清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羽 李黎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1986—2008年数据从整体层面和银行层面考察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长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从整体层面分析结果看,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由于非利息收入相比于净利息收入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明显的周期性,随着非利息收入比重的增加,这种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在逐步减少。从银行层面分析结果看,净利息收入增长率与非利息收入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在考察期内多为负值,同样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进一步的模型分析显示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总体上,我们的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懿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理念的不断深入,存贷款利息差不断走低,银行的区域界限淡化等变化,导致世界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业收入结构发生显著转变,这逐渐要求银行要通过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创新、外包机制等的发展来维持和增加现有收益,而且这也是各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立足于中美商业银行的年报分析,对中国银行业未来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立广 阮超
本文将非利息收入种类数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作为非利息收入的两个衡量指标,并将其纳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模型中。基于我国1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2010年财务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非利息收入种类数,还是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都与银行业绩效显著负相关。银行业绩效的提升更多的来自于银行规模的增大、股东权益资产的增加以及银行的上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军
由于具有独特的银行制度优势,欧盟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业务类型多种多样。而且在发展中展现出了对利息收入的替代性、对利润水平的稳定性、与银行规模的正相关性以及一定的波动性等特征。
关键词:
银行经营 欧盟银行 非利息收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志丹 项慧玲
随着银行机构主体的不断丰富,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本文以中国109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市场竞争如何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在降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并且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存在负向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加剧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显著提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为此,要推动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模式,调整客户和信贷结构,拓展业务领域,实现收入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洁 吴祥纲
银行业税收是国家税收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一定的税收总量限制下,以不同的形式获取税收收入,对银行的影响会有所区别。在现有税负水平下,降低银行业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会增强银行的赢利能力,提高银行的安全性,改变目前流动性过高的状况,尤其是降低对银行经营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的营业税实际税率,有利于提高税收经济效率。
关键词:
银行业 税收负担 盈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庚寅 张宗勇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绩效函数存在显著差异,市场结构对股份制银行的绩效有显著影响,而对国有银行的影响不显著,政府的强制性干预和产权制度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交易成本和税收负担对银行绩效都有重大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银行体制改革和金融税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权制度 税收负担 市场结构 绩效函数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敏 龙腾飞
近年来,某些研究认为我国银行业的税负过重,需进一步下降。本文从我国宏观税负、国内其他行业税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的税负水平,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税负水平并不高。指出,对于降低银行业税负的相关政策建议,应采取较为慎重的态度。
关键词:
银行业 税收负担 税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荣年 牛慕鸿
近年来,商业银行经历着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减少和非利息业务的上升。非利息收入在收入结构中占的比重大大提升。本文以14家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银行业非利息业务规模与银行特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规模与银行资产规模、净利差收入、资本比率、人员规模负相关,与信用风险正相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业务 非利息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