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4)
2023(5712)
2022(4791)
2021(4684)
2020(3863)
2019(9387)
2018(9277)
2017(17650)
2016(9212)
2015(10469)
2014(10213)
2013(10053)
2012(9321)
2011(8706)
2010(8483)
2009(8092)
2008(8268)
2007(6706)
2006(6329)
2005(6071)
作者
(23661)
(19781)
(19638)
(19225)
(12623)
(9405)
(9114)
(7784)
(7526)
(7066)
(6968)
(6670)
(6595)
(6525)
(6250)
(6197)
(5892)
(5807)
(5575)
(5159)
(5095)
(4835)
(4615)
(4570)
(4433)
(4433)
(4430)
(4063)
(3929)
(3895)
学科
(40731)
经济(40682)
管理(20920)
方法(18518)
(18471)
(18345)
银行(18200)
(18035)
数学(17451)
数学方法(17390)
(16999)
中国(15556)
(14729)
企业(14729)
(11273)
金融(11273)
(10539)
制度(10536)
(9954)
贸易(9944)
(9891)
(9822)
(9227)
业务(9111)
(8782)
体制(8232)
银行制(7941)
业经(7457)
(5952)
环境(5815)
机构
大学(127100)
学院(122342)
(66798)
经济(65930)
研究(50424)
中国(47900)
管理(45348)
理学(37789)
理学院(37402)
管理学(37148)
管理学院(36905)
(31805)
(28148)
(24671)
科学(24616)
财经(24592)
经济学(23479)
(22844)
中心(22523)
研究所(22246)
经济学院(21139)
(20181)
银行(19323)
北京(18982)
财经大学(18757)
(18217)
(17876)
(17630)
(17208)
(16559)
基金
项目(76474)
科学(61800)
基金(59502)
研究(58438)
(51493)
国家(51169)
科学基金(43642)
社会(41117)
社会科(39316)
社会科学(39308)
基金项目(30220)
教育(26701)
资助(25184)
自然(25124)
(24724)
自然科(24574)
自然科学(24569)
自然科学基金(24206)
(22273)
编号(20869)
(19915)
中国(19871)
国家社会(19156)
教育部(17835)
成果(17819)
重点(17645)
(16794)
人文(16176)
(15939)
(15738)
期刊
(69965)
经济(69965)
研究(49550)
中国(29413)
(29116)
金融(29116)
(23490)
管理(17690)
科学(16220)
(15871)
学报(15010)
财经(13728)
经济研究(13264)
教育(13137)
大学(12408)
(11938)
学学(11438)
(10534)
国际(10389)
世界(9615)
问题(9544)
农业(9302)
技术(9160)
业经(7877)
理论(6403)
(6179)
技术经济(6158)
统计(5874)
农村(5715)
(5715)
共检索到20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姜春霞  冯根福  
本文运用单阶段随机前沿模型,评估了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并对所有制效应、治理结构变化的选择效应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①研究发现,不良资产对成本效率有着很强的膨胀效应,因此利润效率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优于国有商业银行;较强的选择效应(即"选摘樱桃"效应)反映了外国投资者选择了利润效率好的银行进行投资。从长期来看,外资参股对银行利润效率具有负面的影响;银行首次发行新股虽然在短期内改善了银行的获利能力,但从长期来看对利润效率也有负面影响。上述发现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缓慢恢复期;我国经济也处在"三期叠加"的历史时期,同时开始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针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新特点与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布局,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银光  
本文在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银行业的经营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要优化市场结构,以利于银行业绩效优化和竞争力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杨明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尚福林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银行业发展确定了基调。回顾过去,我国银行业自十六大以来,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凯风  
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有着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与国际体制接轨等较实际的作用。本文将先对2003年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些较根本的动因进行回顾,然后依据这些动因,对此次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成效与不足进行适当的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三方面改革中的长足进步,简要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以及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开放状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经济形势总体平稳,但短期经济增速仍存回落压力,经济运行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由交通银行与国际金融协会(IIF)联合举办的2014年"中国经济论坛"于5月19日-20日在上海召开,论坛为政策制定者、金融界领袖和知名学者打造了一个高端专业的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112家机构的近200位人士齐聚申城,共论中国经济。论坛期间,交通银行牛锡明董事长、彭纯行长分别就"深化中国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交通银行华庆山监事长主持了"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议题讨论环节,并为论坛致闭幕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辉  国娇  
在中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在政府的指导下经历了三十年的曲折历程,由"大一统"的银行格局到多层次相对完整的银行体系:大型国有银行逐步上市,股份制银行羽翼渐丰,民营银行方兴未艾,外资银行蓄势待发,金融业在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永臻  
银行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中国银行业改革和打造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的核心是银行产业组织效率的提升。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银行业应该在对外资开放的同时全面对内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者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