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1)
2023(13053)
2022(11041)
2021(10359)
2020(8844)
2019(21000)
2018(20595)
2017(40434)
2016(21518)
2015(24870)
2014(25020)
2013(25090)
2012(23536)
2011(21574)
2010(21939)
2009(20728)
2008(20587)
2007(18524)
2006(16486)
2005(15344)
作者
(63941)
(53351)
(53297)
(51162)
(34118)
(25508)
(24344)
(20700)
(20337)
(19172)
(18422)
(17953)
(17301)
(17042)
(16929)
(16763)
(15830)
(15448)
(15416)
(15343)
(13578)
(13198)
(13005)
(12268)
(12181)
(12141)
(11837)
(11419)
(10781)
(10418)
学科
(115269)
经济(115189)
管理(57345)
(54286)
方法(49535)
数学(45056)
数学方法(44461)
(43643)
企业(43643)
中国(28703)
(24641)
(24365)
(24099)
银行(23954)
(22606)
地方(22599)
(22460)
(20705)
(20645)
贸易(20627)
业经(20144)
(20029)
(19519)
金融(19517)
农业(15597)
(14759)
地方经济(14521)
(14298)
环境(14268)
理论(13827)
机构
大学(323958)
学院(321537)
(151824)
经济(149040)
管理(122425)
研究(115205)
理学(104240)
理学院(103081)
管理学(101304)
管理学院(100695)
中国(95977)
(68914)
(67162)
科学(65861)
(58836)
财经(53766)
研究所(53109)
中心(52385)
(51751)
经济学(49543)
(48857)
(47903)
北京(44557)
经济学院(44532)
业大(43477)
农业(40670)
(40505)
财经大学(39955)
(39305)
师范(38925)
基金
项目(203288)
科学(160664)
基金(150840)
研究(146947)
(130864)
国家(129902)
科学基金(111305)
社会(96100)
社会科(91419)
社会科学(91395)
基金项目(78037)
(76082)
自然(70616)
自然科(69058)
自然科学(69038)
自然科学基金(67841)
教育(67579)
资助(64935)
(64616)
编号(57428)
(46888)
成果(46807)
重点(46061)
(44474)
(41424)
国家社会(40982)
教育部(40611)
课题(39903)
科研(39135)
创新(39022)
期刊
(168631)
经济(168631)
研究(102598)
中国(62462)
(51579)
学报(46426)
(46102)
管理(45732)
科学(44962)
(44717)
金融(44717)
大学(35457)
学学(33671)
农业(29530)
经济研究(29116)
技术(28678)
财经(28604)
教育(26624)
(24712)
业经(23617)
问题(22133)
(19970)
统计(19833)
技术经济(18815)
国际(18460)
世界(17691)
(17168)
(16886)
理论(15963)
决策(15920)
共检索到499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胜梁  林华  肖德  
以中国四大商业银行1985~2002年的数据为对象,引入Cournot垄断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经营绩效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型,并且存在较为微弱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单纯的扩大经营规模是不可取的。但是,中国银行业的低效率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的不对称,以及银行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愿望和有益的改革尝试,使得中国银行业目前的“规模经济”还存在发展空间。所以,在不妨碍市场竞争机制的前提下,中国银行业合理的兼并与重组将有益于社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波  于良春  
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成本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 ,银行业中规模经济同样存在且易于形成。但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最佳规模区间是位于一定区域之内的。同时 ,银行业的规模经济要受到市场结构、银行制度、管理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指标分析和施蒂格勒的“生存竞争法”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实证考察 ,结果表明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 ,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一种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华  
In this paper,we make the sample as three group,the first group is all the sixteen commercial banks,the second group is the four state banks,and the third group is the other twelve commercial banks.By using a translogarithmic cost funtion,we estimate the coefficient of economies of scal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in 1994~2001.The result show that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the state banks experience a process of from scale diseconomies to scale economies and again to scale diseconomies,and the other commercial banks gradually show property of scale economies.It means the four state banks is either too big in size or inefficiency in manage ment,while the other commercial banks may exploit scale benefits by developing in size.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继民  胡坚  
本文利用2004-2007年的数据计算出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和HHI,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目前仍处在垄断程度较高的寡占型市场,不过市场集中度呈现缓慢而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借鉴SCP框架思路的基础之上,并考虑可能影响银行绩效的相关因素,构造了两个较为直观的实证模型,分别就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等因素同银行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同市场集中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表现出规模经济,且股份制银行的规模经济性优于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其市场绩效没有起到正面作用,甚至还有负面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宗华  范文燕  易行健  
本文利用SUR法估计了中国银行业(1994~2001年)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从总体上来看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其他3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存在规模经济现象,这表明中国银行业存在着U型平均成本曲线。我们首次将反映技术进步的T引入模型。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能降低银行的成本,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如此。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高波  
大银行具有规模优势 ,但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最佳规模是位于一定区域之内的。同时 ,银行业的规模经济要受到市场结构、银行制度、管理体制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指标分析、“生存竞争法”分析 ,以及Translog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 ,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的确存在 ,但“最大”并不是“最好”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 ,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刚  
本文首次在国内利用复合成本函数估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998——2003年的成本函数,并计算出各自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复合成本函数把投入价格的对数二次项和产出的二次项结合起来,具有优良的实证研究性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不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着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国有银行略好于股份制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两种产出——存款和贷款不存在成本互补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道维  高祖庆  
本文研究了现金流量对企业的银行信用结构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净现金流充足的公司较少依赖短期银行借款,而经营净现金流不足的公司则高度依赖短期银行信用;自由现金流不足的公司高度依赖长期银行信用,而自由现金流充足的公司则较少依赖长期银行信用。企业信用结构大体上符合"先内而外"的最优的融资次序理论,以及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理论。短期银行借款可能助长过度投资行为,信用结构中的短期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之间不存在相互转换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红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术界却讨论得较少,近几年来对此问题的跨国实证研究也提供了不同的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业1986—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较高的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敬学  
In this paper, we apply the translog cost function as proposed by Aigner et al (1977) to derive measures of X inefficiency and scale inefficiency,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rrors are distributed half normal, then we test the structur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banking. From the results, we find that only scale inefficiency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profitability, but the other variables havenot. That is to say, we do not fi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 hypothesis in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However, we donot fi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efficient performance hypothesis either.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吴锋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赵为群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分析王军赵为群传统上,中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反映了银行在中国金融中的特殊地位和货币监管当局对银行的重视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存款货币机构和非存款货币机构,以此来区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佳  
以哈佛大学的的梅森和贝恩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构造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本文将借助SCP的分析框架,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探索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所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莹  严太华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市场结构特征和两种形式各异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无论是新银行进入市场 ,还是在位银行退出市场 ,都面临着各种层层高筑的市场壁垒 ,致使劣势银行难以清除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