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6)
- 2023(9898)
- 2022(8482)
- 2021(8076)
- 2020(7031)
- 2019(16958)
- 2018(16334)
- 2017(32215)
- 2016(17217)
- 2015(19619)
- 2014(19569)
- 2013(19958)
- 2012(18956)
- 2011(17273)
- 2010(17289)
- 2009(16295)
- 2008(16458)
- 2007(14771)
- 2006(13023)
- 2005(12193)
- 学科
- 济(78720)
- 经济(78657)
- 管理(43007)
- 业(41816)
- 方法(36817)
- 数学(33135)
- 企(32953)
- 企业(32953)
- 数学方法(32874)
- 中国(23581)
- 制(21589)
- 银(21361)
- 银行(21216)
- 行(19905)
- 农(19385)
- 财(18950)
- 贸(17008)
- 贸易(16994)
- 易(16596)
- 学(15409)
- 融(15369)
- 金融(15367)
- 业经(13973)
- 地方(13467)
- 农业(12350)
- 度(12181)
- 制度(12172)
- 体(11786)
- 务(10973)
- 财务(10948)
- 机构
- 大学(254109)
- 学院(247864)
- 济(115109)
- 经济(113034)
- 研究(92822)
- 管理(92342)
- 理学(78307)
- 中国(78280)
- 理学院(77395)
- 管理学(76188)
- 管理学院(75707)
- 京(55407)
- 科学(53283)
- 财(52973)
- 所(47712)
- 农(44041)
- 研究所(43229)
- 中心(42514)
- 财经(42028)
- 经(38320)
- 经济学(38020)
- 江(37378)
- 北京(35972)
- 农业(34811)
- 业大(34796)
- 经济学院(34410)
- 院(32687)
- 范(31857)
- 师范(31541)
- 财经大学(31371)
- 基金
- 项目(158654)
- 科学(124943)
- 基金(118066)
- 研究(115249)
- 家(103263)
- 国家(102511)
- 科学基金(86473)
- 社会(75133)
- 社会科(71443)
- 社会科学(71421)
- 基金项目(61432)
- 省(57800)
- 自然(54214)
- 自然科(52982)
- 自然科学(52963)
- 教育(52883)
- 自然科学基金(52069)
- 划(50265)
- 资助(50040)
- 编号(44784)
- 部(37721)
- 成果(37642)
- 重点(36585)
- 发(34571)
- 国家社会(32563)
- 教育部(32419)
- 创(32226)
- 中国(31866)
- 课题(31098)
- 科研(30870)
- 期刊
- 济(122813)
- 经济(122813)
- 研究(81475)
- 中国(51239)
- 财(41145)
- 学报(39377)
- 农(38950)
- 融(36873)
- 金融(36873)
- 科学(36618)
- 管理(33019)
- 大学(29693)
- 学学(27741)
- 农业(24603)
- 教育(23133)
- 财经(22082)
- 经济研究(21532)
- 技术(20274)
- 经(19052)
- 问题(17086)
- 业经(16822)
- 贸(16635)
- 国际(15206)
- 业(14794)
- 世界(14123)
- 技术经济(13335)
- 统计(12822)
- 理论(12585)
- 版(11305)
- 实践(11005)
共检索到38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伟光
本文从中国国有银行的效率问题入手,将效率问题置于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二维空间中讨论,发现中国国有银行的低效率问题不是由银行市场结构集中所造成的,而是单一的产权结构和相应的不健全的治理结构下国家所有制垄断的结果。然后通过对效率、金融系统的结构和金融稳定性等多因素综合分析和考虑,构建了中国银行业的合理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以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Panzar-Rosse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整个银行市场仍处于垄断竞争。其次,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相对最高,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变化更大。最后,通过将效率值引入竞争模型进行进一步实证检验,得出银行效率的提高对于改变当前银行业竞争状况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利福 韦倩 魏建
在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和Lerner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STR模型,探讨银行业集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因素。当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时,银业行集中度的降低可以促进竞争;当金融自由化水平超过临界值时,通过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来促进竞争这一渠道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很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相对集中的银行业产业组织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竞争,不应盲目新建过多中小银行,重点在于将现有中小银行做大做强。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业竞争 金融自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的增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中美等6个国家作为样本。运用VAR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对样本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加强,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的对策,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安全预警机制并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政策调控工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富有 韩国栋 董天信
针对当前我国民间金融日益活跃的现状及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本文以民间金融主体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为核心指标,建立规范化的模型,分析了其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模式选择。本文为我国民间融资关系规范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引导和监管民间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风险控制能力 进入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晓钰 陈忠 吴圣佳
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与有成本核查所引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在银行业中很严重。本文用瞒报概率和核查力度分别测度企业道德风险与银行核查力度,构建了一个银企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我们分析了影响企业道德风险和银行核查力度的微观决定因素以及银行控制企业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督策略。
关键词:
银行 道德风险 博弈分析 有成本监督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建华
本文基于银行业竞争差异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区域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之后,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更敏感,而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货币紧缩导致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在银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区域则不存在这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抑制货币紧缩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晓莉
由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趋严重,拥有较多话语权的西方逆差国越来越多地把调整的负担强加给顺差国,对顺差国的汇率施加升值压力。而存在国际收支顺差的发展中国家,非常担心这种升值会对国内经济,尤其是脆弱的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构建了一个本币升值冲击通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引起银行危机的模型。模型表明在货币升值的情况下,只要银行及其客户存在相当多的外币资产、本币负债的货币错配,并且这种错配情况能被部分存款人观察到,从而使得他们改变原来的提款计划,就可能引起银行部门的流动性危机。
关键词:
本币升值 货币错配 不对称信息 银行危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敬学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对我国商业银行2001~2006年的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国内已有的研究不同的是,在实证过程中,我们不但计算出了样本银行的效率,而且运用两阶段方法对影响我国商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市场竞争程度、获利能力和产权结构对银行效率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鹤
本文从经济转型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分析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机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源于财政分权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和源于政治集权的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的结合,使得我国银行在各地区分别积累起了因经济周期、金融财政化及政策干预等原因而导致的巨额不良资产,从而使得这些不良资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特征。因此,要阻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不能仅仅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改革,还必须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完善分税制,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
不良资产 经济转型 财政分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佳
以哈佛大学的的梅森和贝恩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构造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本文将借助SCP的分析框架,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探索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赵为群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分析王军赵为群传统上,中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反映了银行在中国金融中的特殊地位和货币监管当局对银行的重视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存款货币机构和非存款货币机构,以此来区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芳 李龙
本文通过对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市场进退壁垒的分析来研究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通过计算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主要地位,通过数据计算CR4和HHI指数,发现中国银行业市场近年来的集中度依然较高,仍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控制着整个市场。但从动态发展来看,在市场化进程中新生成的商业银行对这种高度集中的格局产生了一些冲击,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开始从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当集中。另外,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较小,政策法律性壁垒构成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障碍。虽然整体表现为规模经济,但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状态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指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莹 严太华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市场结构特征和两种形式各异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无论是新银行进入市场 ,还是在位银行退出市场 ,都面临着各种层层高筑的市场壁垒 ,致使劣势银行难以清除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