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4)
- 2023(14781)
- 2022(12640)
- 2021(11862)
- 2020(10254)
- 2019(23472)
- 2018(23342)
- 2017(44112)
- 2016(24318)
- 2015(27991)
- 2014(28273)
- 2013(27879)
- 2012(26195)
- 2011(23642)
- 2010(23846)
- 2009(22631)
- 2008(23012)
- 2007(21053)
- 2006(18410)
- 2005(17138)
- 学科
- 济(96194)
- 经济(96067)
- 管理(71192)
- 业(65587)
- 企(52758)
- 企业(52758)
- 方法(43235)
- 数学(38068)
- 数学方法(37749)
- 中国(30797)
- 制(29824)
- 财(28516)
- 银(26404)
- 银行(26259)
- 农(25979)
- 行(24770)
- 融(20574)
- 金融(20566)
- 学(20304)
- 贸(20297)
- 贸易(20283)
- 业经(20003)
- 易(19818)
- 体(17866)
- 务(17373)
- 环境(17353)
- 财务(17330)
- 财务管理(17277)
- 地方(16366)
- 企业财务(16350)
- 机构
- 大学(351925)
- 学院(348824)
- 济(148051)
- 经济(144866)
- 管理(129268)
- 研究(124115)
- 理学(108866)
- 理学院(107631)
- 管理学(105876)
- 管理学院(105226)
- 中国(104803)
- 京(76233)
- 财(74089)
- 科学(73665)
- 所(64208)
- 农(62082)
- 中心(58117)
- 研究所(57910)
- 财经(57333)
- 江(54503)
- 经(52003)
- 业大(50416)
- 农业(49080)
- 北京(48902)
- 经济学(46904)
- 院(44318)
- 范(43864)
- 师范(43375)
- 州(43143)
- 财经大学(42501)
- 基金
- 项目(224435)
- 科学(175295)
- 研究(164062)
- 基金(163065)
- 家(142654)
- 国家(141490)
- 科学基金(119540)
- 社会(104326)
- 社会科(98822)
- 社会科学(98794)
- 省(85643)
- 基金项目(85059)
- 自然(75698)
- 教育(75668)
- 自然科(73918)
- 自然科学(73892)
- 划(73171)
- 自然科学基金(72628)
- 资助(68420)
- 编号(66105)
- 成果(55876)
- 部(51385)
- 重点(51221)
- 发(47570)
- 课题(46607)
- 创(46012)
- 制(44099)
- 国家社会(43903)
- 教育部(43878)
- 科研(43426)
- 期刊
- 济(163730)
- 经济(163730)
- 研究(110098)
- 中国(77375)
- 财(59527)
- 学报(56628)
- 农(56442)
- 科学(50770)
- 融(48669)
- 金融(48669)
- 管理(47182)
- 大学(42512)
- 学学(40048)
- 农业(36602)
- 教育(36483)
- 财经(29468)
- 技术(29219)
- 经济研究(26534)
- 经(25223)
- 业经(24035)
- 问题(21710)
- 业(20407)
- 贸(19721)
- 国际(17949)
- 理论(17624)
- 版(17088)
- 世界(17038)
- 技术经济(16665)
- 统计(16377)
- 图书(15655)
共检索到548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杪 任昊
银行投资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可能给银行带来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控制是实现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环境信息收集和传递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基础,环境风险管理部门建设是环境风险控制业务的保障,环境风险动态评估和管理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关键,借鉴国际经验和加入国际准则是提升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在环境风险控制领域的举措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飞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在国际社会达到共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环境。现阶段,构建包括相关政策法律作支撑、文化技术等为辅助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体系为核心的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以达到合理控制信贷增量、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绿色信贷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玉春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银行业1999~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生产经营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滞后于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张。此外发现,银行业结构、区域地理分布、资产规模及银行类型等因素会使银行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熊鹭
近年来,银行业税收保持了高速增长,其实际税负率和营业税实际负担率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负担还是偏重,而且不同所有制机构之间差异较大。为此,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玉春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银行业1999-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生产经营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存在与自身规模不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同时,银行业结构、区域分布、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会使银行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银行业生产率改进大部分来自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
银行业 动态效率分析 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降刚 沈沛龙
基于银行业在宏观风险来临时出现的流动性不足和系统性风险,通过建立DSGE-VAR模型,考量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运行框架下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结果发现:银行同业借贷、其他证券资产和交易性负债业务的综合作用会使得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总体增大,银行如果想要降低存款提取率对其流动性的影响,就要在银行间市场停止拆出资金、出售政府证券及其他流动资产,并出售潜在的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从监管层面来讲,应当通过监管的引导效应将交易性负债进行转化,引导同业借贷和其他证券资产业务向平衡区域集中,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银行其他证券资产业务的规模。
关键词:
银行业 资产抛售价格 系统流动性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卿淑群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冲击和如何进行改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20 世纪90 年代国际银行业掀起并购高潮,从而形成了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商业银行体系,他们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从资产规模、核心资本规模、融资、筹资、表内外业务和利润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工具和监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加速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中国金融市场的渐进或开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莉 樊卫东
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稳定增长 ,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 ,实现质量型增长。其中 ,关键是资金效率。中国资金运用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社会资金78%以上的银行业的资金效率。为此 ,本文应用EVA分析体系来综合系统地分析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分析结果显示 ,上市银行虽然好于非上市银行 ,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比重较大 ,银行业整体创值能力明显较弱。建议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效率为当下改进社会资金运用效率的切入口。
关键词:
银行业 经济增加值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逐渐深入,我国开始逐步探索银行业综合经营的道路。政策面的放宽与需求面的扩大,使银行业综合经营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但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银行业开展综合经营的历程和现状入手,总结综合经营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改革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 综合经营 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嘉璘 王雪标 高西
完善存贷比监管政策对于防范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2010~2020年6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探究存贷比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存贷比的提高能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存贷比降低银行风险存在资本充足率、同业资产以及影子银行业务的中介效应;当资本充足率为门槛变量时,存贷比降低银行风险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当同业资产、影子银行业务为门槛变量时,存贷比降低银行风险呈“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影响。鉴于此,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存贷比作为流动性检测指标的监管,鼓励商业银行构建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同业资产以及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控,从而提升金融监管效果,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君
本文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银行业绩的影响,然后用面板回归分析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进行了回归分析,揭示了银行利润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分析表明,规模扩张和利差是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决定因素,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对银行利润有负面作用,但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变量与利润的关系与静态理论的预测相反,表明货币政策操作往往是顺周期的,对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估计不足,需要加强对经济周期规律性研究,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经济增长结构性减速、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可能影响,从道德风险、国内外利差和汇率波动角度分析了银行和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
关键词:
银行利润 风险因素 汇率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珏帅
本文借鉴银行危机发生机理,对比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态和银行风险因素,对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判断。本文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爆发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当前确实存在一些深度的风险因素,需要中国银行业引起重视与关注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风险判断 机理研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芳 陈德棉
信贷集中利弊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结合中国银行业数据的论证,而近年商业银行实际发放信贷有明显的集中倾向,实证研究信贷集中的风险、收益效应对银行未来信贷决策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根据我国信贷的周期性,选取2005—2009年12家样本银行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集中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但也会带来不良贷款率增加、贷款减值损失增加和贷款质量恶化等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冬荣 秦道武
随着我国加入WTO协议的逐期履行,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界的强劲挑战。特别是银行业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职能,从而维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当前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入手,结合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现状,构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
银行 风险 控制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