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1)
2023(8519)
2022(7329)
2021(7047)
2020(6144)
2019(14665)
2018(14325)
2017(28155)
2016(15227)
2015(17877)
2014(17969)
2013(18313)
2012(17533)
2011(16001)
2010(15925)
2009(15075)
2008(15459)
2007(13888)
2006(12072)
2005(11247)
作者
(45294)
(37958)
(37786)
(36461)
(24228)
(18191)
(17549)
(14777)
(14504)
(13472)
(13093)
(12731)
(12346)
(12128)
(11988)
(11947)
(11382)
(11221)
(11047)
(10928)
(9607)
(9363)
(9200)
(8658)
(8656)
(8525)
(8504)
(8302)
(7676)
(7646)
学科
(69512)
经济(69449)
管理(37276)
(36987)
方法(34124)
数学(30804)
数学方法(30604)
(28345)
企业(28345)
中国(20939)
(20473)
银行(20328)
(19086)
(19023)
(17322)
(16494)
贸易(16483)
(16122)
(15932)
(14466)
金融(14464)
(13409)
业经(12183)
(11617)
制度(11608)
地方(11274)
农业(11212)
(10065)
业务(10039)
(9573)
机构
大学(229819)
学院(224370)
(105184)
经济(103310)
研究(84368)
管理(83559)
中国(71536)
理学(70822)
理学院(69980)
管理学(69028)
管理学院(68592)
(50040)
科学(48280)
(47271)
(43837)
(40343)
研究所(39811)
中心(38898)
财经(37901)
经济学(34828)
(34537)
(33098)
北京(32657)
农业(32210)
经济学院(31647)
业大(31628)
(29348)
(28461)
财经大学(28278)
师范(28186)
基金
项目(142540)
科学(111681)
基金(105689)
研究(103718)
(92272)
国家(91605)
科学基金(76878)
社会(67207)
社会科(63830)
社会科学(63813)
基金项目(55050)
(51541)
自然(48019)
教育(47343)
自然科(46909)
自然科学(46893)
自然科学基金(46114)
资助(45197)
(45076)
编号(40544)
成果(34221)
(34161)
重点(32664)
(31179)
中国(29328)
教育部(29266)
国家社会(29015)
(28960)
课题(28017)
科研(27712)
期刊
(111060)
经济(111060)
研究(73047)
中国(44208)
(35868)
(35795)
学报(34928)
(34871)
金融(34871)
科学(32403)
管理(28768)
大学(26083)
学学(24438)
农业(22865)
教育(19811)
财经(19643)
经济研究(19276)
技术(17484)
(16925)
(15678)
问题(15511)
业经(15044)
国际(14892)
世界(13763)
(13712)
技术经济(11953)
理论(11816)
统计(11573)
实践(10381)
(10381)
共检索到349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邱崇明  
本文认为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 ,具有 6个方面的优势 ,即人力成本和分支机构优势、本土优势、后发优势、体制改革所能挖掘的潜力优势、整体协作优势、政治动员力优势。文章分析了这些优势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基础 ,并对如何利用这些比较优势 ,制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邱崇明  
银行业是入世后我国面临冲击最大的一个行业,但我国银行业仍有诸多比较优势。如何认识和发掘这些比较优势,本文作了详细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纯毅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文章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技术无论在基本思路、客户细分、行业、规模、区域、国家风险方面,还是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差距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银行业改进现行的分类技术,缩小与国际同业的差距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利莎  张同建  
中国商业银行贷款产品定价行为主要受到贷款成本分析、信贷人员责任意识、信贷资金监督、信用风险计量、客户市场定位与客户关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贷款定价机制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模式的效率普遍高于基准利率加点模式,而基准利率加点模式的效率普遍高于成本加总定价模式。信贷人员责任意识与客户关系管理要素在定价机制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信用风险计量与客户市场定位要素发挥着一般性的作用,而贷款成本分析与信贷资金监督要素则处于功能缺失状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卫东  陈龙  
本文采用16家商业银行1997~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对比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中银行总资产、存款占比、净利息收益率、贷款损失准备金和净利息收入之比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管理费用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股份制银行中银行总资产、存款占比、净利息收益率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贷款损失准备金与净利息收入、管理费用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赵为群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分析王军赵为群传统上,中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反映了银行在中国金融中的特殊地位和货币监管当局对银行的重视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存款货币机构和非存款货币机构,以此来区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苗  
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为平台,从商业方法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度趋势、国别(地区)分布、申请人数量、发明人情况、技术领域分布、法律状态、被授权专利等多个方面进行数据解读,以揭示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竞争态势,发现中外资银行在专利竞争中的差距和不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华坚  陈洁  
一、引言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将整个社会置于一个网络环境中,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全球化。企业在原有相对稳定的并具可测性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竞争环境。银行业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深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从1994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持续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从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管、审慎资本监管和全面风险资本监管3个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资本监管特点、实施效果和趋势;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审慎资本监管的实质;分析了监管制度演变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本监管的实质就是风险监管,通过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利用;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应从4个方面努力:建立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业务调整、应用定量风险计量工具、持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凯  赵晓菊  
本文基于经济学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概念修正了利润效率模型,基于成本最小化概念从营业费用的角度修正了成本效率模型,结合财务指标分析了中国、德国和美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优势。研究发现,德国商业银行以资源利用效率见长;美国商业银行结合混业经营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强,不仅非利息业务收入水平高,而且资产流动性强、净息差水平高;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得益于政策性利差及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大型商业银行资源利用效率低。银行创新类业务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而传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保持盈利水平的主要力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粟芳  初立苹  
本文使用广义三阶段DEA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7~2013年68家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盈利能力效率和业务扩张效率。研究发现,股份制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外资银行最低。不同银行对不同渠道的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同,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较高。金融深化程度、市场结构及银行规模有利于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经济发展与银行稳定性具有负效应。各家银行仍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仍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佳  
以哈佛大学的的梅森和贝恩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构造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本文将借助SCP的分析框架,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探索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所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莹  严太华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市场结构特征和两种形式各异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无论是新银行进入市场 ,还是在位银行退出市场 ,都面临着各种层层高筑的市场壁垒 ,致使劣势银行难以清除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玉春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银行业1999~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生产经营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滞后于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张。此外发现,银行业结构、区域地理分布、资产规模及银行类型等因素会使银行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