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7)
- 2023(9703)
- 2022(8304)
- 2021(7735)
- 2020(6692)
- 2019(16067)
- 2018(15458)
- 2017(30618)
- 2016(16329)
- 2015(19069)
- 2014(18983)
- 2013(19343)
- 2012(18347)
- 2011(16713)
- 2010(16530)
- 2009(15674)
- 2008(15839)
- 2007(14064)
- 2006(12142)
- 2005(11149)
- 学科
- 济(77964)
- 经济(77892)
- 管理(44217)
- 业(43487)
- 方法(41369)
- 数学(38130)
- 数学方法(37928)
- 企(34119)
- 企业(34119)
- 中国(22004)
- 银(20877)
- 银行(20732)
- 制(19787)
- 财(19518)
- 行(19369)
- 农(18606)
- 贸(17101)
- 贸易(17091)
- 易(16686)
- 融(15239)
- 金融(15237)
- 业经(13434)
- 学(12977)
- 地方(12292)
- 农业(12191)
- 务(12010)
- 财务(11995)
- 财务管理(11963)
- 度(11737)
- 制度(11730)
- 机构
- 大学(246207)
- 学院(240994)
- 济(114236)
- 经济(112331)
- 管理(93753)
- 研究(84645)
- 理学(80629)
- 理学院(79790)
- 管理学(78833)
- 管理学院(78381)
- 中国(72447)
- 财(51831)
- 京(51650)
- 科学(47412)
- 所(42452)
- 财经(42160)
- 农(40796)
- 中心(39820)
- 经(38597)
- 研究所(38560)
- 经济学(38182)
- 经济学院(34821)
- 江(34584)
- 业大(33318)
- 北京(33085)
- 农业(32560)
- 财经大学(31740)
- 院(29499)
- 范(29039)
- 师范(28775)
- 基金
- 项目(157171)
- 科学(124907)
- 基金(118625)
- 研究(114229)
- 家(102602)
- 国家(101858)
- 科学基金(87275)
- 社会(76268)
- 社会科(72669)
- 社会科学(72648)
- 基金项目(62144)
- 省(57362)
- 自然(54572)
- 自然科(53361)
- 自然科学(53344)
- 教育(52513)
- 自然科学基金(52495)
- 资助(50280)
- 划(49489)
- 编号(43853)
- 部(37869)
- 成果(35865)
- 重点(35557)
- 发(33671)
- 国家社会(33157)
- 教育部(33012)
- 创(32345)
- 中国(31357)
- 人文(31292)
- 科研(30708)
- 期刊
- 济(115786)
- 经济(115786)
- 研究(75649)
- 中国(44335)
- 财(39754)
- 融(36496)
- 金融(36496)
- 学报(35715)
- 农(35384)
- 科学(33817)
- 管理(31344)
- 大学(27122)
- 学学(25619)
- 农业(22533)
- 财经(22164)
- 经济研究(20520)
- 技术(18986)
- 经(18972)
- 教育(18639)
- 问题(16215)
- 业经(16087)
- 贸(16000)
- 国际(14184)
- 世界(13362)
- 业(13346)
- 技术经济(13230)
- 统计(13062)
- 理论(12550)
- 策(11342)
- 实践(11026)
共检索到362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洋
本文以1998~2009年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银行业效率的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效率在这12年间总体效率平均提高了0.3%,其中技术效率是银行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通过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对比分析发现,国有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相对于股份制银行提高得更快,为年均1.7%。技术进步是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达到年均1.6%。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鸣 段梅 陈福生
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方法,对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效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各样本银行的投入产出差异和调整值。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运用效率呈稳定波动中的上升趋势。若假定以1.000作为资本有效分界点,那么仅有40%的银行资本有效;假定以0.600作为银行资本"相对有效"的分界线,那么将有91.3%的样本银行的资本"相对有效"。银行资本效率与其他效率不一样,表现出与银行规模、产权体制等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另外,中国银行业资本效率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股本、附属资本、ROA和ROE等方面,这也是中国银行业提高资本效率需要改进的方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冯根福 姜春霞
中国于 2 0 0 1年 1 2月加入WTO ,5年之后必须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的银行一直以大量不良贷款和效率低下而著称。尽管在逐步改革 ,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由国有银行主导并形成垄断控制。怎样提高效率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成功的关键。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银行效率 :所有制改革和硬预算约束。本文使用了 2 2家银行 1 995— 2 0 0 1年期间的一组数据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所有制结构和硬预算约束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 ,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 1 1 %— 1 8% ;面临硬预算约束的银行的绩效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本的银行好...
关键词:
中国 银行业 效率 WTO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莹 严太华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市场结构特征和两种形式各异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无论是新银行进入市场 ,还是在位银行退出市场 ,都面临着各种层层高筑的市场壁垒 ,致使劣势银行难以清除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敬学
In this paper, we apply the translog cost function as proposed by Aigner et al (1977) to derive measures of X inefficiency and scale inefficiency,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rrors are distributed half normal, then we test the structur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banking. From the results, we find that only scale inefficiency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profitability, but the other variables havenot. That is to say, we do not fi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 hypothesis in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However, we donot fi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efficient performance hypothesis either.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玉立
采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从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参股银行的比例不断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在外资进入当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而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坏账率出现显著改善。而外资战略投资者对银行业盈利水平的改善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一般为两年。这表明境外投资者能有效推进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但由于体制差异,中外资股东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因此,面对外资投资者,国内银行应采取"选择参与"、"战略合作"等对策。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银行业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玮 李植 王冬丽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份额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业整体绩效越低;国有股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与我国银行业的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银行业绩效的提升有赖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杠杆比率和营业费用率等影响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 银行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张慧
本文在中国银行业转型和开放的双重背景下,选取四大国有银行与十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994~200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中国银行业的绩效生态以及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绩效差异的决定机制,从比较中寻找差距,探讨国有银行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
银行业 绩效生态 绩效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良春 王冠
中国银行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与市场化紧密联系不足的问题,如供给短缺、资本金不足、收益率低、业务创新缓慢等。这些都与银行业进入渠道不畅通及进入数量不足密切相关。只有消除银行业进入的经济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才能更好地解决因供需失衡引发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民营资本缺少合理出路、解决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进入壁垒 银行准入 民营银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丽霞
纵观各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业由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战略性地位,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特殊保护,再加上具有自然垄断和规模收益等特点,因此较之其他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或较低的竞争性。本文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三个方面试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进而提出如何增强竞争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本文基于2003~2012年10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利用Lerner指数测算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并考察银行竞争和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总体较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市场势力高于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银行市场势力呈现顺周期特征;样本期内商业银行盈利效率显著低于成本效率;银行市场势力的扩大阻碍了银行效率的提高,银行效率的改善促进了银行竞争度提升,银行竞争和银行效率之间存在稳健的内生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当前外资银行进入尚未给银行竞争带来显著影响;银行竞争度和集中度之间不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仁和 米运生
在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代理冲突方面,金融系统有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因此也具备监督经理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功能。但在金融抑制政策体系中,行政力量对金融中介的替代使这一功能基本消失。抑制政策在长期内降低投资效率,不利于经济发展。相应地,金融市场化改革能提高宏观投资效率。以银行部门为主,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以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就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问题,本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显著提高了宏观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道维 高祖庆
本文研究了现金流量对企业的银行信用结构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净现金流充足的公司较少依赖短期银行借款,而经营净现金流不足的公司则高度依赖短期银行信用;自由现金流不足的公司高度依赖长期银行信用,而自由现金流充足的公司则较少依赖长期银行信用。企业信用结构大体上符合"先内而外"的最优的融资次序理论,以及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理论。短期银行借款可能助长过度投资行为,信用结构中的短期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之间不存在相互转换性。
关键词:
现金流量 信用结构 银行信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红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术界却讨论得较少,近几年来对此问题的跨国实证研究也提供了不同的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业1986—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较高的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银行结构 银行集中度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