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2)
2023(7230)
2022(6002)
2021(5782)
2020(4728)
2019(10938)
2018(10608)
2017(20207)
2016(10710)
2015(12409)
2014(12112)
2013(12053)
2012(11249)
2011(10375)
2010(10155)
2009(9346)
2008(9407)
2007(8416)
2006(7545)
2005(6959)
作者
(29071)
(24049)
(24028)
(23006)
(15211)
(11371)
(10937)
(9413)
(9281)
(8533)
(8487)
(8020)
(7800)
(7761)
(7608)
(7546)
(7255)
(6987)
(6850)
(6555)
(6178)
(5975)
(5599)
(5561)
(5416)
(5383)
(5359)
(5186)
(4836)
(4741)
学科
(45185)
经济(45147)
管理(25901)
(21930)
方法(19389)
(18626)
银行(18480)
数学(17643)
数学方法(17554)
(17278)
(17091)
企业(17091)
中国(17077)
(16312)
(11553)
贸易(11541)
(11529)
金融(11528)
(11346)
(10455)
(10365)
制度(10362)
业务(9582)
(9561)
业经(8453)
银行制(8289)
地方(7814)
(7322)
环境(7210)
(6661)
机构
大学(146343)
学院(143270)
(70723)
经济(69571)
研究(56214)
管理(53118)
中国(52208)
理学(44323)
理学院(43843)
管理学(43415)
管理学院(43142)
(33184)
(32281)
科学(29620)
(27521)
中心(26062)
财经(25737)
研究所(24912)
经济学(24034)
(23774)
(23004)
经济学院(21683)
(21235)
北京(21206)
(20727)
银行(20338)
(20100)
财经大学(19490)
(18857)
农业(18214)
基金
项目(93270)
科学(74121)
研究(70348)
基金(70317)
(61385)
国家(60975)
科学基金(51635)
社会(47375)
社会科(45195)
社会科学(45184)
基金项目(35827)
(32211)
教育(31917)
自然(30441)
自然科(29764)
自然科学(29751)
资助(29442)
自然科学基金(29260)
(28816)
编号(26491)
(22784)
成果(22629)
重点(21713)
中国(21619)
国家社会(21480)
(20738)
教育部(19923)
(19499)
课题(19156)
创新(18498)
期刊
(74254)
经济(74254)
研究(51111)
中国(35029)
(30071)
金融(30071)
(24992)
(20875)
管理(20427)
学报(19707)
科学(19599)
大学(15294)
教育(14991)
学学(14390)
财经(13509)
经济研究(13469)
农业(12900)
(11762)
技术(11537)
国际(11535)
(11374)
世界(10070)
问题(10009)
业经(8791)
(8400)
理论(7116)
会计(6727)
技术经济(6710)
统计(6679)
(6667)
共检索到23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波  巴曙松  金玲玲  
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银行业面临同步推进实施BASELⅡ、Ⅲ和COSOⅠ的问题。本文依循BASEL框架和COSO模型的螺旋演进路径,分析了二者的异同及其所导致的兼容困难,并据此构建了相应的实施框架。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涵中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不断深化,并逐渐成为我国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监管法规的主要参考及监管变革的风向标。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好核心竞争力这个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对于银行来讲,要求能够拥有自身的经营特色,在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在纷杂的竞争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垄断优势",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专业化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燕玲  
新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游戏规则,其推行与实施是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开放的必然,也是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的必需。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业及海外机构从基础做起,从简单做起,白手起家,加快步伐,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巴塞尔协议Ⅲ是当前最受瞩目的金融监管改革。基于巴塞尔Ⅲ,中国银监会和央行也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本文在分析巴塞尔Ⅲ实施背景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境内银行业的特征,分别考察了主要监管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适用性。本文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主要是顺应国际监管趋势的结果,而在境内银行业特殊性的考量方面尚存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分析提出建议,"规则监管"应向"原则监管"过渡,使监管措施做到因地制宜,更符合中国银行业的需要,从而为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景聪  
由于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重大变化 ,1 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已不足以作为当今银行业的管理标准。自 1 999年起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一个新的协议框架 ,预计到2 0 0 1年末完成 ,并希望从 2 0 0 4年在成员国间完全付诸实施。本文试图解释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理由 ,并概述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 ,最后简要评估其在中国银行业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兵  孙立坚  赵正龙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巴塞尔协议Ⅱ的缺陷,对金融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Ⅱ的反思推动了全球银行监管的改革,促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本文基于资本的视角,展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改革动向,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巴塞尔协议Ⅲ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瑞谦  
巴塞尔协议是鉴于金融全球化、金融操作和工具的创新、投机活动以及十国集团国家取消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后,导致国际上对国际银行监管不力的背景下产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夏小东  
经济资本是加强商业银行内部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借助经济资本和其他基于风险的管理工具,金融机构可以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应对这些风险所需的资本及得出根据实际风险进行调整后的收益。对大多数国内银行而言,经济资本的应用已经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本文试图从新资本协议IRB方法的基本思路入手,提出国内银行业在现有条件下提升经济资本计量水平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在目前条件下,为实现有效资本管理的最终目标,要尽快开发关键风险参数的量化模型,加强资本管理IT系统建设以及建立资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程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凌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质是要求金融机构大幅充实自有资本,以应对金融体系可能受到的外部冲击。对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中国而言,更为严厉的监管标准,意味着银行需要持续地通过内部利润留存和外部权益融资补充资本,以维持自有资本占资产的比率在较高水平上。由于利润留存在银行资本补充方面占主导地位,由此对银行业的资产回报提出了更高要求,产生利润率的"绑定效应"。本文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推导了为满足巴塞尔Ⅲ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银行利润率水平与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之间的关系。并选取各国代表性银行为样本,对其维持新协议监管要求的必要利润率水平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主要样本银行加权平均的必要总资产净利润率超过0.9%...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宁喆敏  
"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我国制定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本文对"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及分阶段实施安排,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商业银行应吃透"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内容,尽快建立适合本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并实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新协议的实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建清  
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即《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确立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经过对比《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发现,新监管标准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资本充足率标准使中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将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流动性监管标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拨备率和杠杆率监管标准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促使经营模式转型、强化风险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是中国商业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适应新监管标准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岳毅  
新资本管理办法已经于今年开始实施,中国银行正在向监管部门申请使用高级方法计量资本。作为新兴经济体唯一连续两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s)"的银行,中国银行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金融稳定。高标准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为增强G-SIFIs全球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捷  
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协议》。我国已加入了WTO,我国的银行与外资银行很快就要进行正面交锋,但我国银行在很多指标上都达不到原有的《巴塞尔协议》要求,而《新巴塞尔协议》的指标比原来的更高,这势必会对我国的银行构成一定的影响,而我国的银行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达到这些指标,中国银行如何与《新巴塞尔协议》接轨?本文将以新协议的三个支柱为原点进行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平  
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流动性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和参数标准等方面,全方位地评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报告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