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8)
2023(8506)
2022(7177)
2021(7145)
2020(5917)
2019(13865)
2018(13443)
2017(26330)
2016(14439)
2015(16597)
2014(16501)
2013(16567)
2012(15548)
2011(14102)
2010(14353)
2009(13726)
2008(14138)
2007(12831)
2006(12015)
2005(11454)
作者
(39365)
(32461)
(32305)
(31356)
(21165)
(15247)
(14867)
(12592)
(12562)
(12057)
(11273)
(10915)
(10890)
(10608)
(10389)
(10024)
(9828)
(9549)
(9371)
(9086)
(8388)
(7945)
(7810)
(7396)
(7384)
(7379)
(7336)
(7221)
(6648)
(6429)
学科
(55930)
经济(55865)
管理(50192)
(42969)
(36272)
企业(36272)
方法(23520)
(20778)
银行(20633)
数学(20561)
中国(20514)
(20422)
数学方法(20285)
(19528)
(19262)
(15767)
(14438)
贸易(14426)
(14210)
(13481)
(13400)
金融(13400)
(12580)
制度(12576)
(11891)
财务(11846)
财务管理(11815)
业经(11721)
企业财务(11159)
业务(10700)
机构
大学(201399)
学院(199539)
(94614)
经济(92646)
管理(79343)
研究(72344)
中国(68320)
理学(64209)
理学院(63541)
管理学(62912)
管理学院(62478)
(49369)
(44501)
科学(37348)
财经(36532)
(36311)
中心(34348)
(33333)
(32178)
研究所(31855)
经济学(29935)
北京(29738)
(27626)
(27282)
财经大学(27092)
经济学院(26763)
银行(26568)
(25744)
(25494)
(24765)
基金
项目(115064)
科学(91780)
研究(89360)
基金(85845)
(72724)
国家(72141)
科学基金(62171)
社会(58331)
社会科(55455)
社会科学(55444)
基金项目(42972)
教育(41037)
(40284)
资助(37856)
自然(37519)
自然科(36659)
自然科学(36652)
自然科学基金(36051)
编号(35567)
(35133)
成果(31379)
(28173)
重点(25628)
课题(25263)
中国(25053)
教育部(24896)
国家社会(24803)
(24609)
(24305)
人文(23592)
期刊
(111657)
经济(111657)
研究(73285)
中国(46903)
(40006)
(38917)
金融(38917)
管理(34773)
(25120)
科学(24472)
学报(22234)
教育(20874)
财经(19559)
大学(18168)
经济研究(17997)
技术(17300)
(16973)
学学(16629)
农业(15621)
业经(15058)
(14974)
国际(14660)
问题(14504)
世界(12660)
会计(10710)
理论(10633)
技术经济(10473)
(10393)
现代(9883)
(9366)
共检索到345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贺凌华  
现代银行机构面临的突发灾难性事件主要来自非经济因素,包括自然灾难性事件与社会危险事件。灾难性事件的严重后果将使人们购买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受挫。中国银行业对应急管理存在着强烈的现实需求。目前,银行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少处理金融突发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不够全面;灾备建设相对滞后等。综合看来,银行业应急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急预防阶段。应尽快推出《金融应急法》和《突发金融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以提高立法层次;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以增强实战能力;完善灾难备份系统,加强业务连续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江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在拓展国际金融业务,参与国际金融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但目前尚有一些问题影响着中国银行业务国际化的进程。本文阐述了中国银行业务国际化的现状和作用,列举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伟进  刘峥  
中国银行业人世为期5年的保护期截至2006年12月11日结束。为了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并对全面开放后的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管理,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1月1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1月28日,又公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外资银行在设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敏聪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演进的新阶段,它将促进央行的独立决策和银行业监管的进一步专业化、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加快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并加强监管。但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充分发挥银监会的作用,继续完善监管体制,应大力完善金融法规、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解决原监管体制的遗留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欣  张华  
我国入世后 ,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将逐步全面开放。入世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竞争 ,同时也会给我国银行业提供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丽华  
国际资本在我国呈现流入的状态,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入的规模不断增加,跨国直接投资的资本量不断增加上。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应从四个方面防范国际资本流入的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珊珊  
在吸取了次贷危机中的教训后,流动性指标被作为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加入到《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框架中。《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框架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良好原则(sound principle),流动性覆盖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LCR和NSFR两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时间期限(30天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金鉴中   陈美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瑛  
无论中国何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已势在必然,这使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为了保持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中国的银行业必须认清形势,积极采取对策,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英  王剑灵  
中国加入WTO后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内部机制和市场份额将受到严峻挑战 ,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WTO的过渡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创新商业银行制度 ,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竞争力 ,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欣欣  
入世之后,我国银行业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如何使我国的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必须考虑的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柴祖革  
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后,所面临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并非仅对企业——作为经济的“先行官”——金融也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入关”对中国银行的业务将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呢?本文将作粗浅的探讨。一、“复关”对中国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近期影响一方面,我国一旦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在充分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