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0)
- 2023(4889)
- 2022(4027)
- 2021(4041)
- 2020(3379)
- 2019(7921)
- 2018(7572)
- 2017(15047)
- 2016(7619)
- 2015(9031)
- 2014(8701)
- 2013(8909)
- 2012(8408)
- 2011(7805)
- 2010(7463)
- 2009(7105)
- 2008(7112)
- 2007(6186)
- 2006(5682)
- 2005(5403)
- 学科
- 济(35288)
- 经济(35260)
- 管理(19454)
- 业(18968)
- 银(17044)
- 方法(16988)
- 银行(16899)
- 制(16588)
- 数学(16002)
- 数学方法(15952)
- 行(15710)
- 企(15169)
- 企业(15169)
- 中国(13139)
- 贸(10316)
- 贸易(10306)
- 融(10244)
- 金融(10244)
- 易(10206)
- 度(9146)
- 制度(9143)
- 业务(8979)
- 财(8568)
- 体(8298)
- 银行制(7818)
- 体制(7632)
- 农(7135)
- 出(5980)
- 业经(5783)
- 关系(5501)
- 机构
- 大学(112740)
- 学院(108191)
- 济(58596)
- 经济(57879)
- 中国(42670)
- 研究(42143)
- 管理(40477)
- 理学(33955)
- 理学院(33611)
- 管理学(33378)
- 管理学院(33173)
- 财(26867)
- 京(24775)
- 财经(21777)
- 经济学(20775)
- 所(20685)
- 科学(20662)
- 经(20301)
- 中心(19339)
- 经济学院(18798)
- 银(18766)
- 研究所(18599)
- 银行(17977)
- 财经大学(16737)
- 北京(16678)
- 行(16599)
- 农(15509)
- 融(15103)
- 金融(14895)
- 院(14815)
- 基金
- 项目(68035)
- 科学(54847)
- 基金(54181)
- 研究(50121)
- 家(47088)
- 国家(46800)
- 科学基金(39947)
- 社会(35775)
- 社会科(34237)
- 社会科学(34233)
- 基金项目(27320)
- 自然(23795)
- 资助(23646)
- 自然科(23297)
- 自然科学(23292)
- 自然科学基金(22948)
- 教育(22054)
- 省(20552)
- 划(19154)
- 中国(18216)
- 部(17800)
- 编号(17472)
- 国家社会(16831)
- 教育部(15851)
- 重点(15254)
- 成果(14617)
- 人文(14517)
- 发(14221)
- 社科(13872)
- 创(13700)
共检索到178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广飞
并购重组是银行业扩大资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提升竞争能力、谋求迅速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并购重组建立具有超强竞争力的金融超市或银企集团是世界潮流。我国目前还没有规制银行并购行为的商业银行并购法,现存的《民法通则》《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业并购有一定涉及和调整。总体说来,我国法律对银行并购问题的规范过于简单、有关规则残缺不齐、并购规则在监管有效性和合理性方面的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韡
作为银行组织机构创新方式之一的银行并购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银行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根据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刻不容缓 ,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银行组织因而显得非常必要的 ,银行并购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关键词:
银行并购 金融自由化 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志刚
并购是现代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对银行业而言,通过并购可以扩大规模,增强能力,降低成本,优势互补,发挥协调效益,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持金融稳定,我国可以以四大国有企业银行为龙头,通过并购重组培育国际化的大银行,加速推进银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等。
关键词:
银行业 并购 对策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龙建
市场约束是维护银行业稳定的重要力量,新巴塞尔协议已经将其列为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约束作用,本文对我国的银行及其监管制度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银行业内在稳定机制的必要性,揭示了多种阻碍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因素,提出了银行业体制改革中有效发挥市场约束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市场约束 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草原 李运达
一般认为,限额存款保险制度让存款人的资产部分地暴露于风险之中,从而市场约束虽然比无保险状态下较弱但仍然有效,因此世界上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多采用限额保险。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特殊的股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政府对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存款人"规模偏好"和银行"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的预期;这一预期特征必将异化市场约束,进而导致银行陷入无序的规模竞争并激励其风险承担;如果单纯实施限额存款保险制度,非但不能修正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异化问题,而且将强化公众的"大而不倒"预期,使市场约束面临更严重的扭曲。
[期刊] 改革
[作者]
桂詠评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海外并购历程,着眼于国际市场布局与拓展、业务整合、资本重组,经历了业务整合的协同效应阶段、战略协同效应阶段。选择工商银行并购香港友联银行典型案例进行财务分析,证明目标企业在中长期跨国并购运作以后,产生较大的协同效应。选择9家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事件进行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跨国并购事件将显著影响银行的股价,存在协同效应的财务效应。
关键词:
协同效应 银行业 跨国并购 事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岩 安芳枝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和自由化的浪潮 ,各国银行业纷纷并购。中国即将加入 WTO,银行业改革举步维艰 ,面临内外重重压力。分析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点 ,从理论和现实出发 ,中国银行业的并购势在必行 ,且必须从战略上着手。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并购 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苗琳
在国际并购史上,企业经历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银行也经历了三次,第一次银行业并购在企业并购之后,而后两次则先于企业并购,为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并购重组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立发展的态势。国际银行业的并购热潮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银行业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银行业应当提高并购重组效应的条件一是加快银行业产权的改革步伐;二是政府作用的界定;三是发展资本市场。
关键词:
银行业 并购重组 效应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东文
加入WTO的重要标志是开放过去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令人瞩目的正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华强 彭兴韵
本文利用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表现、形成的一般机理和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特殊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应利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的时机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全面的设汁,在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应在制度设计上适度超前地着眼于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采取全面的配套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张晓怡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能够在实现低成本融资的同时,为银行带来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分散风险及开拓新的收入途径等好处。鉴于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资本约束的沉重压力,本文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发现银行应优先选择风险权重大的优良贷款,避免选择风险权重小的不良贷款。但总体而言,与发行股票和长期次级债券相比,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本充足状况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资本充足率 证券化资产 银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扶民 张琴
据统计,2009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8.7亿美元。对外投资中并购日趋活跃,前三个季度中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14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3.5%,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和商业营销网络等(毕吉耀,2010)。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也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全球化的业务蓝图,而跨国并购进行扩张是主要的方式之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李楠
开展国际并购是国际银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及作用,总结和分析了汇丰银行的并购概况、动因、策略和方法。根据中资银行当前的并购形势及未来发展,作者在六个方面就中资银行展开国际并购的策略选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代军勋 海米提·瓦哈甫
由于银行特质性的差异,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性不一样,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随着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建立和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也会发生调整,从而有可能加剧银行特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大背景,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将货币政策信号、银行特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状态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选取更具现实性的风险承担指标,对不同货币政策信号下我国银行业的不同风险承担状态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信号对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不同风险承担的影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性大相径庭。由...
关键词:
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信号 资本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