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6)
2023(15668)
2022(13270)
2021(12633)
2020(10461)
2019(24686)
2018(24231)
2017(47259)
2016(25082)
2015(28563)
2014(28477)
2013(28150)
2012(25837)
2011(23371)
2010(23349)
2009(21574)
2008(20168)
2007(17456)
2006(15449)
2005(13922)
作者
(70610)
(58338)
(57932)
(55261)
(37164)
(27855)
(26452)
(22795)
(22488)
(20838)
(20097)
(19752)
(18594)
(18276)
(18244)
(18010)
(17383)
(16843)
(16741)
(16572)
(14536)
(14187)
(14185)
(13228)
(13078)
(13014)
(12917)
(12704)
(11674)
(11450)
学科
(101500)
经济(101395)
管理(70336)
(66219)
(55359)
企业(55359)
方法(49275)
数学(43948)
数学方法(43266)
(34311)
银行(34164)
中国(33699)
(32557)
(31289)
金融(31287)
(25608)
(25092)
(24697)
业经(21822)
(20498)
(20188)
贸易(20168)
(19735)
地方(19717)
环境(17801)
理论(17321)
农业(16811)
(16158)
财务(16081)
财务管理(16053)
机构
大学(350873)
学院(347945)
(146207)
经济(143217)
管理(139781)
理学(120922)
理学院(119673)
管理学(117507)
研究(117293)
管理学院(116911)
中国(100420)
(75060)
科学(69867)
(65661)
(57622)
中心(55537)
财经(53410)
(53060)
研究所(52787)
业大(49350)
(48738)
(48419)
北京(48195)
经济学(45557)
(43828)
师范(43451)
(42362)
农业(41592)
经济学院(41204)
(40636)
基金
项目(238378)
科学(188128)
基金(175204)
研究(174769)
(152017)
国家(150834)
科学基金(130181)
社会(111038)
社会科(105534)
社会科学(105505)
基金项目(92003)
(90168)
自然(84366)
自然科(82488)
自然科学(82473)
自然科学基金(80983)
教育(80129)
(76727)
资助(74168)
编号(70259)
成果(56603)
(53513)
重点(53133)
(50435)
(49601)
课题(48102)
教育部(46465)
创新(46351)
国家社会(46197)
科研(45761)
期刊
(150476)
经济(150476)
研究(106614)
中国(66265)
(53061)
金融(53061)
学报(51636)
管理(50698)
科学(49435)
(47912)
(47524)
大学(39881)
学学(37551)
教育(36361)
农业(31742)
技术(30031)
财经(26026)
经济研究(25414)
业经(22775)
(22221)
问题(19096)
理论(18236)
(17100)
技术经济(16962)
图书(16907)
实践(16546)
(16546)
统计(16412)
(16256)
科技(15857)
共检索到517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建清  刘日星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易制度建设、多样化碳基金的设立、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宽、碳金融中介服务功能的完善、碳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凤霞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 TO的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银行市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使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外资银行的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和技术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范本,这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因此,我国银行业可以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强强联合,形成更强的竞争力,达到双赢的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强  
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结合代表着商业银行资本运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坚持目前工商企业对银行渗透的同时,应允许银行以各种方式将资本向工商企业领域延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应丹  高立  
本文介绍了"碳金融"的定义以及中国构建完善碳金融体系的背景,指出我国的CDM市场虽然是全球最大的CDM市场,但碳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国际CERs定价权,CDM项目存在巨大的风险,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中国的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完善的碳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分析了目前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介入碳金融的方法。中央银行应与商业银行相互配合使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尽快发展和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志新  
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路径选择,而碳金融业务的巨大市场空间、高成长性以及国际性则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保障。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金融格局调整中,必须适应碳经济发展,加快确立碳金融交易定价主导权,推进碳金融市场建设,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完善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卉宇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服务的历程进行了一个回顾,剖析了个人金融服务的概念,总结了个人金融产品的特点为无形性、非标准化、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以及易逝性。中国银行业的个人金融服务存在环境的缺憾和内部管理的缺憾,必须借助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以及依靠客户策略和产品策略来加快个人金融服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阎庆民  
目前理论界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模式选择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分管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统管制。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监管主体模式比较分析 ,并结合中国实际 ,认为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选择 ,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肩负监管和制定货币政策两项职能为最适宜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磊  
虽然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错,但其盈利模式却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从银行价值实现的流程来看,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发展规模、利率水平、业务结构、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因素。但从国内情况看,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资本监管持续加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趋势影响下,中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弊端已逐渐显现。粗放型规模增长不可持续。第一,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中速增长通道,潜在经济增速的下滑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取得快速发展,成为跨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因,介绍国际、国内银行业战略联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现阶段,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对于中国银行业加速海外布局、有效服务客户、保持战略灵活性、合理控制风险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还就中国银行业如何利用国际战略联盟发展海外业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世友  
银行业市场结构模式到底是"集中-稳定"还是"集中-脆弱"观点尚未达成一致,但是通过采用熵值分解指数来刻画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可以针对该问题给出较为合理的答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中程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我国较高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体系的稳定程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银政”、“银法”、“银市”、“银人”(内部风险经济人的行为)的信息不对称。其解决途径除改革体制、强化内控机制外,还要在市场上打包销售、资产证券、挂牌交易等,充分利用国际化、市场化手段,兼辅以法律、法规、行政制度跟进以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南  王龙  
现金物流管理是银行重要的业务活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中国银行业现金物流管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和风险大等问题。应在供应链框架下建立新的现金物流管理模式,包括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现金物流战略联盟和现金物流风险管理三个模块。针对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给出了仿真建模的思路和对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将现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现金物流组织,能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南  王龙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金快速膨胀、银行单体竞争转向群体竞争的背景下,应在供应链框架下建立起新的现金物流管理模式,这包括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现金物流战略联盟和现金物流风险管理三个模块。针对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笔者给出了建立仿真模型的思路及对运算结果的分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将现金押运、保管和清分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现金物流组织具有现实可行性,能够实现中国银行业现金物流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战略目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天  
中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竞争已经拉开了帷幕。如何使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中主于不败之地?结合我国银行业入世承诺的开放时间表,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贸易政策变动可能引起的银行业竞争结构变化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竞争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岭  张胜  王情  李向  
采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基于监管要求和商业模式确定银行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1年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监管要求推动银行商业模式改变,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效率提升;银行效率增长主要来自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对促进银行效率提升的贡献程度在逐年上升;国有银行效率整体上低于城市商业银行,但不比股份制银行差;国有银行处在规模效率不变或规模效率递减阶段,而城市商业银行还处在规模效率递增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