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2)
2023(18589)
2022(16223)
2021(15384)
2020(13025)
2019(30728)
2018(30130)
2017(57335)
2016(31048)
2015(35676)
2014(35732)
2013(35361)
2012(32684)
2011(29495)
2010(29304)
2009(27323)
2008(27137)
2007(23671)
2006(20549)
2005(18352)
作者
(90089)
(75322)
(74523)
(71365)
(47874)
(36051)
(34280)
(29450)
(28560)
(26797)
(25655)
(25429)
(23866)
(23664)
(23356)
(23292)
(22778)
(22198)
(21521)
(21482)
(18543)
(18472)
(18299)
(17087)
(16820)
(16788)
(16713)
(16694)
(15178)
(14840)
学科
(125954)
经济(125813)
管理(87208)
(84103)
(69767)
企业(69767)
方法(61256)
数学(53964)
数学方法(53287)
中国(34924)
(33014)
(32968)
(27575)
(26794)
业经(26646)
(26412)
银行(26265)
(24834)
(24777)
贸易(24762)
(24080)
地方(23496)
农业(21845)
(21489)
金融(21485)
(21320)
财务(21236)
财务管理(21182)
企业财务(20074)
(19666)
机构
大学(444165)
学院(440021)
(179876)
经济(176094)
管理(174151)
理学(150441)
研究(150249)
理学院(148778)
管理学(146085)
管理学院(145306)
中国(119115)
(95278)
科学(93011)
(81947)
(75897)
(74319)
中心(69927)
研究所(69479)
业大(66038)
财经(65946)
(63453)
北京(60670)
(60093)
农业(58448)
(57514)
师范(56962)
经济学(54510)
(54183)
(51804)
经济学院(49290)
基金
项目(300206)
科学(235131)
基金(218454)
研究(216697)
(191166)
国家(189455)
科学基金(161916)
社会(135917)
社会科(128785)
社会科学(128747)
基金项目(115435)
(115395)
自然(106328)
自然科(103844)
自然科学(103813)
自然科学基金(101934)
教育(99861)
(98112)
资助(91643)
编号(88047)
成果(71412)
重点(67290)
(66881)
(63097)
(61460)
课题(60244)
科研(58080)
创新(57449)
教育部(57147)
大学(56328)
期刊
(189548)
经济(189548)
研究(130054)
中国(83086)
学报(71474)
(65997)
科学(65082)
(63305)
管理(60986)
大学(53786)
学学(50398)
(48441)
金融(48441)
教育(45759)
农业(44493)
技术(38492)
财经(31993)
经济研究(30978)
业经(29598)
(27277)
问题(24534)
(24429)
图书(23784)
理论(22133)
技术经济(21767)
统计(21641)
(21130)
(20802)
科技(20187)
实践(20162)
共检索到65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刚飞  潘加顺  
目前大部分文献关注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而较少涉及到银行业自身信用的评价研究。本文旨在为中国银行业信用评价提供一个可供探讨的视角,选取2007-2011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18个财务指标以表征中国银行业的信用水平。本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银行2007-2011年的五个主成分因子与方差贡献率,根据两者获得信用总评分与排名,并取2007-2011年的平均排名作为银行业信用评价的排名。然后对2007-2011年银行的信用评价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月飞  
随着中国银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城商行作为新生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城商行137家1,占整个银行金融业的比重也是越来越高,但是上市交易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三家2,因此从整体竞争实力来说还是相当弱的,和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的话,不论是从绝对规模上还是相对竞争力上都是差距很大的。因此,如何发展壮大是眼下各个城商行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上述的考虑来开展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肃昌  万湘媛  
本文从环境报告的可信度、广泛度、客观度、重视度、表现度、便捷度六个方面衡量了银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银行盈利能力、规模、财务杠杆、实际控股人属性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看近几年有较大提升,但各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差异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数量和可信度上;银行资产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际控股人属性也会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提高,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也会相应提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洁  吴祥纲  
银行业税收是国家税收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一定的税收总量限制下,以不同的形式获取税收收入,对银行的影响会有所区别。在现有税负水平下,降低银行业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会增强银行的赢利能力,提高银行的安全性,改变目前流动性过高的状况,尤其是降低对银行经营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的营业税实际税率,有利于提高税收经济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云  王峰  
中国商业银行为满足市场和竞争需要都在着力丰富中间业务。银行的新业务战略与银行不同战略群组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成为一个值得探究问题。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新业务战略的程度通过成本收入比的中介作用对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在相同的新业务战略水平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群组的绩效要明显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群组,发展新业务无法有效分散绩效波动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赵永清  
当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时,要么惜贷增加安全资产配比,要么以更高的净息差来弥补或覆盖可能造成的违约损失。在构建信用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11年至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增加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这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更可能采取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可能降低净息差水平,但一方面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进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赵永清  
当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时,要么惜贷增加安全资产配比,要么以更高的净息差来弥补或覆盖可能造成的违约损失。在构建信用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11年至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增加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这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更可能采取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可能降低净息差水平,但一方面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镕馨  孙一铭  
本文对截至2011年底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1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定,引入Malmquist指数对各家银行的效率值变化进行计算,并观测银行效率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变动和IPO后银行效率的短期变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菲  
从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视角考察了2014年至2015年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效率悖论"的存在性和稳定性问题,特别是产权制度影响,结果发现:多数中国上市银行在样本期间两类效率存在弱差异性,且其差异度极其稳定;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两类效率差异无影响,而拥有多元化产权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则对两类效率的偏离潜在影响效果较大。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即:坚持以创新型、市场化、内涵式的发展理念加速推动银行的转型与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转变角色定位和发展模式;以优化治理结构为目标审慎提高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务的范围与程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自2017年年初开始,银行业"监管风暴"就不断加强。比如,强力整治银行业"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多种市场乱象,修订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业务,加大对商业银行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进入2018年,"严监管"仍在继续,特别是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十条意见和工作要点二十二条,对2018年监管工作的重点和要求进行了细化。
关键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兆峰  王汀汀  王士洋  
本文以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公告数据为基础,以净资产收益率等8个主要财务指标构建盈利因子、偿债因子和可持续发展因子,利用各因子的解释能力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得分。评价结果显示,以南京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大型国有银行,在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两类银行的差距较为显著。但大型国有银行仍然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如庞大的客户资源、广泛的分支网络、稳健的经营战略、隐性的国家信用支持等,从长远角度看,大型国有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股份制银行并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青松  
基于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2007—2016年的财务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业务多元化对其经营业绩及其风险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业务多元化程度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有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城市商业银行比农村金融机构中更加明显;但是业务的多元化并没有分散地方性商业银行的风险,多元化程度与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风险越高,其经营业绩越高,高风险带来了高收益;而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相似特性。本文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多元化战略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正清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