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8)
2023(6829)
2022(5752)
2021(5817)
2020(4899)
2019(11858)
2018(11729)
2017(23237)
2016(11923)
2015(14122)
2014(13955)
2013(13749)
2012(12597)
2011(11633)
2010(11602)
2009(10788)
2008(10562)
2007(9146)
2006(8135)
2005(7544)
作者
(32832)
(27214)
(27041)
(26037)
(17343)
(12889)
(12383)
(10579)
(10496)
(9641)
(9442)
(9272)
(8905)
(8596)
(8552)
(8527)
(8287)
(7841)
(7824)
(7348)
(6912)
(6794)
(6380)
(6242)
(6153)
(6108)
(6050)
(5750)
(5419)
(5298)
学科
(56567)
经济(56526)
管理(29241)
方法(28924)
(27385)
数学(27106)
数学方法(26613)
(21930)
企业(21930)
(18368)
银行(18223)
中国(17063)
(16984)
(16524)
(12848)
贸易(12834)
(12607)
(11846)
(11606)
金融(11605)
(10442)
制度(10430)
业务(9382)
业经(9175)
(9160)
(8843)
银行制(8077)
(7727)
理论(7488)
农业(7405)
机构
大学(170486)
学院(167837)
(81296)
经济(79974)
管理(66229)
研究(59806)
理学(56720)
理学院(56178)
管理学(55151)
管理学院(54862)
中国(54524)
(36783)
(34552)
科学(32126)
(29044)
财经(28067)
中心(27639)
经济学(26862)
研究所(26472)
(25919)
(24776)
经济学院(24218)
北京(24103)
(22978)
财经大学(21331)
(21178)
业大(21063)
(20653)
银行(19761)
(19641)
基金
项目(110121)
科学(88206)
基金(83713)
研究(80599)
(72703)
国家(72255)
科学基金(62442)
社会(53617)
社会科(51209)
社会科学(51199)
基金项目(42638)
自然(39467)
(38737)
自然科(38693)
自然科学(38687)
教育(38045)
自然科学基金(38038)
资助(36970)
(33904)
编号(30847)
(26608)
成果(24980)
重点(24847)
国家社会(23668)
中国(23544)
教育部(23482)
(23177)
(22886)
人文(21852)
大学(21606)
期刊
(81933)
经济(81933)
研究(54503)
中国(34400)
(29743)
金融(29743)
管理(25335)
(24729)
科学(22831)
(22230)
学报(21462)
大学(17467)
学学(16425)
教育(16382)
技术(15887)
经济研究(14842)
财经(14666)
农业(14000)
(12689)
国际(11885)
(11625)
问题(10835)
统计(10813)
业经(10785)
世界(10691)
(9449)
技术经济(9214)
(8643)
决策(8564)
理论(7893)
共检索到260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凤霞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 TO的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银行市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使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外资银行的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和技术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范本,这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因此,我国银行业可以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强强联合,形成更强的竞争力,达到双赢的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强  
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结合代表着商业银行资本运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坚持目前工商企业对银行渗透的同时,应允许银行以各种方式将资本向工商企业领域延伸。
[期刊] 改革  [作者] 阎庆民  
目前理论界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模式选择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分管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统管制。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监管主体模式比较分析 ,并结合中国实际 ,认为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选择 ,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肩负监管和制定货币政策两项职能为最适宜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磊  
虽然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错,但其盈利模式却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从银行价值实现的流程来看,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发展规模、利率水平、业务结构、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因素。但从国内情况看,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资本监管持续加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趋势影响下,中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弊端已逐渐显现。粗放型规模增长不可持续。第一,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中速增长通道,潜在经济增速的下滑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建清  刘日星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易制度建设、多样化碳基金的设立、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宽、碳金融中介服务功能的完善、碳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出现了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的现象,这些外国直接投资相应给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证明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现象—大量的FDI涌入中国银行业,购买股份抢占中国银行业市场。本文试图描述银行FDI在中国的现状,并探索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监管规则的改变、经济的稳健增长、银行业的发展和持续的非金融FDI。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初步但富有帮助的变化。整个银行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包括行业形象得到改善、信用文化得到培养、透明度得到加强、创新得到发展、效率得到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银政”、“银法”、“银市”、“银人”(内部风险经济人的行为)的信息不对称。其解决途径除改革体制、强化内控机制外,还要在市场上打包销售、资产证券、挂牌交易等,充分利用国际化、市场化手段,兼辅以法律、法规、行政制度跟进以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南  王龙  
现金物流管理是银行重要的业务活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中国银行业现金物流管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和风险大等问题。应在供应链框架下建立新的现金物流管理模式,包括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现金物流战略联盟和现金物流风险管理三个模块。针对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给出了仿真建模的思路和对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将现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现金物流组织,能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取得快速发展,成为跨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因,介绍国际、国内银行业战略联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现阶段,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对于中国银行业加速海外布局、有效服务客户、保持战略灵活性、合理控制风险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还就中国银行业如何利用国际战略联盟发展海外业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南  王龙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金快速膨胀、银行单体竞争转向群体竞争的背景下,应在供应链框架下建立起新的现金物流管理模式,这包括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现金物流战略联盟和现金物流风险管理三个模块。针对第三方现金物流管理,笔者给出了建立仿真模型的思路及对运算结果的分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将现金押运、保管和清分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现金物流组织具有现实可行性,能够实现中国银行业现金物流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战略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9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来访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北京签署了联合融资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与国际金融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蔡金勇签署了相关协议。世界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的合作越来越走向深入。2012年11月30日金墉在第一次访华的记者会上谈到,他考察了专门为妇女提供金融服务的德阳银行的一个支行,这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鲍延磊  杨霞  
银行是金融产业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银行业为例对国际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国际银行业的新格局和格局转变中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探讨了国际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世勇  
本文根据我国在WTO协议中的承诺 ,通过对中外银行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在阐明了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入世”可能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