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8)
- 2023(5269)
- 2022(4368)
- 2021(4224)
- 2020(3471)
- 2019(8256)
- 2018(7925)
- 2017(15459)
- 2016(7763)
- 2015(9126)
- 2014(8859)
- 2013(8943)
- 2012(8434)
- 2011(7846)
- 2010(7460)
- 2009(7061)
- 2008(7164)
- 2007(6101)
- 2006(5531)
- 2005(5284)
- 学科
- 济(37510)
- 经济(37483)
- 管理(18017)
- 银(17219)
- 银行(17074)
- 方法(16975)
- 业(16011)
- 数学(15998)
- 数学方法(15950)
- 行(15876)
- 制(14035)
- 中国(13975)
- 企(11950)
- 企业(11950)
- 贸(10426)
- 贸易(10415)
- 易(10288)
- 融(10040)
- 金融(10040)
- 度(9120)
- 制度(9117)
- 业务(9023)
- 银行制(7855)
- 农(7452)
- 财(6748)
- 关系(6003)
- 体(5878)
- 业经(5842)
- 环境(5721)
- 出(5550)
- 机构
- 大学(113392)
- 学院(108893)
- 济(59645)
- 经济(58897)
- 研究(43761)
- 中国(42928)
- 管理(40796)
- 理学(34284)
- 理学院(33913)
- 管理学(33675)
- 管理学院(33456)
- 财(26186)
- 京(24906)
- 科学(21671)
- 经济学(21282)
- 所(21179)
- 财经(21177)
- 中心(19904)
- 经(19690)
- 经济学院(19256)
- 研究所(19204)
- 银(18747)
- 银行(17951)
- 北京(16662)
- 行(16559)
- 财经大学(16207)
- 农(15621)
- 院(15389)
- 融(14903)
- 金融(14708)
- 基金
- 项目(70178)
- 科学(56832)
- 基金(55465)
- 研究(52339)
- 家(48018)
- 国家(47742)
- 科学基金(40962)
- 社会(37422)
- 社会科(35820)
- 社会科学(35816)
- 基金项目(28093)
- 自然(23917)
- 资助(23740)
- 自然科(23428)
- 自然科学(23423)
- 教育(23206)
- 自然科学基金(23059)
- 省(22164)
- 划(20254)
- 中国(18394)
- 编号(18080)
- 部(18020)
- 国家社会(17556)
- 重点(16126)
- 教育部(16074)
- 发(15726)
- 成果(15219)
- 人文(14763)
- 创(14614)
- 社科(14194)
共检索到181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涵中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不断深化,并逐渐成为我国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监管法规的主要参考及监管变革的风向标。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好核心竞争力这个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对于银行来讲,要求能够拥有自身的经营特色,在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在纷杂的竞争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垄断优势",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专业化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巴塞尔协议Ⅲ是当前最受瞩目的金融监管改革。基于巴塞尔Ⅲ,中国银监会和央行也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本文在分析巴塞尔Ⅲ实施背景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境内银行业的特征,分别考察了主要监管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适用性。本文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主要是顺应国际监管趋势的结果,而在境内银行业特殊性的考量方面尚存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分析提出建议,"规则监管"应向"原则监管"过渡,使监管措施做到因地制宜,更符合中国银行业的需要,从而为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景聪
由于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重大变化 ,1 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已不足以作为当今银行业的管理标准。自 1 999年起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一个新的协议框架 ,预计到2 0 0 1年末完成 ,并希望从 2 0 0 4年在成员国间完全付诸实施。本文试图解释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理由 ,并概述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 ,最后简要评估其在中国银行业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兵 孙立坚 赵正龙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巴塞尔协议Ⅱ的缺陷,对金融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Ⅱ的反思推动了全球银行监管的改革,促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本文基于资本的视角,展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改革动向,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巴塞尔协议Ⅲ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银行监管 资本约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宁喆敏
"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我国制定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本文对"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及分阶段实施安排,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商业银行应吃透"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内容,尽快建立适合本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并实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新协议的实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建清
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即《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确立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经过对比《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发现,新监管标准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资本充足率标准使中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将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流动性监管标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拨备率和杠杆率监管标准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促使经营模式转型、强化风险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是中国商业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适应新监管标准的有效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捷
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协议》。我国已加入了WTO,我国的银行与外资银行很快就要进行正面交锋,但我国银行在很多指标上都达不到原有的《巴塞尔协议》要求,而《新巴塞尔协议》的指标比原来的更高,这势必会对我国的银行构成一定的影响,而我国的银行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达到这些指标,中国银行如何与《新巴塞尔协议》接轨?本文将以新协议的三个支柱为原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巴塞尔协议 资本 监管 约束 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燕玲
新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游戏规则,其推行与实施是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开放的必然,也是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的必需。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业及海外机构从基础做起,从简单做起,白手起家,加快步伐,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平
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流动性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和参数标准等方面,全方位地评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报告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巩云华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较旧巴塞尔协议最大的突破是在银行监管中引入了透明度原则,即信息披露制度。该制度立足于社会利益论、立足于银行是一个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市场约束的基础和保障、是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是一种有限信息披露的理念。但该制度要求范围过于宽泛增加了银行的无效成本,在统一标准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银行监管 透明度原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及其意义 1988年7月设立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的“银行业条例及监管委员会”,经过同美、英、法、德、日、意、加、比、荷、卢、瑞士、瑞典等12个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商讨,正式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订定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和确立最低资本比率的办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的目标。”另外,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V·李莱达 王淼
由于新资本协议中的技术和方法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实施难度,发展中国家必须循序渐进、协调推进各项实施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玲
自 1999年 6月首次征求意见稿面世以来 ,新巴塞尔协议已引起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关注。与1988年协议相比 ,新协议的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这充分地反映了银行业的进步。毫无疑问 ,新协议的实施与推广也必将给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协议主要更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它给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新巴塞尔协议 资本 银行监管 挑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建红
巴塞尔协议是80年代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统一监管的一个划时代文件,对各国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监管具有深远影响,我国已表示准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原则监管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使我国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居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必须对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如何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等问题做深入研究,现在距离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在1992年度实现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达到8%的期限只有半年时间,这项研究工作显得更加迫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