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2593)
2022(10637)
2021(10169)
2020(8320)
2019(19340)
2018(19047)
2017(37236)
2016(19784)
2015(22580)
2014(22469)
2013(22228)
2012(21037)
2011(19217)
2010(19210)
2009(18027)
2008(17840)
2007(15859)
2006(14242)
2005(13177)
作者
(53518)
(44273)
(44027)
(42436)
(28360)
(20826)
(20352)
(17136)
(16852)
(16197)
(14963)
(14686)
(14253)
(14080)
(13803)
(13686)
(13100)
(12852)
(12784)
(12734)
(11332)
(10728)
(10683)
(10136)
(10108)
(9909)
(9778)
(9687)
(8791)
(8728)
学科
(87524)
经济(87443)
管理(55624)
(52292)
(40793)
企业(40793)
方法(35415)
数学(30855)
数学方法(30604)
中国(29629)
(26899)
贸易(26885)
(26206)
(24826)
(21744)
(19212)
业经(19017)
地方(17989)
(16483)
银行(16478)
(15953)
农业(15499)
(14418)
金融(14417)
(13683)
环境(13028)
产业(12833)
技术(12716)
(12645)
(12592)
机构
学院(285635)
大学(283189)
(135303)
经济(132916)
管理(107831)
研究(98457)
理学(91407)
理学院(90464)
管理学(89410)
管理学院(88850)
中国(79173)
(63614)
(59511)
科学(51880)
财经(49884)
(47793)
(45385)
中心(44310)
经济学(43808)
研究所(42326)
(42258)
经济学院(39738)
北京(38767)
(37005)
财经大学(36892)
师范(36776)
(35864)
(35529)
(34042)
业大(32430)
基金
项目(175353)
科学(139925)
研究(138541)
基金(128184)
(108217)
国家(107354)
科学基金(92432)
社会(91033)
社会科(86594)
社会科学(86581)
基金项目(66070)
(65602)
教育(63390)
编号(56574)
(55144)
自然(53702)
资助(53231)
自然科(52417)
自然科学(52406)
自然科学基金(51499)
成果(47351)
(41389)
(40331)
课题(39765)
重点(39313)
国家社会(38481)
(37160)
教育部(36669)
(36144)
人文(36071)
期刊
(152954)
经济(152954)
研究(96670)
中国(56318)
(46651)
管理(41748)
(33470)
科学(33153)
(32622)
金融(32622)
教育(32413)
学报(32226)
经济研究(27038)
大学(26314)
业经(25192)
财经(25032)
技术(24543)
学学(24270)
(23941)
农业(22967)
问题(21902)
(21856)
国际(21088)
世界(15861)
技术经济(14587)
商业(14502)
现代(13603)
理论(13317)
(13047)
论坛(13047)
共检索到44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戚佰阳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越来越繁荣,一国如何在多边贸易规则下实现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我国铜版纸产业本是弱势产业,却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介入后,从弱势逐步演化为产能过剩,直至被多国反倾销。本文对这一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由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缺乏适当的配合,最终引发了铜版纸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戚佰阳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越来越繁荣,一国如何在多边贸易规则下实现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我国铜版纸产业本是弱势产业,却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介入后,从弱势逐步演化为产能过剩,直至被多国反倾销。本文对这一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由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缺乏适当的配合,最终引发了铜版纸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伟  
2003年8月,我国原外经贸部最终裁定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铜版纸征收4%-71%不等的反倾销关税,执行期5年。然而短短三年后,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06年10月31日,美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学义  
传统意义上将产业政策认为是一国内部的经济管理政策。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时也越来越受到WTO贸易规则的约束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影响。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发挥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推动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相协调,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杰  
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的一大掣肘,相关产业政策的不当引导与干预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产业政策调控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产业政策措施不当的特征与不良后果,以及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产业政策不当调控所引发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从合理选择产业政策使用范围、优化产业政策调控措施和把握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发展规律三个层面提出应重塑产业政策调控理念,以从根本上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寅龙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贸易变得频繁,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协调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中国的钢铁产业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双重保护之下,从弱势产业一直发展逐步产生产能过剩。中国企业在将国内过剩的产能出口之际,却在国外遭遇了种种摩擦。本文对钢铁行业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缺乏某种程度的配合,最终引发了钢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燕  张波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日益走向制度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逐步走向法制化、影响力日趋国际化,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继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推动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制定与国际贸易规则相协调,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博弈,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涉华制度性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国内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WTO规则对我国国内产业政策制定的约束,最后提出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制定的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领域的实践越发完善,但在某些行业也存在政策实施效果与政策目标背离的现象。本文以聚氯乙烯产业发展历程为例,分析聚氯乙烯产业在经历不同政策背景后所涌现出的各种问题。本文观点:要想最大程度的惠及各类产业的发展,政府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需要更加充分地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形成了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自上而下的变迁为变迁强度类型、以从WTO法律体制进行制度移植为主要制度变迁方式、以渐进式(例如逐渐开放的政策)为制度变迁进度类型为特征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问题上形成外因引致的制度变迁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内因引致的制度变迁为一体的制度变迁体制。本文从目前中国有关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体制性问题入手,并借鉴美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体制的经验,提出中国有必要建立起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体制,并从机构设置和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党的十八大政府报告在开放型经济部分中明确指出,要"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位贸易大国,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未来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任务极为艰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贸易强国和经济强国的进程,强化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敏  刘阳  
目前我国经济已逐步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体系中,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为深入探寻产业和贸易协同发展的规律,验证现有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是否适应时代要求,发掘未来调整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综合分析我国产业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路径,对贸易政策产生的相关效应进行阶段性、系统性的总结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从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发展路径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俊杰  
本文从产业政策视角研究转型时期我国产能过剩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当前产业政策刺激了大量的企业对少数具有政府偏好产业的集中进入,而企业自身的投资冲动行为又进一步加强了产能过剩程度。过剩产能形成后,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宏观目标的考量往往会在产业政策指导下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去库存、鼓励创新、限制退出,这种选择性的疏导策略又在客观上造成产能过剩化解机制受阻,从而使得产能过剩"日益严重",且"久治不愈"。进一步地,本文利用1999—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其政策意义在于有效防范和治理产能过剩,为加快产业政策转型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