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9)
- 2023(10457)
- 2022(8475)
- 2021(7848)
- 2020(6583)
- 2019(15134)
- 2018(14621)
- 2017(27105)
- 2016(14457)
- 2015(16437)
- 2014(15914)
- 2013(16212)
- 2012(14887)
- 2011(13459)
- 2010(13405)
- 2009(12745)
- 2008(12918)
- 2007(11197)
- 2006(9944)
- 2005(9411)
- 学科
- 济(73238)
- 经济(73159)
- 业(72461)
- 企(65890)
- 企业(65890)
- 管理(55469)
- 方法(33149)
- 数学(25702)
- 数学方法(25580)
- 业经(25358)
- 农(24189)
- 财(22781)
- 中国(20236)
- 农业(17503)
- 务(17293)
- 财务(17275)
- 财务管理(17264)
- 企业财务(16317)
- 技术(15790)
- 贸(14845)
- 贸易(14837)
- 易(14526)
- 制(13901)
- 策(13454)
- 和(13219)
- 划(13151)
- 体(11449)
- 理论(11352)
- 企业经济(10681)
- 技术管理(10377)
- 机构
- 学院(217581)
- 大学(214853)
- 济(106162)
- 经济(104817)
- 管理(88762)
- 理学(76364)
- 研究(76003)
- 理学院(75622)
- 管理学(74908)
- 管理学院(74496)
- 中国(62302)
- 财(46058)
- 京(45549)
- 科学(41986)
- 农(38988)
- 所(38069)
- 财经(36935)
- 研究所(34381)
- 经(33943)
- 中心(33465)
- 经济学(33179)
- 江(31298)
- 农业(30785)
- 业大(30646)
- 经济学院(29986)
- 北京(29109)
- 财经大学(27374)
- 院(26504)
- 商学(25760)
- 经济管理(25628)
- 基金
- 项目(140611)
- 科学(114009)
- 基金(107039)
- 研究(103564)
- 家(93100)
- 国家(92298)
- 科学基金(80599)
- 社会(71041)
- 社会科(67637)
- 社会科学(67621)
- 基金项目(55950)
- 省(52070)
- 自然(50284)
- 自然科(49220)
- 自然科学(49208)
- 自然科学基金(48487)
- 教育(45460)
- 划(43733)
- 资助(43465)
- 编号(38664)
- 业(34473)
- 部(32896)
- 创(32547)
- 重点(31458)
- 国家社会(31236)
- 发(30995)
- 成果(29974)
- 创新(29600)
- 中国(28651)
- 教育部(28532)
共检索到334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彭恒文
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和HP滤波分别测算了中国铁路运输业1953年~2006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趋势及原因。分析表明:(1)1998年以前,TFP增长率涨跌交替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8年以来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改革开放以来的产出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3)制度因素、结构变动、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可以作为TFP增长率变动的一种解释,但技术进步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TFP的增长;(4)产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缓解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在于技术进步,当前推行的投融资机制改革需要在确保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家杰
Solow残差法在计量全要素生产率时忽略了制度因素,为此本文在构建模型时增加制度虚拟变量。通过用修正后的模型估计中国1978年以采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很显著;但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却在低位徘徊。文章认为,应该加强教育投入、切实推动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以及加快立法,以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和公正。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 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秉镰 刘玉海 张建波
利用具有完全可乘性的非参数Hi cks-Moorst een生产率指数,对中国铁路运输业在1 997-201 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对区域铁路运输业生产率进行绝对收敛检验。研究发现,平稳快速的技术进步是样本期间内中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投入产出混合效率的下降则是各时段某些地区综合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全国及三大地区的铁路运输业生产率在统计上均存在着显著的绝对收敛。此外,还应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结构变迁、资本深化和引致需求等诸多因素对于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以及效率变动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经济结构和铁路运输内部结构分别与铁路运输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卫平 郑风田
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的TFP都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以1979年为分界点,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的源泉经历了一场以投入增加为主向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的粮食生产力革命。1997年以来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要素的下降。从政策角度看,一方面,中国未来要养活自己还主要依赖于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这需要进行一些政策改革以挖掘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种粮的收益,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投入机制。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增长源泉 中国粮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建国 刘宇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探讨2006—2013年杭州旅游发展绩效及其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此间杭州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且上升的趋势,上升了10.8%,上升的原因在于,这8年间杭州旅游的历年平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在大部分年份均显著改善;此间杭州旅游纯技术效率是下降的,但呈现向好发展的势头,下降的原因在于投入要素在使用上的效率未能实现优化。从空间格局上看,杭州旅游效率呈现了空间差异的特征,但是区域差异不大。进一步对杭州市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发现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等因素对旅游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赋予的政策涵义。
关键词:
杭州旅游 绩效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房汉国
文章首先采用永续存盘法对1952年-2014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分析其增长率。文章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是要素驱动型的粗放增长模式;且近十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渐下降,全要素生产率较之前有较大的落差。最后,文章从产业结构、体制变革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而带动经济复苏的建议。
关键词:
永续存盘法 资本存量估算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畅
随着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促进流通业的低碳转型是实现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水平、信息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流通能源强度、交通网络密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业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GWR估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多维驱动因素对流通业TFP的方向和强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平稳特征,其中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中部高、东西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信息化水平、交通网络密度、技术创新能力则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而能源强度对各省份流通行业TFP均有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提高流通业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子文 刘向东
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增长模式及驱动因素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甄别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原因,有助于深化对我国零售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的认识。零售业在我国社会化商品流通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增长核算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1998年以来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的测度和分解。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是2004年外资进入和2008年金融危机;从行业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是无货铺零售业、综合零售业、家电产品零售业以及服装日用品零售业的低速发展;从生产率分解的角度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此外,本文还发现我国零售业具有典型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同时资源扭曲配置的现象长期存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子文 刘向东
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增长模式及驱动因素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甄别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原因,有助于深化对我国零售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的认识。零售业在我国社会化商品流通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增长核算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1998年以来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的测度和分解。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是2004年外资进入和2008年金融危机;从行业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是无货铺零售业、综合零售业、家电产品零售业以及服装日用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奇 王会 陈海丹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本文将农业生产中的氮磷流失作为一种要素投入测算了中国农业1992-2010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变化指数,并与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层面来看,研究期内我国农业GTFP年均增长与TFP基本相同;分解分析表明,我国农业GTFP和TFP的增长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的降低抵消了部分技术进步的效果,纳入环境要素后技术效率的下降趋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趋势都有所放缓。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GTFP年均增幅高于其TFP,中部地区二者基本相等,西部地区前者年均增幅低于后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刘李华
本文测算了1989~2013年工业分行业的增加值、劳动投入、资本存量,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计算1990~2013年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估计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工业TFP增长的效应。本文发现,在考察期内,只有技术进步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配置效率改善在2000年以后明显放缓;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显著提高了工业TFP增长率,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将考察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后一阶段所有制结构变化对TFP的促进作用明显小于前一阶段。工业改革的重点在于促使资源合理、自由流动,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工业TFP增长释放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
所有制 全要素生产率 配置效率 工业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首先利用索洛残差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随后从制度变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进行定量考察。分析表明:(1)技术引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2)1994年以后中国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从推动资本、劳动增长转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来。(3)虽然改革开放以来R&D经费投入增长迅速,但这些R&D投入只是大大增加了中国技术知识存量,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兴建 罗刚飞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阐述了Fre-Primont(FP)指数测算TFP的优势,利用FP指数对我国1995-2012年省际TFP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8年之前我国TFP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03%,2008年之后下降至-32.6%,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要素投入,主要原因是TFP效率下降;由于2008-2012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下降较多,使得三个地区TFP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而东部地区仅技术进步下降较大,TFP降幅相对较小;东部和东北省份的TFP水平值相对较高,省际差异基本呈现扩大趋势,西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宾 曾志雄
中国经济在2003~2007年间年增长率都超过10%,这与前期文献对中国增长后劲乏力的悲观预测似不一致。本文使用并延展Holz(2006)的资本存量序列,通过要素收入份额可变的增长核算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世纪之交前后的TFP增长率并不像其他文献所报告的那样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其原因在于前期的文献采用了不合适的投资流量指标,高估了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进而低估了TFP增长率。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核算 资本存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汝资 刘耀彬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二元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关键转型期,系统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动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应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78-2013年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改革释放期、震荡调整期、平稳增长期、结构调整期,发现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6
行政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分析——以中国铁路运输业为例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移动与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业引入竞争的效应及措施分析——基于国外铁路运输业的实践
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中国省域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及溢出
运输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基于全球42个经济体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演进与要素错配——基于2003-202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197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