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8)
2023(10634)
2022(9023)
2021(8314)
2020(7267)
2019(17112)
2018(16450)
2017(31930)
2016(17326)
2015(20099)
2014(19806)
2013(20080)
2012(18996)
2011(17339)
2010(17175)
2009(16091)
2008(16084)
2007(14225)
2006(12219)
2005(10992)
作者
(51273)
(43068)
(42889)
(41111)
(27357)
(20743)
(19756)
(16687)
(16255)
(15100)
(14727)
(14447)
(13649)
(13634)
(13479)
(13390)
(13080)
(12757)
(12373)
(12342)
(10683)
(10592)
(10505)
(9765)
(9668)
(9572)
(9454)
(9335)
(8662)
(8612)
学科
(82291)
经济(82216)
管理(47457)
(47124)
方法(42919)
数学(39417)
数学方法(39169)
(36249)
企业(36249)
中国(22640)
(20915)
(20005)
(17774)
贸易(17768)
(17328)
业经(14921)
(14559)
(14549)
农业(13864)
地方(13219)
(13115)
银行(13076)
(12576)
金融(12574)
(12462)
(12278)
财务(12263)
财务管理(12231)
环境(11691)
企业财务(11608)
机构
大学(262729)
学院(258175)
(119344)
经济(117380)
管理(99188)
研究(91413)
理学(86210)
理学院(85250)
管理学(84097)
管理学院(83617)
中国(70496)
(55083)
科学(53521)
(52117)
(46418)
(45993)
财经(42735)
研究所(42402)
中心(41400)
经济学(39296)
(39160)
业大(38818)
农业(36703)
(36397)
经济学院(35808)
北京(34884)
(32039)
财经大学(32031)
(31963)
师范(31717)
基金
项目(172990)
科学(137231)
基金(129741)
研究(123949)
(113762)
国家(112915)
科学基金(96235)
社会(82332)
社会科(78387)
社会科学(78361)
基金项目(68138)
(64229)
自然(61064)
自然科(59732)
自然科学(59713)
自然科学基金(58785)
教育(57177)
(55387)
资助(54232)
编号(47535)
(40812)
重点(39290)
成果(38579)
(37247)
国家社会(35826)
(35776)
教育部(35266)
科研(33734)
创新(33656)
人文(33437)
期刊
(120842)
经济(120842)
研究(76126)
中国(47094)
学报(41790)
(40273)
(39728)
科学(38349)
管理(33486)
大学(31459)
学学(29739)
农业(27558)
(24496)
金融(24496)
财经(22021)
教育(21843)
经济研究(21452)
技术(20928)
(19003)
业经(17359)
问题(16879)
(16414)
(16298)
技术经济(14189)
世界(14050)
国际(13860)
统计(13840)
(12078)
(12058)
理论(11883)
共检索到37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凯  史红亮  
基于动态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1992~2007年中国28个省市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七大经济区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指标,分析了这三个指标对中国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钢铁行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技术效率相对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七大经济区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级差,低效经济区学习和追赶高效经济区的效应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钢铁产业各经济区产能应实现在高效率地区的相对集中,获取行业的规模经济;各经济区都应该注重钢铁行业管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雪洁  张东崴  
随着主要大型钢铁企业相继成功上市,中国钢铁产业开始走向由"大"变"强"之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决策与激励机制,在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如何表现,并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对28家主要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整体技术效率水平中等偏上。同时,建立以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为核心的技术无效率影响模型得出,当前富有激励性的制度安排与相对集权的决策方式对提升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基于DEA的非参数分析,对我国钢铁行业28个省份在1992~2008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并按七大经济区对我国钢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和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潜力巨大;(2)能源调整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大西南、大西北三大经济区;(3)我国钢铁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U型"关系,钢铁行业规模递增效应对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集约型扩张阶段才能凸显出来;(4)技术进步是影响钢铁能效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利华  周勤  杨家兵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苟林  
评估节能减排潜力,筛选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对钢铁行业低碳开展非常重要。文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2012~2030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累计节能潜力约为3.8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13.7亿吨CO2;17项技术具有经济可行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6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9.9亿吨CO2。折现率和价格(燃料、电力和CO2)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低折现率、高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9亿吨标准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7.7万吨CO2;在高折现率、低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小,累计节能潜力约为1.6亿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万燕鸣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2002—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23家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效率偏低,规模不经济问题较普遍,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差值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钢铁行业还存在投入拥挤问题;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企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时间区间内先降后升——这与整个行业2002—2008年盈利水平相一致。最后提出,中国钢铁行业应改善企业的规模效益、重视技术进步、走集约式发展的道路,以促进行业由大转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闫波  
本文运用中国钢铁行业滞后一期的产出代替劳动和资本变量,把钢铁行业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用岭回归估算了中国钢铁行业各能源品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结果表明:煤炭与石油、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在1左右,中国钢铁行业可通过用石油、天然气、电力替代煤炭来实现其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拥军  杜立辉  高学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艾明晔  李呈祥  
基于中国19802013年钢铁行业数据,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构建要素成本份额方程,运用动态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似不相关回归对钢铁行业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关系进行测度,并通过引入价格的非对称性来研究回弹效应。结果表明:钢铁行业的能源和资本自价格弹性均为负;资本和能源的绝对替代弹性和相对替代弹性均为正。能源对资本的绝对替代弹性大于资本对能源的绝对替代弹性,但资本对能源的相对替代弹性自2000年以后逐渐占优于能源对资本的相对替代弹性;钢铁行业的回弹效应高达95.85%,由能源效率提高而节约的能源基本上被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艾明晔  李呈祥  
基于中国1980~2013年钢铁行业数据,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构建要素成本份额方程,运用动态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似不相关回归对钢铁行业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关系进行测度,并通过引入价格的非对称性来研究回弹效应。结果表明:钢铁行业的能源和资本自价格弹性均为负;资本和能源的绝对替代弹性和相对替代弹性均为正。能源对资本的绝对替代弹性大于资本对能源的绝对替代弹性,但资本对能源的相对替代弹性自2000年以后逐渐占优于能源对资本的相对替代弹性;钢铁行业的回弹效应高达95.85%,由能源效率提高而节约的能源基本上被回弹效应所抵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近年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快在海外找矿、海外建厂和在海外建立贸易服务体系的步伐,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王涵  
文章在界定资产重组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绩效和可持续竞争能力两个维度构建资产重组质量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独立性权系数法测度了2000—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质量。结果显示,资产重组质量呈现波动上升特征,在2015年以前上升幅度较小,在2015年以后上升幅度较大,其资产重组质量的波动变化与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由测度的指标权重可知,总资产增长率、市场集中度、钢材出口数量占比、销售收入增长率、新产品销售率以及产能利用率对中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质量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骥涛  黄桂田  
本文利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生命周期模型,以1997-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及对应年度的各行业能源消耗数据为例,测算了钢铁行业单位产值和总产值的直接能源消耗、间接能源消耗、完全能源消耗。并且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识别出了决定和影响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的关键产业部门和关键生产环节。研究发现:1997-2012年钢铁行业单位产值的完全能源消耗从5.3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1吨标准煤/万元;对钢铁行业能耗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重要部门的能耗以及重要生产环节的直接消耗,才能有效降低钢铁行业完全能源消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张葆君  刘亦文  
运用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CHUGE模型,改变进口溢价和出口转换变量,控制出口产品流通成本,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表明:钢铁行业是人民币升值的受益产业;人民币的一次性大幅升值能显著地刺激钢铁行业产能扩张、投资增加和就业增长;人民币的渐进式升值则能减少钢铁行业的进出口波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蕊娇  刘振鸿  
本文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出发,针对钢铁行业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的"三高"行业性质,结合碳排放盘查方法研究对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加以计算,建立钢铁行业碳核算体系,并对未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