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3)
2023(4926)
2022(3657)
2021(3588)
2020(2887)
2019(6820)
2018(6490)
2017(12418)
2016(6471)
2015(7579)
2014(7216)
2013(7327)
2012(6995)
2011(6472)
2010(6121)
2009(5651)
2008(5505)
2007(4580)
2006(4072)
2005(3810)
作者
(16731)
(14091)
(14060)
(13560)
(8983)
(6586)
(6333)
(5508)
(5431)
(4991)
(4773)
(4661)
(4624)
(4555)
(4446)
(4378)
(4266)
(4051)
(3920)
(3652)
(3603)
(3350)
(3273)
(3267)
(3173)
(3127)
(3061)
(2792)
(2787)
(2770)
学科
(32773)
经济(32743)
管理(15379)
方法(14052)
(13612)
数学(13259)
数学方法(13231)
中国(13120)
(9894)
企业(9894)
(9420)
贸易(9414)
(9316)
(6948)
(6941)
银行(6941)
(6861)
(6738)
业经(6078)
(5879)
(5748)
金融(5748)
(5330)
关系(5310)
环境(5072)
(4637)
(4418)
产业(4406)
出口(4373)
出口贸易(4373)
机构
大学(93670)
学院(90411)
(51538)
经济(51017)
研究(38458)
管理(33296)
中国(32409)
理学(28412)
理学院(28086)
管理学(27899)
管理学院(27716)
(21054)
(20805)
科学(18969)
(18563)
经济学(18404)
财经(17156)
研究所(16940)
经济学院(16639)
中心(16258)
(16072)
北京(14060)
(13796)
财经大学(13062)
科学院(11960)
(11525)
研究中心(11366)
(11160)
社会(11148)
师范(11106)
基金
项目(59949)
科学(49010)
基金(47570)
研究(45270)
(41692)
国家(41434)
科学基金(35285)
社会(32824)
社会科(31385)
社会科学(31379)
基金项目(24020)
自然(20225)
教育(20041)
资助(19863)
自然科(19818)
自然科学(19813)
自然科学基金(19529)
(18337)
(17143)
中国(16874)
(15798)
国家社会(15698)
编号(15685)
教育部(14048)
重点(13749)
(13677)
成果(13075)
人文(12690)
(12454)
重大(12311)
期刊
(52238)
经济(52238)
研究(32689)
中国(19580)
(14898)
管理(13281)
科学(12623)
学报(11453)
(11453)
金融(11453)
经济研究(10536)
(10378)
大学(9379)
财经(9344)
(9056)
学学(8775)
国际(8469)
世界(8420)
(8275)
农业(7462)
问题(7286)
教育(7031)
技术(6573)
业经(5791)
(5449)
技术经济(4787)
统计(4282)
经济问题(4223)
(4149)
贸易(4149)
共检索到143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湘鄂  赵成  陈雳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开始呈现投资继续增长、表观消费增速趋缓、行业盈利水平减弱等迹象,2012年以来开始陷入全行业亏损。"粗钢产量高、需求增速低、冶炼成本高、钢材价格低、行业效益低"的行业状况,说明行业格局及产品结构性问题严重,必须促进市场化的行业整合,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钢铁行业转型需重视特钢,重视环保指标,提高企业集中度,重视兼并重组的经济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近年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快在海外找矿、海外建厂和在海外建立贸易服务体系的步伐,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王涵  
文章在界定资产重组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绩效和可持续竞争能力两个维度构建资产重组质量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独立性权系数法测度了2000—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质量。结果显示,资产重组质量呈现波动上升特征,在2015年以前上升幅度较小,在2015年以后上升幅度较大,其资产重组质量的波动变化与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由测度的指标权重可知,总资产增长率、市场集中度、钢材出口数量占比、销售收入增长率、新产品销售率以及产能利用率对中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质量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骥涛  黄桂田  
本文利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生命周期模型,以1997-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及对应年度的各行业能源消耗数据为例,测算了钢铁行业单位产值和总产值的直接能源消耗、间接能源消耗、完全能源消耗。并且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识别出了决定和影响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的关键产业部门和关键生产环节。研究发现:1997-2012年钢铁行业单位产值的完全能源消耗从5.3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1吨标准煤/万元;对钢铁行业能耗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重要部门的能耗以及重要生产环节的直接消耗,才能有效降低钢铁行业完全能源消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拥军  杜立辉  高学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张葆君  刘亦文  
运用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CHUGE模型,改变进口溢价和出口转换变量,控制出口产品流通成本,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表明:钢铁行业是人民币升值的受益产业;人民币的一次性大幅升值能显著地刺激钢铁行业产能扩张、投资增加和就业增长;人民币的渐进式升值则能减少钢铁行业的进出口波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苟林  
评估节能减排潜力,筛选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对钢铁行业低碳开展非常重要。文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2012~2030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累计节能潜力约为3.8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13.7亿吨CO2;17项技术具有经济可行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6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9.9亿吨CO2。折现率和价格(燃料、电力和CO2)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低折现率、高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9亿吨标准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7.7万吨CO2;在高折现率、低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小,累计节能潜力约为1.6亿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蕊娇  刘振鸿  
本文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出发,针对钢铁行业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的"三高"行业性质,结合碳排放盘查方法研究对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加以计算,建立钢铁行业碳核算体系,并对未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凯  史红亮  
基于动态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1992~2007年中国28个省市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七大经济区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指标,分析了这三个指标对中国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钢铁行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技术效率相对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七大经济区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级差,低效经济区学习和追赶高效经济区的效应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钢铁产业各经济区产能应实现在高效率地区的相对集中,获取行业的规模经济;各经济区都应该注重钢铁行业管理...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彦佳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生命周期及钢产量预测王彦佳(清华大学100084)SteelIndustryLifeCycle&SteelOutputForecastingforChina¥WangYanjasSteelisthebaseofnationalecon...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畅  丁凯  
以钢铁工业为研究对象,借助于一个战略性进口政策的扩展模型和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了在考虑行业周期性的情况下中国钢铁行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得出了在钢铁业在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性贸易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旭   李照令   耿涌   陈伟  
【目的】钢铁行业是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其碳减排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识别碳减排措施产生的资源环境影响并揭示区域差异性可为中国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方法】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Asian-Pacific Integrated Model (AIM)/Enduse模型建立了反映资源环境经济关联的工厂级中国钢铁行业综合评估模型,预测了2060年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下粗钢需求,重点识别了生产结构调整、减排技术普及、碳政策以及碳中和技术措施产生的资源影响(燃料、焦炭、电力、氢能、废能废热、铁矿石和废钢)和环境影响(CO_2、十种大气污染物以及汞),揭示了典型环境排放(CO_2、甲烷和汞)的区域差异性及空间格局。【结果】(1)随着可回收废钢存量增加,短流程的粗钢产量占比将由2020年的10.6%提高到2060年的70%;(2)在多种减排措施协同作用下,相较于2020年,206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总能耗将下降70%~76%,燃料消耗减少92%(其中煤炭占比将下降为0,生物质能占比将上升69%,具有还原剂属性的焦炭消耗量将下降90%),CO_2排放量将减少89%~91%,但甲烷、有机碳和汞排放增加需引起关注;(3)在多种减排措施协同作用下,不同粗钢需求路径下钢铁行业省级碳减排差异明显,高粗钢需求情景下呈汞排放增加趋势的省份数量较多。【结论】中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应加强系统筹划,警惕减排措施产生的环境排放要素间“抵消”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差异以及资源禀赋承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勤  吴利华  杨家兵  
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视角,构建了钢铁行业纵向整合动因的外部力量推动—内在利益追求—自身条件许可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三种力量的强弱组合,决定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实现模式的选择。通过对28家钢铁上市公司年报里披露的重大整合案例进行统计,发现钢铁上市公司在不同环节对整合模式的选择存在偏好,并对这些偏好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最后,选择三种典型的上市公司:临海港口型G宝钢、资源依托型G西钢、市场临近型G马钢,归纳出目前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存在涉及面广,整合力度大,实现模式多样化以及整合存在阶段性等四大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利华  周勤  杨家兵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绍洲  徐珍珍  杨芷萱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额分配策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钢铁行业为例进行成本效率评估和碳配额分配,研究发现:(1)在短期中国碳价格不变和长期中国碳价格上涨情况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导致行业成本效率下降;(2)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数量越多则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效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中国碳价格水平越高则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越稳定;(3)通过碳市场优化配额分配能有效缓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负面影响;(4)在优化碳配额的同时进行能源消费量调整,能够获得对配额总量影响较小的方案。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完善碳市场政策、有效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