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6)
2023(15555)
2022(13385)
2021(12670)
2020(10367)
2019(24050)
2018(23913)
2017(45202)
2016(24447)
2015(27601)
2014(27560)
2013(27327)
2012(25606)
2011(23328)
2010(23264)
2009(21107)
2008(20691)
2007(18060)
2006(15986)
2005(14432)
作者
(71032)
(58756)
(58406)
(55384)
(37728)
(28123)
(26613)
(23190)
(22466)
(21118)
(20103)
(20050)
(18761)
(18636)
(18148)
(18096)
(17451)
(17219)
(16777)
(16693)
(14743)
(14467)
(14105)
(13361)
(13224)
(13130)
(13029)
(13025)
(11877)
(11620)
学科
(105627)
经济(105527)
管理(65445)
(62048)
(49273)
企业(49273)
方法(43783)
数学(38049)
数学方法(37581)
中国(32460)
(27977)
地方(25290)
业经(23153)
(21799)
(21517)
(20786)
贸易(20770)
(20159)
农业(18788)
(17941)
环境(16944)
(16783)
银行(16742)
(16277)
(16163)
(16134)
金融(16132)
理论(15918)
技术(15683)
(15244)
机构
大学(347405)
学院(345704)
(143144)
经济(140143)
管理(134111)
研究(124902)
理学(115121)
理学院(113763)
管理学(111816)
管理学院(111196)
中国(94884)
(76707)
科学(76229)
(63264)
(62819)
研究所(57633)
中心(55560)
(55335)
业大(50132)
财经(50030)
(49907)
北京(49846)
(47612)
师范(47189)
(45657)
(45608)
农业(43144)
经济学(42949)
(41025)
经济学院(38662)
基金
项目(233173)
科学(182800)
研究(172450)
基金(168035)
(146597)
国家(145379)
科学基金(123917)
社会(107960)
社会科(102311)
社会科学(102287)
(89506)
基金项目(88599)
自然(79347)
教育(78628)
自然科(77502)
自然科学(77484)
自然科学基金(76067)
(75894)
编号(70182)
资助(70108)
成果(57456)
(53415)
重点(52333)
(51698)
课题(49089)
(47939)
创新(44776)
国家社会(44483)
教育部(44216)
科研(44108)
期刊
(161742)
经济(161742)
研究(107319)
中国(70637)
学报(53222)
(51202)
管理(50940)
科学(50606)
(44985)
教育(42127)
大学(40340)
学学(37620)
农业(36397)
(31342)
金融(31342)
技术(31066)
经济研究(26476)
业经(26189)
财经(23844)
问题(20795)
(20450)
图书(19555)
(19423)
技术经济(17280)
(17260)
理论(17240)
科技(16808)
世界(16578)
资源(15873)
实践(15586)
共检索到524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铁梅  孔宪丽  刘玉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对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上已利用了钢铁工业指数对钢铁工业进行有效的监测预测,而我国对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工作刚刚起步。我们通过多方面收集与钢铁工业有关的月度经济指标,利用时差相关分析等方法从中筛选出钢铁工业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并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CI)方法构建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景气指数,以期为政府、钢铁企业及相关部门准确判断钢铁工业发展形势,有效预测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动向,正确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力度及经营方针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继祥  何军红  
1 1992年钢铁工业景气状态的基本判断 1.1 景气状态经济景气波动分析方法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析经济运行状态并判断经济趋势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剔除经济增长波动中不确定因素、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的影响,并能把众多经济指标的变化信息加工成经济景气指数,从而可以避免众多指标变化带来的分析判断难度,使人们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情况。目前最常用的景气指数有两种,一是景气扩散指数;二是景气合成指数。景气扩散指数主要反映经济扩张情况及景气发展动向,它以0.5为中心线上下波动;景气合成指数反映景气扩张程度,以100为中心线上下波动。我们采用这两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分析全国和西部钢铁工业的基本格局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认为到下世纪前期,国内钢铁工业将着重于产品品种和质量为中心的结构性调整和内涵增长,现有钢铁工业空间分布格局将趋于稳定,西部钢铁工业在加强现有企业更新、改造与重组,及东西合作的条件下,具有一定增长潜力,并将维持己有比重,特钢份额有所提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岭  江飞涛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产业。通过分析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可知在总体上"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十分明显,但能源利用效率和技术水平等依然低于国外先进水平。随着废钢以及电炉炼钢比重的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效果将有所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笔者从需要发展完善的废钢收集系统、提高电炉炼钢比例、淘汰落后产能、引进与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谭英平  
自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受到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因此,研究中国钢铁工业近些年的发展轨迹,探寻产业内部特征与经济外部环境对我国钢铁工业供给与需求的影响结构,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前景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总结分析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适当的统计、计量经济方法与模型,对中国钢铁工业的供需机制展开定量研究,改进和弥补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得出了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薛传钊  张信传  
中国钢铁工业的利税、投资、债务及对策薛传钊,张信传钢铁工业是中国的有功之臣。1949~1994年,它在实物形态上累计为国民经济生产了12.65亿吨钢,9.74亿吨钢材;同期在价值形态上为社会积累了3659亿元利税,并使上百万以至近400万的钢铁职工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宁敖  
中国钢铁工业差距的国际比较宁敖1992年我国钢产量突破8000万吨大关,此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钢铁工业可以在世界上称为一流呢?显然不能。因为同样的数量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产钢大国不等于是产钢强国,在令人鼓舞的数字背后潜伏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山川  张文忠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会反作用于钢铁工业,促进其持续发展。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钢铁工业的空间格局因而呈现出分异。通过计算1985-2006年的钢产量的变异系数,探讨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由集中转向扩散然后再次集聚的演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早期,中国钢铁工业主要集聚于辽宁、上海和湖北等少数省市;1985-2002年间,中国钢铁工业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华北和华东地区扩散,钢铁工业的非均衡化发展态势有所缓和;2002年以后,这一空间格局逆转为向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集聚,中国钢铁工业的非均衡化发展态势再次加剧。其次,通过考察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在企业视角下考察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最后,探讨了引导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市场需求、投资、原材料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在这一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岭  徐丹宁  刘辰玥  
生态效率能够同时反映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论文以中国钢铁工业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DEA模型的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09—2016年中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各年度的投入冗余状况。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规模效率对生态效率的贡献度大于纯技术效率。通过分析可知,各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文章最后对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生态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  
基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几个关键指标对我国1993~2003年期间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变化进行了测算,同整个工业的相应指标做了比较分析。进而从钢铁工业本身的结构特点和需求市场的角度对这种变化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了今后增强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三个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姝琴  郑洪超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必须解决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问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综合的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是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大国,但远非世界钢铁强国。因此,提高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钢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宪丽  何光剑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利用景气指数方法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监测预测,同时,近几年随着对行业的监测预测工作的逐步展开,对我国汽车工业周期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很多学者对我国汽车工业周期的定义、存在原因、传导方式等作了一定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中国经济信息网构造的我国汽车工业景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松钱  
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关键步骤,在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老企业改造为重点;打破现行条块,进行资产重组,积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抓好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这几条基本原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片峰  栾维新  李丹  杜利楠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分析了目前我国各省份的钢铁工业空间布局现状,利用ArcGIS的热点分析工具对钢铁工业空间布局与消费市场地的耦合状况进行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钢材产地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北地区,钢材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从生产消费地空间耦合程度上看,吉林和内蒙古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市场的空间耦合度最高,辽宁、河北和山东的耦合度最低。最后,分析了钢铁工业空间集聚性下降的原因,并根据钢材生产消费耦合程度提出各省份钢铁工业企业布局优化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