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9)
- 2023(15928)
- 2022(13420)
- 2021(12563)
- 2020(10529)
- 2019(24133)
- 2018(23792)
- 2017(45476)
- 2016(24506)
- 2015(27508)
- 2014(27064)
- 2013(27143)
- 2012(24865)
- 2011(22263)
- 2010(21910)
- 2009(20440)
- 2008(20246)
- 2007(17647)
- 2006(15535)
- 2005(14091)
- 学科
- 济(108449)
- 经济(108327)
- 业(95666)
- 企(86605)
- 企业(86605)
- 管理(85440)
- 方法(49671)
- 数学(40100)
- 数学方法(39746)
- 业经(32577)
- 财(31509)
- 农(31348)
- 中国(28216)
- 务(23042)
- 技术(23038)
- 财务(22976)
- 财务管理(22955)
- 农业(21970)
- 企业财务(21765)
- 贸(20229)
- 贸易(20219)
- 制(19815)
- 易(19726)
- 和(19521)
- 学(18834)
- 理论(18581)
- 划(18348)
- 地方(17808)
- 环境(17262)
- 策(17201)
- 机构
- 学院(355334)
- 大学(353287)
- 济(151704)
- 经济(148930)
- 管理(146798)
- 理学(126792)
- 理学院(125537)
- 管理学(123858)
- 管理学院(123214)
- 研究(117448)
- 中国(90717)
- 京(75657)
- 科学(70303)
- 财(67067)
- 所(58257)
- 农(56937)
- 财经(54402)
- 研究所(53051)
- 中心(52274)
- 业大(51747)
- 江(50656)
- 经(49739)
- 北京(48156)
- 经济学(45563)
- 农业(44753)
- 范(42984)
- 师范(42618)
- 院(42408)
- 经济学院(41271)
- 州(40764)
- 基金
- 项目(239676)
- 科学(190550)
- 研究(177198)
- 基金(176331)
- 家(152857)
- 国家(151586)
- 科学基金(131803)
- 社会(113966)
- 社会科(108210)
- 社会科学(108181)
- 基金项目(93406)
- 省(92173)
- 自然(84791)
- 自然科(82889)
- 自然科学(82871)
- 自然科学基金(81450)
- 教育(79492)
- 划(76737)
- 资助(72312)
- 编号(70840)
- 成果(55813)
- 部(53515)
- 重点(52995)
- 创(52279)
- 发(51354)
- 创新(48242)
- 课题(47924)
- 国家社会(47572)
- 教育部(46172)
- 业(46095)
- 期刊
- 济(166642)
- 经济(166642)
- 研究(105473)
- 中国(64554)
- 管理(57904)
- 财(53043)
- 农(52324)
- 学报(51634)
- 科学(50542)
- 大学(39698)
- 学学(37587)
- 农业(37117)
- 教育(33835)
- 技术(33791)
- 融(28913)
- 金融(28913)
- 业经(27865)
- 财经(27061)
- 经济研究(26829)
- 经(23301)
- 业(22167)
- 问题(21544)
- 技术经济(20907)
- 科技(17779)
- 贸(17516)
- 现代(17383)
- 世界(17121)
- 理论(16427)
- 图书(15926)
- 商业(15711)
共检索到52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枫 祝丽云 马栋栋 姜维
目前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从铁前工序和铁后工序两阶段视角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钢铁企业整体的以及铁前和铁后工序阶段的绿色技术效率均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从生产流程的角度看,铁前工序阶段在效率挖掘方面潜力相对更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看,东、中、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绿色技术效率依次递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资源循环利用率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海宁
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曼奎斯特生产力指数(MAlMquist inDEx)模型应用于中国钢铁企业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同时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4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作为评价单元,得到2009—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并从企业规模视角对钢铁企业动态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钢铁企业生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效率改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规模经济效应没有得到体现。最后,本文对中国钢铁企业生态化转型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海宁
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曼奎斯特生产力指数(MAlMquistinDEx)模型应用于中国钢铁企业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同时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4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作为评价单元,得到2009—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并从企业规模视角对钢铁企业动态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钢铁企业生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效率改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规模经济效应没有得到体现。最后,本文对中国钢铁企业生态化转型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涛 王铵
本文提出我国钢铁企业要撤底摆脱高耗能、高污染、非生态的"阵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探索由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步向为顾客提供价值和增值服务为主的多种商业模式转变,通过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以及环境经营等方向进行创新,或可成为国内钢铁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商业模式 绿色转型 钢铁 阵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焦国华 江飞涛 陈舸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5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少企业效率低下,我国钢铁工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相对缺乏;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中小型钢铁企业而言并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多数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效率并不高;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是规模有效或者接近于规模有效的,规模效率并不是影响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对效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并不存在显著规模经济特征。相关部门应该将政策重点从扩大企业规模转移到建立并维护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琨 庞凤娇 陈高敏 何闯
本文从钢铁企业特点及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形式的视角出发,建立经济、创新、社会、生态4个测量维度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重要指标,通过乘法合成归一化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建立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从而提高评价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科学性。本文以上市钢铁企业2016-2018年的公开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主要表现为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而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影响较小;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大部分企业难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出质量,导致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较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立祥 邢李志 李京文
建立了由19个指标、权重和基准值及指数计算方法组成的钢铁企业生态化程度评价方法,试算了国内三家大型钢铁企业与新日铁的生态化程度,结果说明三家企业生态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也说明本研究确定的指标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钢铁工业生态化 评价指标 权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小杰
本文基于2009—2020年沪深两市钢铁上市企业绿色转型数据,研究技术变革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显著推动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即技术变革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激励效应,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增强技术变革与钢铁企业绿色转型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伊淑彪 丁启军
世界矿业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剧烈上升,这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内煤炭价格、电力价格的波动以及中国投资拉动型经济的逐步转型,使得对钢铁需要的增速势必放缓,改变钢铁企业的粗放式经营、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率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DEA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各家钢铁企业纯技术效率的差距要大于规模技术效率的差距。进一步分析得出,规模经济目前无法成为我国钢铁行业重组的理由,钢铁行业在重组之后的融合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钢铁企业 规模经济 效率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秉镰 林坦 刘玉海
本文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我国45家钢铁企业2001-2005年间的生产力变化进行了估算,并从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两个角度对钢铁企业的动态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钢企每年变化的效率却呈现不断改进的趋势,生产力逐渐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大型钢铁企业的效率变动并没有优于中小型企业;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的动态效率下降,而民营企业的生产力稍有改进。其中,小型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的效率水平成为制约钢铁企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轶丽
本文通过比较全球及中国上市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资源,对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和模式选择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海外投资应主要是服务于巩固与发展国内钢铁市场这一目标,在不同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模式。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生产效率 海外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雷小凤 陈共荣
根据波特竞争理论对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国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因素、需求因素和技术水平等,其中的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构建了绿色制造体系结构,提出了实施绿色制造体系结构是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绿色竞争力 绿色制造体系 钢铁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耸 刘绮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日趋加剧,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模式是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途径,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较淡薄,缺乏绿色营销理念及理论体系的支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循环经济 绿色营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煦 王道平 王燕
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采购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提取了绿色供应商选择的指标,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构建出四维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数据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道平 王煦
AHP是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是当供应商在某一指标上的得分趋同导致该指标的鉴别力降低时,用AHP确定的指标权重无法反映出这一变化。在确定钢铁企业绿色供应商选择指标权重时,针对AHP这一不足,用熵值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权重分配能更好地提高指标的鉴别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