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6)
2023(15665)
2022(13079)
2021(12233)
2020(10151)
2019(23413)
2018(22846)
2017(44215)
2016(22844)
2015(26155)
2014(25805)
2013(25508)
2012(23451)
2011(21112)
2010(21041)
2009(19517)
2008(18735)
2007(16311)
2006(14437)
2005(12907)
作者
(63924)
(53320)
(53107)
(50839)
(33997)
(25266)
(24083)
(20723)
(20374)
(18742)
(18146)
(17962)
(16752)
(16745)
(16625)
(16311)
(15666)
(15339)
(15334)
(14804)
(13209)
(12907)
(12608)
(12268)
(12057)
(11987)
(11437)
(10958)
(10595)
(10256)
学科
(123918)
经济(123820)
管理(64734)
(62989)
方法(51546)
(50887)
企业(50887)
数学(45949)
数学方法(45319)
中国(30584)
(27953)
地方(25289)
业经(24604)
(22126)
(21617)
贸易(21600)
(20973)
(18975)
(18710)
农业(18629)
(16749)
金融(16748)
地方经济(16099)
(15967)
银行(15960)
理论(15728)
(15641)
环境(15585)
产业(15454)
(15419)
机构
大学(335519)
学院(335510)
(161034)
经济(158440)
管理(134923)
理学(116916)
理学院(115765)
研究(114633)
管理学(113909)
管理学院(113268)
中国(89152)
(69393)
(67660)
科学(62579)
财经(55253)
(54826)
中心(52137)
经济学(51788)
(50565)
研究所(49571)
(46671)
经济学院(46488)
(44872)
北京(43911)
业大(42853)
财经大学(41357)
(41266)
(40704)
师范(40375)
(36817)
基金
项目(224095)
科学(180726)
基金(168274)
研究(165983)
(144718)
国家(143654)
科学基金(126070)
社会(111638)
社会科(106342)
社会科学(106321)
基金项目(87656)
(83932)
自然(78845)
自然科(77151)
自然科学(77135)
自然科学基金(75783)
教育(75653)
(70560)
资助(69790)
编号(64596)
(51342)
成果(50857)
重点(50029)
(49565)
国家社会(48128)
(47080)
教育部(45396)
人文(44317)
创新(44116)
课题(43811)
期刊
(175178)
经济(175178)
研究(101595)
中国(62359)
管理(53090)
(50393)
科学(44170)
学报(41716)
(40133)
大学(34049)
学学(32393)
技术(32022)
(31637)
金融(31637)
经济研究(30514)
财经(28639)
农业(27754)
教育(27605)
业经(26063)
(24946)
问题(22905)
(20211)
统计(19957)
技术经济(19497)
国际(18515)
世界(18429)
(17860)
商业(16149)
决策(16049)
(15920)
共检索到498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玉海  黄超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可同时测算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的计量模型,然后利用2007-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直接测度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在劳动力雇佣市场上具有较大程度的买方势力,在此条件下其在钢铁产品市场上整体而言并不存在市场势力而是处于相对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状态;钢铁产业总体上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建立公平竞争与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理应成为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根本所在;分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钢铁企业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具有更为明显的价格成本加成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玉海  黄超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可同时测算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的计量模型,然后利用2007-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直接测度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在劳动力雇佣市场上具有较大程度的买方势力,在此条件下其在钢铁产品市场上整体而言并不存在市场势力而是处于相对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状态;钢铁产业总体上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建立公平竞争与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理应成为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根本所在;分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钢铁企业相比于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甬军  周末  
在反垄断与管制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产业市场势力给出直接有效的测定。本文引进近年来发展的新产业组织实证方法(New Empirical IndustrialOrganization),根据中国产业数据的实际进行调整,引入动态的技术进步模型结构,允许企业之间存在生产率差异和规模效应,采用2004—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随机效应模型GMM估计方法,直接估计了中国钢铁业的市场势力溢价和规模弹性。通过计量得到结论:①目前中国的钢铁产业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钢铁产业依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竞争十分激烈;②传统意义上认为钢铁业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在中国上市钢铁企业中没有体现,相反中国钢铁产业存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阚大学  
本文首先运用边际成本模型估算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发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钢铁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下降,且加入世贸组织前后钢铁产业国际市场势力均较小;然后选取SITC(Rev.2)中两位码为67的钢铁产品,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实证研究了其在韩国、印度、日本和美国这些主要出口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发现在韩国、日本和印度市场的国际市场势力依次降低,在美国市场的国际市场势力尚未形成,说明中国钢铁产业出口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势力,但与此同时,总体上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之比有下降趋势,其低成本优势也趋于减弱,中国从钢铁产业贸易中获得的比较利益正不断减少,钢铁产业没有明显的现实国际市场势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维达  万学军  武雅斌  
本文基于策略能力观的视角,建立了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三双模型"分析体系。重点从国民福利与产业利润、前向竞争力与后向竞争力、比较势力与比较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现状。研究表明,从中国钢铁产业的前向竞争力来看,与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及前向产业相比,虽然在产业规模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整体势力与效率方面都居于劣势,最主要的是比较效率偏低;从中国钢铁产业的后向竞争力来看,竞争力不足既有比较势力偏弱的原因也有比较效率偏低的原因,并以比较势力偏弱为主。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对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取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泽生  陶晶晶  单文齐  
基于2011—2017年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和产业链视角,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和生存能力法估计中国钢铁产业的省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区间,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钢铁产业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结果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钢铁产业链由东向西市场份额递减的特征得到削弱,该倡议促进了与沿线国邻接省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分布。(2)钢铁产业链上游环节生产、贸易和比较优势分布较为平衡,但长江以南省域比较优势趋弱,产业比较优势向北转移。(3)下游环节出口份额空间分布从沿海省域向长江经济带沿线扩散,其比较优势的空间分布呈集中趋向的演化特征。(4)具多样化规模经济特征的钢铁产业链上游企业向华北和环渤海区域演化,下游环节呈现强竞争性的规模经济特征并向山东和长三角集聚,且面向"一带一路"区域的适配企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泽  黎德福  沈筠彬  吕大国  
劳动报酬偏离劳动在生产中的贡献是当前收入分配的一个突出问题。现有研究认为,企业内部权力分配的资本偏向是劳动收入份额偏低的根源。本文从企业外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将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理解劳动报酬偏离劳动贡献的新视角。研究发现,在中国工业部门的绝大多数产业里,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同时,劳动力市场具有讨价还价的特征,作为雇主的企业处于支配地位。在这种联合市场结构下,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产生了很高的垄断租金。由于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弱,所以,大部分的垄断租金转化为企业利润,从而造成了劳动报酬对劳动贡献的偏离。这些结果表明,在一个市场不完善的环境下,企业在产品市场和劳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学红  樊玉林  谌金宇  
中国在国际有色金属进口市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却缺乏定价能力。本文选取10个主要铜进口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SMR模型对2000-2015年间中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测度,考察影响国际市场势力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铜进口市场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市场,铜进口贸易不具有买方市场势力同时面临强大的卖方市场势力;在十个主要进口市场中,加拿大、美国、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五个国家对出口价格具有额外加成能力,并依次占据卖方市场势力前五位;较高的进口依存度、进口结构单一以及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是导致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学红  樊玉林  谌金宇  
中国在国际有色金属进口市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却缺乏定价能力。本文选取10个主要铜进口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SMR模型对2000-2015年间中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测度,考察影响国际市场势力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铜进口市场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市场,铜进口贸易不具有买方市场势力同时面临强大的卖方市场势力;在十个主要进口市场中,加拿大、美国、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五个国家对出口价格具有额外加成能力,并依次占据卖方市场势力前五位;较高的进口依存度、进口结构单一以及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是导致中国铜进口贸易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据此,我国应通过优化进口结构、加强对外投资、提高行业集中度来增强在铜资源国际进口贸易中的市场势力与定价话语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停  
笔者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垄断行业市场势力测度Lerner指数进行拓展研究,引入不完全竞争行业市场势力的基本概念"寡占市场势力",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经验验证。研究发现,不完全竞争行业寡占市场势力值等于推测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乘积。通过对厂商的寡占市场势力加总实现向行业寡占市场势力转换,估计中国部分工业行业的寡占市场势力,并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假设检验。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历来存在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和芝加哥学派的行为主义争论,本文研究表明,二者都仅抓住了寡占市场势力的一个方面,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应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光  李凯  
理解工资差距的形成机制是在新时期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完全相融合的视角,扩展了中国企业内部技能员工与非技能员工工资差距形成机制的研究,兼论消除竞争不完全的效率提高。基于中国企业数据并在统一的框架下构建市场竞争不完全的测算指标,本文发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并不必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完全的市场化改革形成的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完全才是引发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当存在市场竞争不完全时,企业会将产品市场势力扩展到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完全对工资差距的更大影响。这意味着单一的市场化改革不能有效缓解收入差距,只有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的同步改革才能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可以在初次分配中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伊淑彪  丁启军  
世界矿业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剧烈上升,这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内煤炭价格、电力价格的波动以及中国投资拉动型经济的逐步转型,使得对钢铁需要的增速势必放缓,改变钢铁企业的粗放式经营、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率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DEA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各家钢铁企业纯技术效率的差距要大于规模技术效率的差距。进一步分析得出,规模经济目前无法成为我国钢铁行业重组的理由,钢铁行业在重组之后的融合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海刚  
自从2005年国务院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备受关注。本文以2002~2007年钢铁上市公司的DEA技术效率为基础,首先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技术效率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然后结合中国转轨过程中钢铁产业的特征,研究了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管理效率、规模水平、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价格、区域市场市场化等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管理效率、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抛物线关系;区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尚难确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彦方  
新经验产业组织分析(NEIO)是研究产业竞争性行为与绩效关系的一种实证范式。本文以目前传媒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取样对象,运用NEIO模型重点分析保持产品差异前提下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结果显示:中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在考虑企业之间生产差异率时,传媒产业上市公司显著地规模不经济;在考虑多年改制而带来的技术进步时,企业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郁义鸿  张华祥  
经济转型意味着产业增长要从投资和出口的需求拉动转向内需拉动,本文根据用途的不同,将钢材区分为消费拉动型和投资拉动型两大类,梳理了投资活动和国内消费与钢铁下游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消费拉动型钢材与汽车和家电产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也验证了投资拉动型钢材与全社会建筑施工面积和主要机械设备产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对钢材引致需求结构特性及其与经济转型关系的分析,本文对未来引致需求结构变动下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对政府产业政策和厂商策略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