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4)
- 2023(15746)
- 2022(13254)
- 2021(12518)
- 2020(10245)
- 2019(23456)
- 2018(22978)
- 2017(44004)
- 2016(23329)
- 2015(26197)
- 2014(25714)
- 2013(25354)
- 2012(23727)
- 2011(21554)
- 2010(21531)
- 2009(19587)
- 2008(18899)
- 2007(16481)
- 2006(14652)
- 2005(13264)
- 学科
- 济(107403)
- 经济(107308)
- 管理(65126)
- 业(64778)
- 企(51092)
- 企业(51092)
- 方法(42264)
- 数学(37344)
- 数学方法(36900)
- 中国(33489)
- 农(30533)
- 地方(26627)
- 业经(24155)
- 财(23752)
- 贸(21643)
- 贸易(21626)
- 易(21050)
- 农业(20306)
- 制(19194)
- 银(17361)
- 银行(17349)
- 行(16828)
- 融(16514)
- 金融(16513)
- 学(16442)
- 策(16330)
- 环境(16213)
- 技术(16114)
- 发(15487)
- 和(14866)
- 机构
- 学院(326063)
- 大学(324287)
- 济(148800)
- 经济(146172)
- 管理(128707)
- 研究(115796)
- 理学(110169)
- 理学院(109017)
- 管理学(107451)
- 管理学院(106810)
- 中国(90554)
- 京(69002)
- 财(66344)
- 科学(64720)
- 所(55872)
- 中心(53161)
- 财经(52039)
- 研究所(50420)
- 江(48314)
- 农(48288)
- 经(47538)
- 经济学(46181)
- 北京(44096)
- 范(42924)
- 业大(42783)
- 师范(42565)
- 院(42192)
- 经济学院(41576)
- 财经大学(38613)
- 州(38337)
- 基金
- 项目(216476)
- 科学(173808)
- 研究(163260)
- 基金(159552)
- 家(137410)
- 国家(136294)
- 科学基金(118595)
- 社会(107185)
- 社会科(101953)
- 社会科学(101935)
- 基金项目(83001)
- 省(82419)
- 教育(74229)
- 自然(73570)
- 自然科(71942)
- 自然科学(71926)
- 自然科学基金(70675)
- 划(69592)
- 资助(65545)
- 编号(65359)
- 成果(52659)
- 发(51900)
- 部(49220)
- 重点(48555)
- 创(45746)
- 国家社会(45440)
- 课题(45343)
- 教育部(43007)
- 创新(42771)
- 发展(42536)
- 期刊
- 济(166538)
- 经济(166538)
- 研究(102207)
- 中国(67500)
- 管理(50882)
- 财(49181)
- 农(45179)
- 科学(43504)
- 学报(41757)
- 教育(35291)
- 融(34921)
- 金融(34921)
- 大学(33910)
- 学学(31711)
- 农业(31333)
- 技术(30463)
- 经济研究(27662)
- 业经(27588)
- 财经(25731)
- 经(22404)
- 问题(22084)
- 贸(19672)
- 国际(17851)
- 世界(17572)
- 业(17200)
- 技术经济(16967)
- 统计(15514)
- 现代(15048)
- 商业(14828)
- 理论(14746)
共检索到502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翟立强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扩张,实现了超预期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经济增速回落,受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中国钢铁产业遇到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等诸多问题,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新发展,也将使中国钢铁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摆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维达 万学军 武雅斌
本文基于策略能力观的视角,建立了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三双模型"分析体系。重点从国民福利与产业利润、前向竞争力与后向竞争力、比较势力与比较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现状。研究表明,从中国钢铁产业的前向竞争力来看,与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及前向产业相比,虽然在产业规模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整体势力与效率方面都居于劣势,最主要的是比较效率偏低;从中国钢铁产业的后向竞争力来看,竞争力不足既有比较势力偏弱的原因也有比较效率偏低的原因,并以比较势力偏弱为主。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对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黎明 陈富良
文章借助种群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产业发展模型。以中国钢铁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分别与国外钢铁产业、水泥产业、铝产业、汽车产业形成的竞争、互利、偏害、偏利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产业发展模型。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面临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中国钢铁产业主要存在劣势(产业内部竞争效应)和威胁(产业外部竞争关系)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了WT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空间布局,是中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不仅很低,而且在2001年以来还在不断降低。研究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以市场指向为主、兼资源依托型之格局,临海港口型特征不明显。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绩效的比较研究发现,临海港口型的空间布局应是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主要合理方向。论文对2005年新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评论,探讨了产业政策的真正意义,主张作为产业政策不适宜对...
关键词:
钢铁产业 集中度 空间布局 产业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昌旭 徐长生 刘泽斌
入世以后,中国钢铁贸易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同时随着国内钢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进出口形势也在发生变化。本文着重研究了未来中国钢铁贸易的趋势,分析了相关经济政策变化对钢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钢铁贸易政策调整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政策 钢铁产业 调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郁义鸿 张华祥
经济转型意味着产业增长要从投资和出口的需求拉动转向内需拉动,本文根据用途的不同,将钢材区分为消费拉动型和投资拉动型两大类,梳理了投资活动和国内消费与钢铁下游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消费拉动型钢材与汽车和家电产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也验证了投资拉动型钢材与全社会建筑施工面积和主要机械设备产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对钢材引致需求结构特性及其与经济转型关系的分析,本文对未来引致需求结构变动下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对政府产业政策和厂商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龙 宋丹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自从1996年钢产量达到1亿吨成为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大国,钢铁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近两年,由于钢铁企业的下游产业发展的制约,钢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产量大、利润率水平低、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认真研究我国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其在国际竞争力及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一、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良勇 张四海
我国第一部关于钢铁产业的政策性法规文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已快2年的时间,本文试图从此政策文件颁布2年来对我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量间的关系、钢铁行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剖析此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得出了产业政策对我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抑制作用的同时能够促使钢铁产量的增长,以及产业政策对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应等结论。
关键词:
钢铁产业 产业政策 政策效应 集中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庆贤 陈劲松
文章构建了中国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并得出了实证结论,提出了中国钢铁产业打造转型升级版战略内涵,从改革开放、供需平衡、科技创新等三个维度,提出了战略实施路径。
关键词:
钢铁产业安全 转型升级版 战略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明晓东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全国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对于有着千年农业国发展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标志着我国城乡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维达 何丹 张孟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钢铁产业安全态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安全态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钢铁产业 安全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学军 何维达
本文基于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视角,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政策有效的影响因素,认为当前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但在政策制定中需要注意评估信息不足、游说干扰和对市场机制的挤出效应等的影响,提高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在钢铁产业政策的实施环节,需要注意建立激励相容的政策实施机制,并通过精简政策控制指标、发挥产业中介作用、改进政策手段等途径,降低政策落实成本,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钢铁产业 政策 有效性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梅 陈鹏
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量化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1996-2012年产能过剩程度,对未来三年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预警,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迫在眉睫。
关键词:
钢铁产业 产能过剩 综合指数 灰色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元冠 杜立辉 崔巍
文章将"弹性系数"的概念引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提出了"钢铁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指标,对原有产业集中度指标进行了改进。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合理界定了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军 谢锐 王腊芳
运用有差异的技术复杂度指数,以世界十大钢铁生产大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了这些国家的钢铁产业链上可贸易品的技术含量和不可贸易品的技术含量。比较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的出口技术附加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出口附加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印度、巴西、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钢铁产业下游的制造业的技术附加值较低,而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钢铁产业下游的制造业的技术附加值较高。
关键词:
钢铁产业 附加值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