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4)
2023(7542)
2022(6082)
2021(5827)
2020(4735)
2019(11037)
2018(10318)
2017(19076)
2016(9723)
2015(11294)
2014(10753)
2013(10762)
2012(10257)
2011(9412)
2010(9316)
2009(9116)
2008(8099)
2007(6613)
2006(5958)
2005(5799)
作者
(25012)
(20902)
(20514)
(19909)
(13243)
(9927)
(9342)
(8187)
(8008)
(7205)
(7132)
(6989)
(6761)
(6651)
(6586)
(6430)
(6014)
(6005)
(5986)
(5408)
(5246)
(4906)
(4775)
(4775)
(4726)
(4689)
(4453)
(4265)
(4163)
(4125)
学科
(43974)
经济(43933)
(25941)
金融(25941)
(24608)
中国(23874)
管理(23229)
(22953)
银行(22952)
(22410)
(19074)
企业(19074)
方法(18090)
数学(16974)
数学方法(16924)
(12935)
(12030)
(11984)
贸易(11971)
(11843)
中国金融(11258)
(11054)
业经(8885)
地方(8862)
(8088)
财务(8075)
财务管理(8061)
企业财务(7807)
(7669)
农业(7610)
机构
大学(134674)
学院(131200)
(71242)
经济(70271)
研究(53936)
中国(50972)
管理(46830)
理学(39542)
理学院(39099)
管理学(38767)
管理学院(38523)
(32728)
(28974)
中心(26340)
科学(26123)
(26044)
财经(25961)
经济学(25306)
(24121)
研究所(23536)
经济学院(22935)
(20506)
金融(20182)
财经大学(19901)
北京(19502)
(19065)
(18424)
银行(17783)
(17473)
人民(17124)
基金
项目(84919)
科学(68510)
基金(65884)
研究(65426)
(56791)
国家(56379)
科学基金(48060)
社会(45954)
社会科(43909)
社会科学(43903)
基金项目(33333)
教育(28725)
(27821)
资助(27591)
自然(27217)
自然科(26639)
自然科学(26632)
自然科学基金(26220)
(24995)
编号(24028)
中国(21476)
(21389)
国家社会(21306)
成果(20499)
重点(19785)
(19460)
教育部(19144)
(18167)
(17925)
人文(17641)
期刊
(72346)
经济(72346)
研究(49114)
(31788)
金融(31788)
中国(28973)
(24332)
管理(17605)
科学(17200)
学报(16572)
(16407)
财经(13962)
经济研究(13952)
大学(13787)
学学(12725)
(12173)
(11759)
国际(11744)
世界(11391)
教育(11359)
农业(10912)
问题(9535)
技术(9069)
业经(8129)
(7106)
理论(7055)
技术经济(6167)
实践(5938)
(5938)
统计(5639)
共检索到219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金融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金融业筹集社会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恢复重建。改革开放后,金融业的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一  
30年来,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是以突破旧体制统得过死、集中过多的弊端,以搞活经济为目的的放权让利改革时期;第二个阶段(1993~2002年)是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转换财政运行机制阶段;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是创建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新时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闻德亮  丁宁  
在过去百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医学教育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服务人民健康为根本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独特的中国发展经验。对我党领导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对其取得辉煌成就进行总结,并据此对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高等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助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以此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进程。回顾新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变迁,就会发现新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就是党践行中国道路、勇于创新和自我革命的历史。按照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路径,新中国金融监管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管制→混业经营下的统一监管→分业经营下的分工监管→次贷危机后的修正双峰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中,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探索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时期、构建中国现代银行体系时期。70年间,尽管历经磨难曲折,但中国银行业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既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积极推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银行业70年的发展经验主要有5个方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坚持符合国情的银行业发展模式,坚持发挥国有银行的功能,坚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坚持依法严格监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佐  
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8年),我国税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十分坎坷;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我国税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走过了艰苦的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3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对税制改革进行了全面探索,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建成了一套内外有别,以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为主体,财产税和其他税收相配合的新的税制体系,大体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的经济状况,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全面加强,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增强,对于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佐  
从1978~2008年的3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的税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走过了艰苦的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对这一过程作了简要描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晓林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险业也随之开始恢复,历经复苏、发展和高速发展等阶段。在保险业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精算则在从无到有并奋勇担当中,逐步成为今天保险业的核心中枢,无论是保险费率定价与产品创新,准备金提取与偿付能力管理,还是风险管理报告、价值评估与优化,可谓成就辉煌。一、技术知识引进与人才培养西方精算行业的发展历史较长。1762年成立的英国公平人寿保险公司,运用精算方法为保险产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小年  
建国以来我国外经贸法律体系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在入世前后,为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还在公平贸易法律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为应对WTO后过渡期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和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适时调整对外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转变产业结构,在海关监管和保税物流制度上有了新的突破。回顾以往,60年外经贸法制建设大大推动并有利地保障了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发展的60年大致可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60年来,中国金融发展有着8个方面的经验,即始终坚持以推进发展为第一要务、金融稳定的总方针、"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围绕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而展开金融改革、适时有度地展开金融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及逐步有序地对外开放。总结60年经验的目的在于再创中国金融的新辉煌。为此,中国需要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立足城乡统筹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