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3)
2023(11502)
2022(9609)
2021(8950)
2020(7193)
2019(16391)
2018(15900)
2017(29265)
2016(15530)
2015(17906)
2014(17666)
2013(17631)
2012(17239)
2011(15976)
2010(16222)
2009(15442)
2008(14806)
2007(13160)
2006(12038)
2005(11583)
作者
(45125)
(37439)
(37387)
(35473)
(24100)
(18119)
(16917)
(14578)
(14478)
(13447)
(12942)
(12717)
(12220)
(11939)
(11900)
(11715)
(11088)
(10860)
(10784)
(10516)
(9726)
(9063)
(9044)
(8592)
(8508)
(8501)
(8274)
(8248)
(7663)
(7549)
学科
(74742)
经济(74672)
(39990)
管理(39284)
中国(32594)
(30230)
企业(30230)
(27242)
金融(27242)
(25435)
银行(25421)
(24806)
方法(24645)
地方(21953)
数学(21640)
数学方法(21424)
(20478)
(16941)
(16930)
(16863)
贸易(16844)
业经(16614)
(16405)
农业(14005)
(12955)
(12732)
中国金融(11450)
地方经济(11328)
环境(11094)
(11084)
机构
大学(223864)
学院(223403)
(104020)
经济(102046)
研究(89174)
管理(77496)
中国(76701)
理学(64128)
理学院(63287)
管理学(62330)
管理学院(61912)
(50340)
科学(50088)
(48017)
(45796)
中心(41589)
研究所(41019)
财经(36741)
(36542)
经济学(33953)
(33945)
北京(33516)
(33487)
(31619)
(31179)
师范(30889)
经济学院(30442)
(28366)
农业(28190)
业大(27904)
基金
项目(137372)
科学(108253)
研究(103989)
基金(99703)
(86553)
国家(85812)
科学基金(72217)
社会(68052)
社会科(64674)
社会科学(64663)
(51176)
基金项目(50852)
教育(46400)
(43814)
自然(42560)
资助(41994)
自然科(41603)
自然科学(41594)
编号(41001)
自然科学基金(40865)
(36018)
成果(35001)
重点(31766)
(31367)
课题(29916)
发展(29900)
(29426)
国家社会(29342)
(28505)
中国(28481)
期刊
(123545)
经济(123545)
研究(79123)
中国(55804)
(39911)
金融(39911)
(35769)
(35748)
学报(32865)
科学(31959)
管理(31652)
教育(27218)
大学(25698)
农业(24230)
学学(23792)
经济研究(21072)
财经(19340)
技术(19099)
业经(18393)
(16891)
(16113)
问题(15809)
国际(15735)
世界(14790)
(13584)
技术经济(11237)
图书(10848)
理论(10784)
(10501)
论坛(10501)
共检索到381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发展的60年大致可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60年来,中国金融发展有着8个方面的经验,即始终坚持以推进发展为第一要务、金融稳定的总方针、"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围绕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而展开金融改革、适时有度地展开金融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及逐步有序地对外开放。总结60年经验的目的在于再创中国金融的新辉煌。为此,中国需要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立足城乡统筹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杂志已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走过了60年的历程,见证和记录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变迁。60年间,中国金融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60年的中国金融,虽然历经曲折坎坷,但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金融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金融业筹集社会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恢复重建。改革开放后,金融业的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一条60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一段60年的时光,是一段人民经历了贫穷短缺.温饱不足,最终进入小康生活的岁月……经历无数风雨,熬过多少阵痛,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迈向伟大的复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载磨砺促发展,秋来硕果满神州。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财政部门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同时,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本期特别关注科学发展十年来财政改革探索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小年  
建国以来我国外经贸法律体系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在入世前后,为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还在公平贸易法律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为应对WTO后过渡期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和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适时调整对外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转变产业结构,在海关监管和保税物流制度上有了新的突破。回顾以往,60年外经贸法制建设大大推动并有利地保障了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宗文  
辉煌的成就不凡的历程———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五年□宗文党的十四大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五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逐步显示并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建筑业生产经营稳步发展,为国家重点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富集的直辖市地控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8万人,拥有植物6000多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争取更大的辉煌──未来20年深圳经济发展展望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当前,面对全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深圳失去了已往强有力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后,深圳还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1997年香港回归后,深圳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深圳以何等姿态迎接廿一世纪的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