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1)
2023(20064)
2022(17133)
2021(16147)
2020(13774)
2019(32123)
2018(31615)
2017(60719)
2016(32805)
2015(37403)
2014(37259)
2013(36954)
2012(34053)
2011(30628)
2010(30889)
2009(29164)
2008(28086)
2007(24826)
2006(21393)
2005(19061)
作者
(94536)
(78925)
(78379)
(74767)
(50146)
(37922)
(35938)
(30938)
(29928)
(28183)
(26812)
(26563)
(24967)
(24781)
(24673)
(24372)
(23664)
(23390)
(22702)
(22543)
(19447)
(19436)
(19273)
(17910)
(17695)
(17581)
(17440)
(17377)
(15956)
(15565)
学科
(132552)
经济(132407)
管理(93290)
(92114)
(75275)
企业(75275)
方法(64709)
数学(57114)
数学方法(56277)
中国(40805)
(35662)
(35034)
(31044)
金融(31040)
(30484)
银行(30430)
(29129)
业经(28635)
(27519)
(27328)
(26234)
贸易(26215)
地方(26160)
(25513)
(23654)
财务(23562)
财务管理(23507)
农业(23454)
理论(22874)
企业财务(22318)
机构
大学(467799)
学院(466635)
(190090)
经济(186053)
管理(183327)
理学(158573)
理学院(156850)
研究(154850)
管理学(153815)
管理学院(152993)
中国(124789)
(99181)
科学(95429)
(87939)
(77899)
(75750)
中心(72857)
研究所(71124)
财经(71024)
业大(69089)
(67038)
(64575)
北京(63130)
农业(59683)
(59485)
师范(58896)
经济学(58485)
(55937)
(54937)
财经大学(52988)
基金
项目(316123)
科学(248109)
基金(230031)
研究(228691)
(200490)
国家(198857)
科学基金(170899)
社会(143617)
社会科(136190)
社会科学(136152)
(122387)
基金项目(120864)
自然(112233)
自然科(109678)
自然科学(109648)
自然科学基金(107662)
教育(106207)
(103373)
资助(97223)
编号(93183)
成果(75245)
重点(70820)
(70129)
(66531)
(65176)
课题(64121)
科研(60969)
创新(60882)
教育部(60238)
大学(59520)
期刊
(198897)
经济(198897)
研究(136280)
中国(87740)
学报(73552)
(67775)
(67304)
科学(67145)
管理(64813)
大学(55754)
(53516)
金融(53516)
学学(52624)
教育(48702)
农业(46181)
技术(41420)
财经(34363)
经济研究(33131)
业经(31529)
(29347)
问题(25599)
(24987)
统计(23902)
技术经济(22919)
理论(22460)
图书(22195)
(21699)
(21654)
(21531)
科技(20733)
共检索到682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华  周晖  刘灿辉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将各类指标综合成分别反映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产泡沫危机的货币危机指数、银行危机指数、资产泡沫危机指数,并分别以这些指数为变量,在假定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的基础上,利用MS(3)-VAR(1)模型,对我国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出MS(3)-VAR(1)模型准确有效的预警了每次危机的结论,并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徐慧玲  杨雪莱  
在系统学习国内外现有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实情,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可以对未来我国金融风险进行全面预警判断和实时预警分析,从而为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判别基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楼文高  乔龙  
本文以金融风险预警单指标区间评价标准为依据,生成足够多用于BP神经网络(BPNN)建模用的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在遵循BPNN建模原则和基本步骤的情况下,建立泛化能力较好的金融风险预警BPNN模型。对1994~2010年中国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表明:BPNN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中国金融风险的预警研究,实证结果与中国金融实际运行情况吻合度高,除2008年和2010年金融风险处于"警惕"状态外,其他年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BPNN模型克服了因子分析法及其与BPNN相结合方法的缺陷,且能分析评价指标与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和评价指标的灵敏度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杨莹  马辉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结论表明,导致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和企业融资风险;运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宏观经济风险预警模型和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包括货币危机和国债危机预警模型)。对2006年我国金融风险进行了预警,结果表明整体金融状况良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货币危机发生可能性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慎  汪淑娟  
文章以我国六个碳金融试点市场每个月份的风险状态为研究样本,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碳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利用网格搜索法和径向基核函数构建的SVM模型对碳金融风险的预警准确率高达91.860 5%,对我国六个碳金融试点市场进行预警后发现,北京、上海试点市场风险较大,天津、深圳市场居中,广东和湖北市场相对健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菁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我国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国内和国外两大因素共12个子指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率、股市平稳性及人民币汇率是我国长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物价水平和股市稳定性是我国短期金融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慧玲  许传华  
本文在详细介绍了三种经典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之后,综述了近年来若干类创新风险预警模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警醒我们,在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资产证券化的今天,金融安全已受到了更多风险因素的威胁,因此,加快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问题不仅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预警一国外债风险的动态模型 ,即多元累计和模型。模型的用户 (债权人和债务国 )能很早地预测到可能导致债务国重订债务期限的金融危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模型具有提前 3年探测到债务国潜在的还债困难的能力。对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状况的评估结果表明 ,模型可提前 1年发出预警信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大庆  
近年来,国际金融形势十分严峻,金融灾难频繁发生,给各当事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破坏金融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它引起了各国政府特别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通过该模型和一些数据的整合,可以预测金融系统性风险,这对于宏观调控与审慎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汤洁  康荔斌  方秀丽  
随着两岸经贸和金融合作的深化,两岸间金融风险的传导将更为直接迅速。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适合两岸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提出两岸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可以通用,但指标权重及部分指标临界值必然有别的观点,同时建议采用以熵值赋权法为基础和德尔菲赋权法为补充的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本文还探讨了两岸间金融风险传导的计量,构建了两岸金融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对2002-2011年两岸金融风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师家升  起建凌  
本文在已有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金融危机的触发原理,首先收集年度数据构建中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然后从中筛选出稳健性好且具有良好预警能力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合成中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数,并对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概率形式呈现。通过观测该指数就能够实时、连续、直观地监测预警中国金融风险状况,利于宏观决策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杨雪莱  
目前中国面临着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通胀率也节节攀升,这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了冲击。本文在合成中国综合金融风险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信号方法分析了相对通胀、通胀水平及通胀变动率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指出通胀水平及通胀变动超过一定阈值即可引发较大金融风险。因而控制通胀、防止通胀上升过快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翔  
当前,在国内外疫情冲击和经济刺激政策下,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上升,金融风险隐患点多面广,区域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因此,探索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区域特点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案例分析,应用央行征信数据以及宏观和地方经济风向标数据,构建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框架和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预测区域金融风险爆发时点,为今后运用征信数据开展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分析入手,构建了一套由宏观经济风险指标、金融市场风险指标、银行经营风险指标以及金融开放风险指标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金融风险预警综合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考察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风险变化的预警功效,从而为金融危机的预警提供量化判断依据。研究表明,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变化及其对外短期债务规模扩大的风险,对金融体系安全的影响较大,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稳海; 赵桂玲;  
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金融风险的分类,合理构建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指进行赋权,对年各指标数据加权求和,测算出各样本年份金融风险水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合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2008年期间,由于资本市场价格泡沫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2007年金融风险指数达到最高;2008年资本市场价格得以理性回归,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达标率进一步提高,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衰退,金融风险指数降到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