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7)
2023(15179)
2022(12606)
2021(11727)
2020(10136)
2019(23197)
2018(22577)
2017(43355)
2016(23441)
2015(26516)
2014(26453)
2013(26414)
2012(24763)
2011(22347)
2010(22524)
2009(21766)
2008(21245)
2007(19128)
2006(16563)
2005(15463)
作者
(67472)
(56656)
(56463)
(53992)
(36044)
(27155)
(25922)
(21957)
(21544)
(20091)
(19428)
(19029)
(18140)
(18034)
(17986)
(17741)
(16780)
(16648)
(16539)
(16209)
(14139)
(13782)
(13704)
(12844)
(12793)
(12775)
(12638)
(12370)
(11460)
(11254)
学科
(96509)
经济(96383)
管理(69161)
(68938)
(55606)
企业(55606)
方法(44374)
数学(39628)
数学方法(39265)
中国(34424)
(30853)
(30164)
金融(30160)
(29543)
银行(29513)
(28369)
(27131)
(25554)
(20791)
贸易(20776)
业经(20652)
(20359)
(19786)
财务(19742)
财务管理(19692)
(18870)
企业财务(18793)
地方(17642)
(16929)
农业(16698)
机构
大学(339618)
学院(336080)
(148852)
经济(145912)
管理(126181)
研究(118139)
理学(107493)
理学院(106279)
管理学(104614)
管理学院(103972)
中国(100599)
(73878)
(71464)
科学(68436)
(60029)
财经(57889)
(56331)
中心(56088)
研究所(54192)
(52683)
(49959)
经济学(48477)
业大(47078)
北京(45746)
农业(44315)
经济学院(43787)
财经大学(43338)
(42105)
(40803)
师范(40373)
基金
项目(218207)
科学(172400)
基金(162173)
研究(158485)
(141448)
国家(140339)
科学基金(119638)
社会(103693)
社会科(98520)
社会科学(98494)
基金项目(84687)
(81847)
自然(75881)
自然科(74157)
自然科学(74132)
自然科学基金(72898)
教育(72355)
(69900)
资助(67406)
编号(61882)
成果(51714)
(50543)
重点(49693)
(46338)
(45416)
国家社会(44371)
(43916)
教育部(43658)
课题(43126)
创新(42755)
期刊
(159264)
经济(159264)
研究(106001)
中国(69452)
(58975)
学报(52485)
(51143)
(50766)
金融(50766)
科学(48525)
管理(45915)
大学(40110)
学学(38060)
农业(33219)
财经(29889)
教育(29562)
经济研究(26689)
技术(26436)
(25592)
业经(22770)
问题(21122)
(19585)
(18457)
国际(17497)
理论(16897)
世界(16591)
技术经济(16513)
统计(16074)
(16002)
实践(14884)
共检索到517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原波  
我国的金融风险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风险及制度转化、摩擦、错位风险。规避风险必须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有很深刻的制度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淑艳  
本文基于制度分析金融风险管理,通过考察基本的经济制度、制度创新的成本、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金融技术进步态势等制约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因素,可以看到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和供给一直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并严重阻碍了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进步。在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应创造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的宏观金融制度环境,完善微观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体制,正确处理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关系,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引入新的金融资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涂斌  
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工程,但目前金融业的风险隐患日渐凸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分析并设计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框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叙果  蔡则祥  
中国客观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却没有转化为金融危机,形成了令西方世界困惑的“中国之谜”,“谜底”就是中国有效的隐性政府担保机制。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担保机制发挥作用的原理,指出该机制的局限性,也提出了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基础的担保机制的修正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娜   张骏   申琳  
新发展格局下,坚持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和化解内生性金融风险并重是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关键,准确识别并测度两类风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尾部溢出指数分解法测度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内生性金融风险和输入性金融风险水平,厘清了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来源结构。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对极端事件十分敏感,当重大金融冲击、贸易摩擦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市场风险明显上升。第二,从风险来源结构来看,输入性金融风险占比大于内生性金融风险,且正常状态下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变化主要由前者主导,而极端状态下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变化主要由后者主导。第三,正常情形下,相较于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输入性金融风险更加显著,但在极端情形下,国际资本市场的输入性金融风险显著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杨莹  马辉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结论表明,导致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和企业融资风险;运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宏观经济风险预警模型和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包括货币危机和国债危机预警模型)。对2006年我国金融风险进行了预警,结果表明整体金融状况良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货币危机发生可能性较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祝婧然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金融风险管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40年。我国曾发生过局部金融危机和区域性金融风险,重大金融风险事件时有发生,金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但我国未发生全面金融危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高增长、货币大投放、金融大发展;二是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逐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金融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初见成效。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相关各方持续不断地共同努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主编:胡滨 副主编:程炼 郑联盛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重点领域的风险治理取得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同时,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给防范金融风险带来压力。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未来十五年中国重大风险研究”子课题——“未来十五年中国重大金融风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的金融风险是一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的制度性风险,此种风险的特殊性、隐蔽性,更应引起重视。文中对如何防范与化解这种制度性金融风险,提出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深化改革,在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进行整个经济体制与企业组织体制的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袁管华刘京生由于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已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尽管我国受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业潜伏的巨大风险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齐洁  
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软约束 ,我国金融风险表现出独特的运行特征。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负债将风险集中到了金融部门 ,商业银行又通过央行负债将风险转嫁给了央行 ,而央行只能通过基础货币的发行暂时将风险隐蔽积累起来 ,使我国金融风险表现出明显的隐蔽性、积累性和转嫁性 ,并与通货膨胀高度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华  周晖  刘灿辉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将各类指标综合成分别反映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产泡沫危机的货币危机指数、银行危机指数、资产泡沫危机指数,并分别以这些指数为变量,在假定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的基础上,利用MS(3)-VAR(1)模型,对我国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出MS(3)-VAR(1)模型准确有效的预警了每次危机的结论,并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