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6)
- 2023(18958)
- 2022(15940)
- 2021(15208)
- 2020(12564)
- 2019(29248)
- 2018(28512)
- 2017(54338)
- 2016(29100)
- 2015(32836)
- 2014(32571)
- 2013(31886)
- 2012(29044)
- 2011(26290)
- 2010(26162)
- 2009(24310)
- 2008(23018)
- 2007(19585)
- 2006(17100)
- 2005(15256)
- 学科
- 济(114692)
- 经济(114529)
- 管理(83395)
- 业(77799)
- 企(65139)
- 企业(65139)
- 方法(53066)
- 数学(46072)
- 数学方法(45454)
- 中国(37087)
- 农(30602)
- 财(30486)
- 融(29148)
- 金融(29146)
- 银(27670)
- 银行(27636)
- 行(26611)
- 业经(26033)
- 制(24717)
- 学(24149)
- 地方(22448)
- 贸(21976)
- 贸易(21957)
- 易(21437)
- 理论(21221)
- 农业(20558)
- 务(19374)
- 财务(19290)
- 财务管理(19251)
- 和(18831)
- 机构
- 大学(406648)
- 学院(402689)
- 济(166107)
- 经济(162661)
- 管理(158983)
- 理学(137832)
- 理学院(136365)
- 研究(135201)
- 管理学(133966)
- 管理学院(133240)
- 中国(107748)
- 京(86215)
- 科学(81027)
- 财(76427)
- 所(65845)
- 中心(63264)
- 财经(61808)
- 研究所(60289)
- 农(59853)
- 业大(56801)
- 经(56449)
- 江(56209)
- 北京(54923)
- 范(53387)
- 师范(52917)
- 经济学(51954)
- 院(49252)
- 经济学院(46838)
- 农业(46666)
- 州(46591)
- 基金
- 项目(278335)
- 科学(219511)
- 研究(206332)
- 基金(203381)
- 家(176498)
- 国家(175060)
- 科学基金(150937)
- 社会(131324)
- 社会科(124511)
- 社会科学(124480)
- 基金项目(107082)
- 省(105597)
- 自然(96378)
- 教育(95286)
- 自然科(94078)
- 自然科学(94057)
- 自然科学基金(92367)
- 划(89463)
- 编号(83846)
- 资助(83799)
- 成果(68106)
- 部(62542)
- 重点(62386)
- 发(58829)
- 创(57857)
- 课题(57360)
- 国家社会(55036)
- 教育部(54317)
- 创新(54008)
- 科研(52978)
- 期刊
- 济(174310)
- 经济(174310)
- 研究(119559)
- 中国(78192)
- 学报(61157)
- 管理(57746)
- 财(57665)
- 科学(57170)
- 农(53824)
- 大学(47483)
- 教育(46554)
- 融(44709)
- 金融(44709)
- 学学(44262)
- 农业(37190)
- 技术(35445)
- 财经(30448)
- 经济研究(28738)
- 业经(27110)
- 经(26147)
- 问题(22487)
- 图书(21759)
- 业(19682)
- 理论(19306)
- 技术经济(18322)
- 贸(18161)
- 资源(18130)
- 科技(17941)
- 版(17924)
- 实践(17364)
共检索到590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玉冰
基于传统的金融资源理论,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特点与趋势,对金融资源配置赋予新的界定。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普惠金融四个维度,对2000—2013年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动态与系统分析。总体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功能不断增强。但是,目前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金融资源配置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的金融资源产出效率趋于下降。对此,提出促进中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普惠金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中国的金融资源,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依赖于间接融资,在配置对象上体现为所有制偏好和规模偏好。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金融资源的倾斜配置内生于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和渐进模式,并在国家的金融约束政策下形成路径依赖。因此,转变中国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格局的关键不仅在于推进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缩减金融约束下的机会主义空间和道德风险,将金融约束的"租金"由国有部门转向民营部门,形成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和直接融资发展的内生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对金融倾斜的路径依赖,实现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金融约束 金融倾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张满闯
中国特色金融资源配置在维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一方面提高了中央层面政府与企业的关联度,导致中央缩减对地方的金融资源配置规模;另一方面打破了地方层面政企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政府向市场配置金融资源。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重要关联,中央—地方间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政府—市场间金融资源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为优化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应当增强政府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维持政策确定性和稳定性;完善并优化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治理体系;着力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伟 张雪芳
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因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应仅包含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经济效率,还应包括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率"与"生态效率"。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中的相关指标分别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对效率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间差异较明显,且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同时,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同小歌 冉茂盛 杨琰军
本文从任期制度、财政压力、地区制度效率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很好地解释金融资源配置。以“GDP政绩考核”为标准的晋升激励政策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效应,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随任期增加而减少,同时财政压力减少、制度效率水平提高均会削弱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霞 温小霓
本文基于"金融资源"和"创新成果"质量视角的相对数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6年中国27个省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数值指标,动静结合法可以较合理地估计我国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未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状态,地区间有差异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直接融资比例、风险投资强度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均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且直接融资比例影响最大。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长期持续的政策效应强于短期行为,要充分激发资本市场和企业活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逐渐增大,而在东部地区逐渐下降;外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大幅度增加,而在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因此,为了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加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改革、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产业政策相结合以及制定合理的金融资源转移政策。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芬芬 王满仓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2011—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错配越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错配,缓解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该地区更应该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资源配置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 高小琼 张鉴君
如何改进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公共资源管理理论,针对当前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困境,就如何分别发挥政府、市场和社区自治组织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作用进行探讨,以求为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有效利用和发挥中央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配置问题 公共资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琳 李季刚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体系,运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银行分地区人民币贷款累计回收率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加强农村诚信环境的建设是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杰 赵嘉辉
文章从现代信托制度起源谈起,比较了信托融资的概念与模式,信托融资、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并得出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数据辽宁省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重点行业比较优势以及国家级振兴战略扶持优势。但2014年以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迫切,金融体系面临重大变革。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阿克苏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加治堂
优化新疆金融资源的必要性缩小区域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的需要2011年,新疆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的64.5%、浙江省的51.7%,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400元,是全国的77%、浙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新广 郑文
金融发展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出现城市、所有制偏向,居民、民营企业不能公平地分享金融资源,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对于减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源配置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皓 沙楠
金融供给侧改革最为重要的便是合理平稳地结构性去杠杆,将过多低效率的金融资源投向更富活力和更具效率的民营企业中去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经济飞跃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系列的体制性改革。其中,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即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更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企业所有制的双轨制改革以及近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