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9)
2023(12681)
2022(10519)
2021(9677)
2020(8358)
2019(19470)
2018(18679)
2017(36115)
2016(19241)
2015(22082)
2014(21831)
2013(22192)
2012(20990)
2011(19120)
2010(19324)
2009(18583)
2008(17839)
2007(15790)
2006(13736)
2005(12461)
作者
(55529)
(46549)
(46402)
(44526)
(29782)
(22484)
(21320)
(17965)
(17881)
(16393)
(15890)
(15778)
(14947)
(14745)
(14738)
(14602)
(13773)
(13620)
(13540)
(13471)
(11588)
(11341)
(11277)
(10616)
(10544)
(10526)
(10219)
(10028)
(9337)
(9246)
学科
(89108)
经济(89024)
管理(53988)
(52761)
方法(43344)
(41807)
企业(41807)
数学(39591)
数学方法(39318)
中国(30698)
(28173)
金融(28171)
(25942)
银行(25921)
(25033)
(23889)
(22361)
(18898)
贸易(18885)
(18881)
(18407)
地方(18083)
业经(16828)
(15739)
(15333)
财务(15303)
农业(15282)
财务管理(15267)
企业财务(14624)
环境(12796)
机构
大学(286185)
学院(282378)
(129001)
经济(126552)
管理(107384)
研究(99464)
理学(92391)
理学院(91345)
管理学(89994)
管理学院(89461)
中国(83653)
(60331)
(59117)
科学(57191)
(49785)
财经(47932)
中心(47747)
研究所(45255)
(45240)
(43756)
经济学(42751)
(40348)
经济学院(38944)
北京(38622)
业大(38454)
财经大学(35934)
(35831)
农业(35727)
师范(35531)
(35266)
基金
项目(186210)
科学(147848)
基金(139371)
研究(135605)
(121041)
国家(120146)
科学基金(102963)
社会(89660)
社会科(85440)
社会科学(85415)
基金项目(73084)
(68851)
自然(64705)
自然科(63167)
自然科学(63146)
自然科学基金(62092)
教育(61690)
(59036)
资助(58316)
编号(53142)
成果(43701)
(43562)
重点(42269)
(40572)
国家社会(38907)
(38272)
教育部(37752)
课题(36295)
创新(36002)
人文(35974)
期刊
(133089)
经济(133089)
研究(85668)
中国(53730)
(45175)
学报(42074)
(41146)
金融(41146)
(39668)
科学(39545)
管理(36348)
大学(31608)
学学(29617)
农业(26225)
财经(24548)
经济研究(23099)
教育(22683)
技术(21716)
(21106)
业经(18935)
问题(18380)
(17355)
国际(15265)
(15131)
统计(14922)
世界(14603)
技术经济(14488)
理论(13932)
资源(13638)
图书(13212)
共检索到42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从要素禀赋因素、空间经济学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等方面构建14个指标体系,采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恩义  
文章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省市各年度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综合得分,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非均衡配置非常显著;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源空间非均衡配置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入控制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认真  陈祖华  白义香  
采用Moran指数等空间工具分析了金融资源与GDP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与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初期和当期金融资源对当期GDP具有显著的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省应加强与相邻省域的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低的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尽快提高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促进金融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魏刚  姜光磊  陈小安  
新一轮宏观调控实施后,欠发达中小城市存在明显的金融弱化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从经济、金融和金融生态环境三个视角全面分析了该市信贷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信贷资源均衡配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青  韩素华  葛少华  
文章以湖北省16个城市的金融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模型测度其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效率的空间关联、空间差异以及空间转移的定量分析,验证了湖北省金融资源的非均衡分布的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且通过空间莫兰指数发现其在经济距离上存在集聚的正相关特征,湖北省各市的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距较大的问题并未得到缓解。通过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发现,湖北金融资源发展呈现"高水平垄断"与"低水平陷阱"的特征,各市金融资源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容易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形成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马太效应。因此在缓解各市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上,需要有空间视角的考量,通过空间互动、空间关联的方式有效配置地区间金融资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华军  鲍振  
以中国31个省份1978-2008年数据为样本,以金融相关比率为指标,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与极化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化方法,直观地表明了中国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尼系数测度及其分解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地区间差距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金融发展极化程度测度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极化程度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组内聚合程度和组间对抗强度的不断上升成为金融发展极化程度上升的主要来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市、县域和乡村三层次金融生态的结构性比较研究,探讨各层次金融生态的特征差别,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市域层次,产业结构和政府投资冲动是影响金融生态的主要变量;第二,在县域层次,金融机构自身的“无为”和信用脆弱造成了金融生态与金融发展的恶性循环;第三,在镇以下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是金融运行的主要问题;第四,三层次结构性金融生态差异是当前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现状的重要解释变量;第五,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需要在市域、县域和乡村三层次按不同重点优化金融生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开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理论模型从金融机构风险预期角度出发,揭示了在歧视性金融资源配置行为下,区域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区际金融发展差异并不断得以固化的机理与路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判断,基于2000~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可能更加深远。最后给出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良  张馨月  
文章首先将数字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起到主导作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在省域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对省内和省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溢出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省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对省外普惠金融水平发展存在的溢出效应尚不显著;城镇化对本省内和省域之间的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或区域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龙菊  
2006年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是短期内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银弟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对中国金融制度的需求、供给以及均衡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政府及其代表“政治银行家”在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矜  
我国教育资源供给数量及质量之间的配置差距很大,表现在初等与高等教育之间以及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明显,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为背景,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层级教育差距越小,但是教育区域不平等程度越大、并且这一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效应;短期内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区域不平等程度越小,但是从长期看,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不断扩大,教育不平等问题会更为突出,对不同层级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也有近似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杜欣  
本文通过梳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现实进行研究,分析了产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和导致非均衡的力量,指出金融非均衡发展会导致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降低金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效益等非均衡效应,最后提出了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